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娜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135-135,137
人类即将进入由右脑主导的全新思维的时代,高概念、高情感的能力可以帮人们发展概念时代所需要的全新思维。六大感知是我们人类的基本属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做的只是去培养和发挥它们。本文从教学设计入手,站在全新思维的高度提出将全新思维融入教学设计中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施晓芳 《现代教育科学》2014,(12):170-171,153
随着IT产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获得成功,需要以概念时代的全新思维为理念,以六大感知能力为框架,研究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探讨新时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认识论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过程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按照知识的认知规律,围绕认知迁移的“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感知阶段的教学 感知阶段的教学,多是涉及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概念也就没有思维。数学概念的形成是现实世界中空间  相似文献   

4.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成为概念.概念因高度概括而具有抽象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姜必青 《林区教学》2008,(10):102-103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通过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成果产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训练更为重要。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并且探讨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数学认识活动中,概念是前人把握世界的重要成果,也是后人进一步把握世界的重要条件.因此,数学教学须特别重视有序并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一般地,概念教学应经历的过程和相应的策略是:采用直观感性手段,帮助学生感知概念;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概念;采用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相似文献   

7.
赵晖 《知识文库》2022,(16):181-183
<正>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课堂追问的方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研究首先对思维品质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介绍了学生思维品质现状与形成原因,最终围绕追问方式提出了培养策略。通过本文研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相关策略合理追问学生,促使学生思考、感知,因此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全新思维的六大基本感知(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为框架,探讨了网络课程设计思维的革新,以期为网络课程设计提供一种新颖的思维视角或实践路径,引导设计者创造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来促进学习者右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数学概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知与建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为例,给出利用白板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概念教学三法乌兰浩特市铁西第二小学寇占宏“概念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从逻辑学角度讲,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类认识的结果,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抽象概括,摒弃对象非本质属性,把握对象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