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革命高潮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今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一百三十周年。太平天国这次震撼全球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革命火焰遍及十八省,持续斗争十八年,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原因,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书中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汇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局,以清廷战败被迫签订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是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反对清朝统治者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一场大搏斗。太平天国建天京于南京,建立革命的中央政权,在反革命武装的重围中巍然屹立十二年之久。太平天国的革命烈火,燃遍十八省,持续十八年。太平天国的英雄儿女,奋勇争先,前仆后继,用生命和热血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绚烂画卷。太平天国的诗歌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的纪录和见证;是太平天国英雄儿女和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以革命的最高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从金田起义起,太平天国的命运就是和武装斗争相始终的。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艺术达到了历代农民革命中的新高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遗产。为了总结太平天国在军事斗争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太平军在革命战争中的有关战略问题,有进一步加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刻的农民革命。洪秀全不仅是这次革命运动的卓越领袖,也是一位杰出的农民革命思想家。洪秀全的革命思想是进行太平天国革命的嘹亮号角,而他的错误思想则是这次革命失败的挽歌。下面对洪秀全革命思想形成作一分析。一、革命思想的酝酿和萌芽洪秀全,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历1814年1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花县西北福源水山谷的一个中农家庭。七岁时入本村私塾,十六岁因家贫辍学与父兄一道务农,十八岁被聘为本村塾师。这些经历不仅使他了解并亲身体验了农民的疾苦,也“使得他成为…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继太平天国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巨大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农民,此外还有手工业者,商人和中小地主等参加。义和团运动是在帝国主义势力深入中国,中国  相似文献   

6.
1851-1864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农民革命战争,力量发展到十八个省,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洪秀全作为这场革命的发起者、组织者与领导者,功不可没。但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使他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领导发生了一系列失误,从而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中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所体现的革命思想,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然而,这场农民革命终于以失败而告结束。究其原因固然有种种,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大分裂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这两位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尖锐矛盾又首当其冲。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杨秀清的地位仅次于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际执政  相似文献   

8.
1851年在广西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它在反对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同时,也扫荡了这个政权赖以“安身立命”的孔盂之道,在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救国  相似文献   

9.
1851-1864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农民革命战争,力量发展到十八个省,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洪秀全作为这场革命的发起,组织与领导,功不可没,但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使他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领导发生了一系列失误,从而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主张,一种认为太平天国是农民战争,其根据是当时中国社会基本封建社会,阶级基础是农民,打击的对象是清政府。第二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市民运动。第三种观点认为是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农民革命。  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太平天国主要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出身农民家庭,参加运动的主要是农民阶级,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实行的政策基本符合农民利益,打击的对象是封建地主、清政府、贪官污吏,因此它是农民战争,但又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带有反对…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震惊中外的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这次革命给清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对欧洲革命产生很大影响。那时,马克思对太平天国革命极为重视。一八五三年五月二十日。当太平天国革命处于高潮之时,马克思写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该文作为社论发表在同年六月十四日《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它不仅对当时世界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后来研究当时中外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第一个高潮。广大革命农民在洪秀全领导下,组织了强大的人民武装。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实行了各种革命政策,坚持斗争达十八年之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军民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扫荡了南方封建势力,加速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崩溃,而且直接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太平天国英雄们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永垂史册!它激励着中国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把反殖、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农民革命。太平天国曾制定了各种制度和政策。太平天国在制定推行它的军事政治制度时也针对当时泛滥充斥于中国社会的鸦片毒品制定了严厉的禁烟政策(太平天国称鸦片为洋烟,本文所说是指禁鸦片问题),并加以认真的执行。  相似文献   

14.
民间歌谣作为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太平军将领立志、述怀、宣传、鼓劲的一种方式;表现了革命将士顽强的革命斗志及将革命进行斗争到底的决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赞颂之情以及对太平军将领的爱戴之情,民间歌谣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发挥了政治传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领导和发动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它把历史上农民同地主的阶级斗争发展到了最高水平,这次革命规模之大、坚持时间之久、对封建势力打击之重、对后世影响之大,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作为这次革命的领袖洪秀全的思想,同太平天国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失败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研究认识洪秀全反封建思想及其局限性,对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洪秀全反封建思想的产生洪秀全,(1814.1.1—1864.6.1)广东省花县官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八五一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使得英国这个早已把中国作为主要掠夺对象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很敏感的紧张起来。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爆发到失败,它狡猾地采用了干涉——不干涉(即“中立”)——干涉的反革命手法,而其中的“中立”政策则是其最狡猾而又虚伪的一招,对太平天国的失败不无影响。因此,分析英国对太平天国的“中立”政策,有利于人们看清侵略者的反革命本质,吸取太平天国在对待侵略者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同  相似文献   

17.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农民革命,它席卷中国十八省,坚持斗争十四年,显示出无比的威力.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虽然标志着革命的失败,但其余部,仍然高举太平天国的旗帜,与清朝封建势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继续谱写着可歌可泣的农民革命史诗.曾经在广东坚持斗争的康王汪海洋部,就是太平军余部的重要一支.现根据清朝部分档案、方志及有关资料,将他们的战斗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是近代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共同发动的革命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中,少数民族的劳动人民不仅直接参加了太平军的革命行列,而且在它的鼓舞和推动下,在我国边疆地区也先后发动了如火如荼的反清斗争,形成中国近代史上各族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高潮。  相似文献   

19.
一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在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青年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支柱。 1851年在金田村所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是太平天国从进攻到防御、从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内讧”削弱了革命声势,清军即乘机反扑:在皖北,清军陷三河,困桐城,逼安庆;在长江沿岸,湘军陷武汉、九江,逼安庆;在江南,清军逼近天京,再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相呼应,掘长壕围天京。这样,太平天国在军事上陷于被包围的形势,天京、安徽同时危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第一个高潮,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反孔运动。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不仅同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武装搏斗,而且在思想政治战线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孔斗争,对孔丘及其反动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猛烈的扫荡。在我国历史上,太平天国的反孔斗争,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前,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群众性的反孔斗争。它是我国农民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高峰的重要标志。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真研究总结这次反孔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促进当前的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