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共有672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从人口的增长情况看,建国以后,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一般比汉族高,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3992万余人,1982年发展到672(?)万余人,十八年中增长了68.4%,周期内汉族人口增长了43.8%。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高于汉族人口增长率的24.6%,1964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递增率为20.9‰,而少数民族为29.4,其中1978年至1982年间平均年递增率为47.7‰,这样,百万人以上的民族已由1953年的10个增加到1982年的15个少数民族虽然比重小,但绝对数并不小;6723万这个数字比美国、法国、西德等  相似文献   

2.
李立新 《科技文萃》2001,(11):63-64
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 1982年到2000年的18年间,我国人口由成年型过渡进入老年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7663万增加到1.3亿,老年人口相当于一个日本国的总人口.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从7.64%上升到10.1%,并以年均3.32%的速度持续增长.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达到1100万,并以年均5.4%的速度递增.1950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2000年全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岁.现今,80%的人可以活到60岁,62%的人可以活到70岁.1999年10月,我国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  相似文献   

3.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祖国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与1 990年人口普查相比 ,十年零四个月增加了 1 3 2 1 5万人 ,增长 1 1 .6 % ,平均每年增加 1 2 79万人 ,年平均增长率为 1 .0 7% ,比2 0世纪 80年代末下降了 4个千分点。这一结果表明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仅平稳渡过了建国以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 ,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 ,而且开始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国在 2 0世纪后 3 0年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计划生育 …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剧增带来的各种问题已使人们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意识到计划生育应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当前,我国人口的状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增长速度快。建国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超过历史上的任何年代,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1962年至1965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达28.4‰,70年代以后才开始下降。我国大陆现有的11.3亿人口中,70%左右也就赴7亿多人是在建国后出生的。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已下降至14左右,但比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仍然较高。二、人口基数大。11亿多的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基数,在世界占第一位。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增加的人口绝对量也就大。从1963年至1973年,几乎每年增加2000万左右的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  相似文献   

6.
大嘴播报     
1月6日,我国内地人口突破13亿。这是国家计生委、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的数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根据2004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4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是129988万人,据此计算,2004年全国每天净增人口为2.08万人。因此,到今年1月6日,我国内地总人口达到13亿。由于我国施行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了3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各推迟了4年。现在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是独生子女了吧,这里面也有  相似文献   

7.
1%〓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95年的10.55‰下降到1998年的9.53‰,这是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低于1%.199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为8.77‰.据统计 ,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少出生人口达3.38亿之多,并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相似文献   

8.
刊首语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教育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1978年,我国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只有60.5%,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6%,高校在校生只有85.6万人,研究生只有1万人。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4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  相似文献   

9.
近10多年来,党和政府坚持“脱贫、致富、摘帽”的建设目标,从实际出发,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一些成效,使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平均每年减少1986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81%下降到1980年的14.856.到1994年,我国农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7000万人,比1985年减少了5500万人,平均减少611万人,贫困比重由14.80%降到1994年6%。从而启动了贫困地区内部经济活力,农民生活收人大幅度提高。贫困程度明显缓解,扶贫成效显著。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全国1994年还有7000万人口处…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与人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人口是人力资源的自然基础,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状况.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上世纪90年代中期,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4.8倍,而人均占有国土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原(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20%和25%,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人均能资源也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总之,多种自然资源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随着人口增长(虽经过计划生育控制但基数太大)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把1987年7月11日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以期引起世界各国注意并关心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面对50亿这个巨大的数字,许多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急骤增长的世界人口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抵抗自然灾害和战胜疾病的能力极弱,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阶段,人口接近零增长,总人口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大约距今100万年以前,人类以狩猎为生,人口增长率平均每年只有0.001%,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世界人口一直  相似文献   

12.
据电讯新闻报载,预计:2002年,老人占1/10;2005年老人占1/5;2150年,老人占1/3。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比预计的要快,目前每10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0岁以上,到2005年每5人中就有1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口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过14岁以下年龄段人口。预计到2150年,每3人中就有1人年龄超过60岁。世界老龄人口每年的增速为2%,高于总人口的增速。到2050年时,老龄人口中有21%的人年龄超  相似文献   

13.
规模空前的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于1990年7月1日全面进行。这次普查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全面调整时期,也是“八五”规划和90年代十年发展规划制定的关键时刻。如何清醒地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是十分必要的。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资料,1990年7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133682501人,加上港、澳台地区共1160017381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1008175288人比较,8年共增长125507213人,平均每年增长15688402人,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48%,以80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计局周四(3月16日)公布了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亿(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此结果基础上推测得出:2005年底中国人口会达到13.0756亿(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此次抽样调查表明,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中国人口增长了4,045万人,增长率为3.2%,平均每年增长809万。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  相似文献   

15.
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15周岁以上的成人文盲人数高达1亿人左右,我国的扫肓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已经在短短10年内为近5000万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2005年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4年,全国共扫除文盲803万人,2005年又扫除了196万文盲,平均每年扫盲200多万人,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这一成绩已兑现了中国向全世界宣布2001年青壮年文盲的数量降低到5%以下的目标和承诺。  相似文献   

16.
一、要充分认识我省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省是一个有87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多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扫盲运动。扫盲工作自1979年恢复到1990年,我省共扫除文盲348.5万人,全省总人口的文盲率已降到16.15%。其中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八年间总人口中的文盲率下降了10.13个百分点,是同期全国文盲率下降最快的两个省份之一。在1990年的国际扫盲年里,我省西平县荣获联合  相似文献   

17.
一、印度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根据印度人口普查结果 ,截至 2 0 0 1年 3月 1日零时 ,印度人口总数为 10 2 7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16 7% ,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超过 10亿的国家 ,并且还以每年 2 0 0 0万的速度继续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算 ,到 2 0 18年或 2 0 2 0年 ,印度将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造成印度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印度人传统上有“多子多福”的思想 ,让其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事情。占印度人口 83%以上的印度教徒认为 ,一个没有儿子的父亲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 ,人死后必须有儿子…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社会各界的人口意识,对人口的过快增长保持一种警觉,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当人类为自身的发展保持高度警惕之时,“世界60亿人口日”于1999年10月22日悄然而来。有感之一:世界人口加速增长太快世界人口增长加速态势明显。从1830年到1930年,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整整用了100年。1960年,世界人口也只有30亿,而在50亿人口之后,仅12年零3个月,人类又迎来了这60亿人口日。据联合国基金会提供的统计资料,世界人口平均每秒钟净增3人,每天净增222万人,每年增长8000万人,其中97%的增长是在发展中国家。有感…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由争夺军事、经济优势,逐步转向争夺综合国力的优势,其实质是科学技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人口中文化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这个严重问题。从1982年和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和世界专业人才的比例差距很大。1982年我国总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0.6%,1990年虽有很大增长,但也只有1.42%。然而这一增长数字相当部分是通过函授、业大、自考等形式培养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扫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扫盲教育,使扫盲教育工作成绩卓著。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从建国初期的80%以上下降到145%。目前,据中国全民教育2000年监测评估国家评估组工作会议发布的消息,全国青壮年文盲人口显著减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得到加强。平均每年扫盲400万,青壮年人口文盲率由1990年的104%降低到55%以下,参加各类成年文化、技术培训的人数累计256亿。 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不是 2000年后扫盲工作就降下帷幕呢?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