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思勉,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毕生专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作为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思想涉及史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在学术领域有广泛的建树,他的一生,先后出版了多部史学专著,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历史学有过光辉的过去,两千多年来,史学名家辈出,史学名著如林,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大史学工作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出版部门有意识地引导、组织、推动历史学著作的编撰,使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历史著作的出版蔚为大观,成为新中国40年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出版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报刊媒介是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建制中的重要内容.不少马克思主义史家身兼学者、报人双重身份,参与了报刊的创办、编辑及投稿等活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因内在的学术价值,为近代报刊接纳并加以专栏或专辑刊载,但终因刊物的政治性影响了其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不过从近代中国史学的整体发展来看,随着报刊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权势逐渐从学界的边缘走向了中心.  相似文献   

4.
清史纂修历经百年,从封建史学观主导下的《清史稿》,到资产阶级史学观主导下的台湾《清史》,再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导下的国家大型《清史》,百年《清史》纂修史最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的近代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清史纂修历经百年,从封建史学观主导下的《清史稿》,到资产阶级史学观主导下的台湾《清史》,再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导下的国家大型《清史》,百年《清史》纂修史最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的近代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部中国新闻史学史———徐培汀著的《新闻史学史卷》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 ,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赞助出版。本书也是童兵教授等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分卷本 ,全书约近五十万字。《新闻史学史卷》分滥觞期(713~1815)中国古代新闻史学研究 ;初创期(1815~1919)中国近代新闻史学研究 ;成长期(1919~1949)中国现代新闻史学研究和曲折期(1949~1978年)中国当代新闻史学研究及繁荣期(1979~1999年)…  相似文献   

7.
朱丽 《天津档案》2006,(2):13-14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既是我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更是一位史学巨匠。他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对我国近代史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本世纪我国最早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多年研究中国史学的治学经验总结,其中也涉及了不少关于档案的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梁启超对档案方面的见识也是比较早的。戊戌变法前六七年,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1)
何微先生是中国当代新闻学理论巨擘,是与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王中先生、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甘惜分先生等齐名的新闻思想家。他有着早年接受史学教育的深厚根底,有着数十年的新闻工作实践,有着参加革命斗争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军事辩证法的积累,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史学大师中,“融革命和学者于一炉,集革命家与学者于身”(吴泽语)的有好几位。最著名的是郭沫苦,其次便当推吕振羽了。在吕振羽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吕振羽评传》(下称《评传》)出版了,这不能不说是史学界、文化界的一大幸事。《评传》突出评介了吕振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领域的开拓性贡献。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史学界,学派林林总总,研究方法五花八门,但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历史的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8卷本,自1985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齐全书以来,已经过去5个年头。1986年2月24日,我曾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宝贵财富》为题,在《人民日报》上对这部郭老史学著作全集作了介绍;同年,  相似文献   

11.
汪碧宇 《兰台世界》2005,(6):110-111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他在史学、文学和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胡适的档案史料思想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中国传统的历史哲学知识,二是多年国外学习和生活经历。他的档案思想既蕴  相似文献   

12.
刘知几字子玄,唐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县)人。《史通》是其代表之作,一向被学术界视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其实,刘知几不仅精通史学,在目录学方面也造诣颇深。他在《史通》中不仅用大量篇幅对历代史籍辨其得失,考其源流,而且在史书的分类、标目和艺文志的改造等方面也多有创见,反映了他丰富的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傅斯年史学思想中的传统史学与兰克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学的现代化过程中,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影响与贡献尤大.一方面是对西方相应的史学思潮的回应--主要是兰克史学,另一方面是对本土主要是清代考据学实事求是传统的继承.两方面的融合形成了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4.
毛平 《兰台世界》2012,(22):43-44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马克思主义者,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与宣传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并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0世纪20年代初期,周恩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  相似文献   

15.
书海撷采     
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用世界经济和人口发展资料系统地研究人口学的专著。它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了当代世界上提出的许多重大的人口问题,并且试图从人口学说史、理论人口学、经济人口学、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史学和描写人口学等方面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马克思主义人口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黄宾虹先生是中国现代国画大师,中国现代美术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画技上,他的"五笔七墨"独步画坛;在美术史学上,他所编辑的《美术丛书》对美术史的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与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乃至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史学大家,他们为中国史学的现代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史学理论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关二人史学成就的研究专著已有数部,但其中鲜有西方学者的手笔,而施耐德教授的《真理与历史:傅斯年、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与民族认同》一书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尽管本书德文版已于14年前出版,中文译著于今日方才面世,但该书所持观点依然不乏可取之处,尤其是该书紧抓“真理与历史”这一深刻的史学主题,广泛采用西方史学中新兴的区分研究语言思想精华,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论,以陈寅恪与傅斯年为中心,深刻剖析了近代中国史学学人在面对国学与西学、传统与科学、史学与政治、史家与国家等一系列矛盾复杂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徘徊、彷徨的学术犹豫.  相似文献   

18.
范兴坤 《图书馆》2012,(5):33-36
《中国图书馆事业史》是以我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撰著的一部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通史专著。本文在对该书著者卢荷生先生专业师承、学术生涯及其所习治学方法的历史源流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史学专著六个方面的特点,认为该书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实证史学和西方兰克学派史学的"实证"和"科学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优秀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学者、诗人邓拓含冤去世廿周年。5月10日至14日,中共福州市委在他的家乡举办了邓拓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全国的四十多位邓拓生前的老战友、同事、研究者和亲属参加了会议。邓拓一生从事党的文化事业,他勤奋好学,辛勤笔耕,在哲学、史学、新闻政论、诗词散文、杂文、书法绘画研究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杂家”。特别是六十年  相似文献   

20.
福建虽然至唐才开始开发.但至宋后.史学人才层出不穷.许多闽籍史学作者著作在中国史学发展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