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如何运用这一原理进行解题呢?  相似文献   

2.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又叫平衡移动原理·在学习此原理时,有些学生不能理解其实质,即平衡移动的结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量,并不  相似文献   

3.
一、处理方法 1.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就如人的叛逆心理一样,你想改变条件,它偏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说这是化学反应自身具有的一件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小琴  方高飞 《中学教学参考》2012,(29):95+125-95,125
早在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就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将向着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几十年来不断有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提出勒夏特列原理的不足之处,但是,在现行三个版本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中,勒夏特列原理依然被视为学习化学平衡的重要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教材引入了平衡常数,要求学生知道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并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相似文献   

5.
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或温度)发生改变时,化学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可借助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或等效平衡思想(构建模型思想).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是否一致呢?  相似文献   

6.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7.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将其表述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者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原理文字虽然简练,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它不适用于未达平衡的体系.对于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且不能理解为抵消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如对于平衡2NO2(g)(?)N2O4(g),通过改变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平衡确实向右移动,但容器的体积缩小了,所以各物质的浓度都大于原平衡时的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综合应用的常见题型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华 《考试周刊》2009,(27):220-220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压强、浓度、温度等),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那么化学平衡动了,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改变,下面就二者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勒沙特列原理又称为平衡移动原理.其内容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也适用于物理平衡过程。它可用于物态平衡、溶解平衡、沉淀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络合平衡等过程。因此,该原理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根据教材中涉及有关勒沙特列原理的运用作一归纳总结。一、运用于物态平衡 [例1]水与水蒸气在一定温度下存在下述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11.
勒沙特列(Le Chatelier)原理(亦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原理,这个原理表述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  相似文献   

12.
<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例如浓度、压强、温度),就会让平衡向可以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移动,也即是勒沙特列原理。对于该原理,在认识上容易出现很多误区,下面就常见的两种误区进行分析。一、两种常见的判断误区1.将转化率当作依据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的"三步判断法".目的:阻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的改变;方法:化学平衡的移动;结果:阻而不止.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条件.应用范围:化学热力学平衡体系;应用目的:定性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因素改变: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平衡移动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体系,条件改变后,判断平衡是否移动的关键是看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并且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才发生平衡移动。处理这类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经常会用到勒夏特列原理。注意:该原理适用于只有一个条件(温度、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的情况,当多  相似文献   

15.
化学平衡的建立或移动与过程无关,只与起始条件及条件的改变有关。当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发生改变时,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然而我们发现还是有人在具体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情况时,常常犯晕。我试图找到其中一些问题的病根,一一祛除。一、化学平衡"向左走"或"向右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化学平衡问题时,学生经常会走入某些误区,如当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某个条件发生变化,平衡就会向某个方向(或正、或逆)移动,一段时间后,可逆反应会重新达到平衡,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反应体系中的各物理量(如各物质的浓度、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会发生变化(增大、减少)或保持不变.具体分析时,学生经常会把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某些错误的结论:如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一定会减少,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下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或者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等.  相似文献   

17.
学了勒夏特列原理,我觉得很简单,只不过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可遇到具体问题的分析,我却屡屡碰壁,破解一个个谜团后,我对勒夏特列原理终于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欣喜之余,我想把我的一点感悟告诉同学们,加深同学们对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解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的这类问题,基本方法一般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结合给出的已知条件(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分析反应图象的特征,如图象的起点、拐点、断点、终点等;二是分析图中各个要素的含义(如横、纵坐标的意义),图象的变化趋势及图中标注的其他条件(压强、温度等);三是掌握判定平衡移动的方法,熟识平衡移动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即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同学们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某些问题时,常出错,出错的关键在于对影响平衡移  相似文献   

20.
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中,常常出现错误的理解: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浓度引起压强改变时,可以按照改变压强的方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