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殿俊是四川近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一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08年。其特点是由旧式文人转变为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形成立宪思想,为他以后在四川的活动奠定了基础。第二个时期,从1909年到1911年。其特点是,正式登上四川政治舞台,积极从事立宪活动,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出任大汉四川军政府第一任都督,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峰。这是蒲殿俊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第三个时期,从“成都兵变”到他去世。其特点是,他虽然脱离了政治斗争的前沿阵地,但并没有放弃救国救民的理想,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活跃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本文限于篇幅,主要论及他第二个时期的活动,即蒲殿俊与四川辛亥革命。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2.
由蒲殿俊任议长的四川咨议局一成立,就把争路权作为自己的一项主要任务.清延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之时,蒲殿俊亲拟呈文要求维持商办.在保路、保川、保国的浪潮中,蒲殿俊等人组织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形成了以蒲殿俊等人为核心的咨议局、股东会、同志会三位一体的争路体制.  相似文献   

3.
蒲殿俊留学日本期同就十分关注川汉铁路。他不仅积极推进募集股金,而且首倡川汉铁路商办。他与留日学生的举措广泛动员了群众,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蒲殿俊留学日本期间的言行表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这为他以后领导保路运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蒲殿俊是保路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精湛的书法艺术一直为其政治声名所掩。蒲殿俊的书法艺术以赵孟颧、董其昌为基,融入北碑刚劲的笔姿,加之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流美劲健、朴拙雅致的书法风格,在民国时期的书法家群体中独树一帜,影响深广。对于蒲殿俊书法艺术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事情,他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蒲殿俊这一历史人物以及全面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艺术与四川地域性书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研究蒲殿俊的书法艺术,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赵孟颧起到了积极的桥粱作用。  相似文献   

5.
1911年11月27日,四川成都发生了一件颇带戏剧性的事变——清督赵尔半,这个恶名昭著的“屠户”,镇压四川保路运动的刽子手,居然向全国宣告:“以四川全省事务,暂交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设法自治。先求救急定乱之方,徐图良善共和政治。尔丰部署军放就绪,即行遵旨出关。”于是,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了,满清王朝在四川两百多年的封建统治以赵尔丰下台为标志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6.
1911年12月22日(清宣统三年十一月三日),清政府署四川总督赵尔丰,被四川军政府派兵捕杀,一时人们拍手称快。因为逮捕保路运动的领导人、制造骇人听闻“成都血案”的这位“屠户”先生是以镇压保路运动的元凶而载入我们的史册的。但是,对于赵尔丰在署四川总督以前的经历,对于赵尔丰在保路风潮中曲曲折折的态度变化,人们或忽略或知之不多。本文谨愿把赵尔丰在川活动的概貌以及在保路风潮中的实情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破约保路”这一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内涵的口号,是四川保路同志会的宗旨。领导运动的四川立宪派人为何提出这一口号并将其作为保路运动的宗旨?这个宗旨是怎样贯彻实施的?本文不揣浅陋,拟就上述论题略陈管见,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川汉铁路特别股东会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立宪派人既首倡成立了遍及全川的四川保路同志会,又成功地发起并召开了川汉铁路总公司特别股东会。有关四川保路运动的论著大多瞩目于保路同志会,而缺乏对特别股东会的系统研究。纵观四川保路运动的全过程,特别股东会是继保路同志会之后,四川立宪派人士筹划并实施激进保路方略的重要阵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不亚于保路同志会。本文拟对特别股东会的沿革、性质、与保路同志会的异同、历史作用等略陈管见,期能有助于对四川保路运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F0002-F0002,I0001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是主要从事四川历代思想家研究的学术性机构,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省教育厅和宜宾学院共建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受四川省教育厅委托,编制、发布和评审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思想家研究”方向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清政府宣布川汉铁路收归国有政策之后,四川咨议局议员积极发动和组织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前期筹备活动;但由于四川咨议局议员热衷于宪政改革,其政治改良倾向的局限性导致咨议局没能始终站在四川人民政治经济利益上与清政府开展彻底的革命斗争,未能成为四川保路运动的坚强领导;但四川咨议局议员仍然为四川保路运动的深入持久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同盟会、哥老会加入保路同志会,使保路同志会成为各阶层人士大联合的组织。四川保路运动由“文明争路”发展成席卷全川的罢市、罢课风潮和抗粮抗捐的行动,表明革命形势已酝酿成熟。在这个过程中,罗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清川督赵尔丰,其镇压四川保路运动的罪行已是路人皆知的事了。但笔者认为,对辛亥革命中的赵尔丰的评价,尚有研讨的必要。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粗浅意见,以就正于大家。 一 赵尔丰是保路运动的推波助澜者 四川保路运动的轩然大波和护理川督王人文的支持态度,使清廷把镇压保路运动的指望寄托于赵尔丰身上。但夙以“屠户”著称的赵尔丰却一反常态,不仅未用兵镇压,反而同情并支持川民保路。 赵赴任川督途中,在给王人文的信里,就明确表示保路问题事关国权,理应为民请愿。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 96页 :“邹容 ( 1885~ 190 5年 ) ,四川巴县人。”实际上巴县属于重庆市 ,而重庆在1997年已成为一个直辖市 ,不再隶属四川省。因此 ,注释应为 :邹容 ,重庆市巴县人。或 :邹容 ,原四川巴县人。历史变迁:巴县已属“重庆”而非“四川”$四川省攀枝花市大河中学@何大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张澜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澜(1872——1955年),四川南充人,字表方。清末秀才,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教育。一九一一年,任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副会长,领导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后,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此后,历任南充中学校长、嘉陵道道尹、四川省长、成都大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积极参加抗日民主运动。一九四一年,在重庆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被推为主席。一九四四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  相似文献   

15.
罗纶领衔制订的《四川咨议局整理川汉铁路公司案》,代表了绅商们的意见和要求,使人们失去的信心得到恢复。他谋划、组织成立保路同志会,使保路运动在四川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下去,对全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是1911年由四川保路同志会创办的会刊.1911年5月,清廷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以六百万英镑的借款将川汉,粤汉铁路变相出卖给美、英、法、德四国,引起川、鄂、粤等省人民激烈反对.6年17日,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会".随即由立宪派人士罗纶、邓孝可等筹办《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6月26日,《报告》第一号出版,共印了三千张.其后,每天出一号;7月22日后,因纸张匮乏,改为逢双日出版.但发行量不断增加,7月中旬已增至一万五千份,最多时达五、六万份,行销省内各地〔注〕.到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了保路同志会负责人,将《报告》连同立宪派所办的其他报刊一并封闭.  相似文献   

17.
保路运动堪称武昌起义的前奏,为首义成功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此次声势浩大的运动因路而起,为路而争。这条与7000万四川人利害相关的路到底所指何路?四川无铁路的历史什么时候才结束? 四川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府国”之称,近代西方列强更是“望眼欲川”。1888年法、英两国先后提出修筑滇越、滇缅铁路乘势延至成都的要求。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大肆在华抢夺铁路修筑权。以便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武汉出版社推出了史学界企盼已久的大型工具书——《辛亥革命辞典》。这部关于辛亥革命的专业辞典,立意精当,搜罗宏富,实为研究者案头所必备。该辞典所收条目达3千有余,出现些须纰漏,自属难免。更因该书在国内外影响极大,错讹之处,当予修正。今不揣冒昧,就其中“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一则条目的几点失误,略陈管见,并就教于方家。一、该条目认为,《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已知发行三十六号,记至8月18日事止”。笔者十年前所撰《川汉铁路与四川立宪派》一文,曾经引用《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以下简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变式命题训练,就是对同一史事从不同角度命题,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这是深化教材、加强复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对“四川保路运动”这一事件可分别采取如下命题: 1.从其背景和原因方面命题: 四川保路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B.清政府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 C.清政府侵吞已募集的修路股银 D.“成都血案” 2.从其主要内容方面命题: “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说明  相似文献   

20.
四川的保路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宣传,有较为严密的组织,湖北则在这些方面弱于四川。四川革命党人积极自觉地介入保路斗争,湖北革命党人则对保路斗争很少表现出热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