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儒佛在斗争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文化体系——禅宗和宋明理学。儒佛交流的历史告诉我们,本土文化必须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文化资源,对本土文化进行改造,同时外来文化也必须实现其本土化,这是儒佛交流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及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从明确艺术设计教育目标、提高招考及录取标准、加大课程及教学改革力度、重视对人才人文知识的培养、处理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以及清醒面对数字化时代的误区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途径,以期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外来词是外来文化的使者,它是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外来和本土语言文化双重性。不同的翻译方式翻译了本土对外来文化的认同程度的不同,根据文化因子的量化数值分类,外来词中意译词和仿译词为归化翻译,对外来文化认同低,音译词和零译词就为异化翻译,对外来文化认同高。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由于西方强势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以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本土文化传承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传承方式,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本土文化内涵缺少深刻的理解和有效地传承。本土文化是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与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设计师获得审美依据与创作灵感的源泉。拟从分析本土文化内涵和特征入手,探析艺术设计教育实施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施优秀本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为传承本土文化和现代地域性设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文学的开创者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论和技巧的分析,总结了外来文化与民族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经验。指出了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才能得到真正的成熟与发展这一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6.
杨自秀 《文教资料》2013,(28):21-23
文化过滤是指根据自身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分析、借鉴和重组,是接受美学在文学交流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过滤在所难免.主要包括有意识的文化替换改写与删节和无意识的文化过滤流失。对于外来文化引进,译者需要过滤杂质,保持本土文化纯净;对于本土文本外译,译者需要减少文化精华流失,促进本土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与沉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可传统文化自身对于创新的不足,都使得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单一性。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要素出发,分析了现代艺术设计和传统文化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并探讨了促进其回归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急剧动荡的跨文化交流局面中,比较文学学者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态度:狂热,憎恶和亲善.这三种态度中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本文试图分析如果处于平等地位,文化的整合是否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和谐涉及到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己文化与异己文化的关系问题。各种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的更新与融合,就是整合。在这里,不存在谁是整合主体、谁整合谁的问题,一切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民族才是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本己文化、异己文化作为既存的现实文化,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客观存在形态。维护文化的和谐,就必须接受这种多元一体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当前本土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时代背景为前提,深入阐述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旨在强调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重要影响,并引起设计教学工作者和设计师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南诏是一个与唐中央王朝有相对独立性的地方政权。在南诏治滇的两百多年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南诏文化,这是南诏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兼容性是南诏文化鲜明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更加冲击着本土文化。尤其是学生,对外来文化格外推崇,以至于"过洋节""穿韩装"成为学生心中的时尚,而传统节日以及文化习俗已经淡出他们的视线。其实他们不知道,丢弃本土文化的同时,他们正在迷失自己的本源。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学生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语境下现代影视传媒的文化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范葳 《文教资料》2006,(3):26-27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出发,界定了文化转换的概念,并以《环球》栏目和《花木兰》影片为例,分析了影视传媒文化转换的具体表现,即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和本土文化的全球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转换将导致文化杂交和文化边界的模糊及重新界定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大理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之地,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捧及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减弱,极大地威胁着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对大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大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推动了艺术设计创新和文创产业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据此,详细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助推本土文创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助推本土文创产业发展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各个地区创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和文创产业发展明确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食人主义翻译与解殖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具有重塑第三世界文化身份的使命。巴西食人主义翻译强调“吃透”原文,进行创造性翻译,将外来文化融入本土的文化模式。对第三世界的文化解殖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代以来的以佛教为代表的西域文化对中华的本土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汉语的语音和词汇也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汉语语言在积极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和自身文化相结合,使外来文化真正能为我所用,创造出本土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本土音乐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本土音乐是和外来音乐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中国传统音乐;狭义的音乐文化是指在中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随着全球化发展,本土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本土音乐,是保护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克孜尔石窟故事壁画与龟兹本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拥有数量巨大的佛教故事,是克孜尔石窟壁画最大的特点。故事壁画反映的是佛教的教义、佛国世界的种种情貌。但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必然要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否则没有生存的余地。克孜尔石窟故事壁画随历史的发展,龟兹本土文化逐步对佛教艺术产生改造的作用,大量龟兹和西域的文化因素进入故事壁画里,形成了龟兹特色的新型佛教艺术。论文就是从克孜尔故事壁画的几个方面,探索龟兹本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金月 《文教资料》2011,(15):96-97
日本吸收了诸多外来文化,但始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将外来文化本土化,茶道即是其一。日本茶道文化是推动经济复苏、传承本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丰富人生阅历的极佳途径。我们应借鉴日本荼道文化的发展经验。更好地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