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忠文 《广西教育》2007,(5B):35-35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注入情感因素呢?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方艳杰 《黑河教育》2012,(11):62-62
五年级学生对英语有较浓的爱好,也有一定的基础,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还很低,所以要让学生用英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让他们在感知、体验和参与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燕 《广东教育》2006,(7):60-62
课标提出,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  相似文献   

5.
周明 《教学随笔》2008,(1):50-51
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英语综合课就是融复习、讲授新知识、练习巩固、扩展练习于一体,以学生语言技巧、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主观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新课型。  相似文献   

6.
刘文静 《成才之路》2009,(21):57-58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应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巧妙地创设各种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杨福颖 《考试周刊》2009,(36):144-144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英语作为人们之间的交际工具,其用途越来越广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越来越多。要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熟练运用英语这个交际工具,就需要学生把英语的基础打好,不仅能学好英语,还要会说英语,能把英语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提高他们使用英语的频率和机会,使他们在英语的环境中提升英语素质,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找到能使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成绩,更要重能力.因此,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基础.听、读、说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要优化课上、课下环境,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实践中或从学校到社会不同场合的语言实践中学习,以达到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理念、学习方式和教学途径对中学英语教学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值日报告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丰富多彩的英语语言活动,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的“培养学生的初步交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之要求,我们应注重英语的交际教学。英语交际教学,即学生通过对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技巧的掌握,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用英语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说英语、听英语、写英语等多种英语应用能力,并为他们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如何实施英语交际教学,就成为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走出学习的误区,消除他们的英语学习心理障碍,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为他们搭建一条平等的求学之路,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笔者就此问题,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孙玉林 《教学月刊》2005,(12):10-11
听、说、读、写是语言交际的四种基本技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都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这四种技能的训练。这确实对学生单项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有些英语教师片面地对学生进行这四项能力的训练,也有些英语教师只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片面地要求学生背单词、句型、课文,滥用学生的记忆力。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善于思考、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英语学得比较轻松,但思维能力没有因为学习英语而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受到阻碍;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因思维能力得不到适当的关注和培养,英语越学越难,最终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雯 《考试周刊》2012,(77):103-10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我们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提倡通过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又提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以教师要改革传统的以抄写记忆和语法操练为主的作业方式,创设一些新颖多变、趣味盎然、富有创意的课外作业,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撑起一片新的蓝天。  相似文献   

18.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会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英语,也就是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提高这一能力就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开展“情趣教学”,即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大量有参与性的游戏与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开展“情趣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董碧江 《考试周刊》2014,(70):94-94
<正>初中英语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阶段是大多数学生真正开始学习英语的阶段,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一阶段实施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下,教师该实施哪些有效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