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整个广播电视系统已处在改革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时期,涉及到管理体制作怎样的调整、怎样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我认为思考这个问题,一要从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来考虑。要思考这二十年来,即从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工作的决  相似文献   

2.
<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发表了欧阳明与我辩论的文章<对列宁关于中央机关报与中央委员会之间关系思考的探讨>,我欢迎这样认真的讨论问题.读了欧阳的文章,我感到首先要厘清的是具体的历史事实,这个问题清楚了,一些观点的辨析自然解决,剩下的问题讨论起来就方便了.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关于中国传播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的讨论会上,我想谈谈中国传播观念史的研究问题。我在1986年开始研究这个特殊的领域。记得当时的研究角度,是借助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依据我当时的想法,传播学仅仅是一种借用来分析社会文化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中层  相似文献   

4.
关捷 《今传媒》2006,(8):35
报纸要赢得读者,社会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党报的记者如何经营社会新闻呢?换句话说,党报记者如何在不失品位不降格调的前提下,采写出赢得读者喜爱、关注的社会新闻呢?近十年来,我一直在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我先说  相似文献   

5.
有这么多业内权威和专家来解读《百姓30分》,我有机会来听,非常高兴。这么近距离地倾听听众朋友的诉求,听取节目组工作人员的想法更是机会难得。我想从“《百姓30分》以后的路怎样走”这个角度谈一下我自己的思考。《百姓30分》办了两年了,从她办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关注,她两周年的时候,这个节目将来怎么样保持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节目定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们报业发展或者说媒体发展正处于最好的时期。首先现在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最好的时候。这种大环境也使得我们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这种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这也给媒体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有的媒体都应该立足于30万亿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这么一个实力基础上来思考中国的问题,来报道中国的问题,同时也要思考世界的问题,也要报道世界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心态的调整,恐怕我们是没有办法适应这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文学创作与三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的小说与三峡文化:关于三峡文化的思考。为什么讲这个?因为我的成长和三峡文化的滋养分不开,而三峡文化在中国文明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年终岁首,出版界都在忙着编报新年度的出书选题计划,盘算着经营上的新思路。我手上有两个出版社1994年度的出书选题计划。这两份计划,重点图书选题不多,有长远价值的选题不多,在文化和科技方面有价值的选题更少,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普及性作品也微乎其微。常言道,出版社要发展,选题是关键。然而我们恰恰在选题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新年度双效益双丰收,我的确夜夜难眠。但是,我们还是要鼓起勇气,坚决走出困境。如何走出困境?下面是我围绕这个问题的几点思考。一、目前,出版经营上暂时的不利因素:1、主渠道新…  相似文献   

9.
上海城市精神的讨论已经得到了较多市民的热烈参与,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少有人提到的是,我们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前提中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弄清楚这一点有助于讨论的深入。 一是政治理据。我赞成讨论上海城市精神,首先这是因为:一个重要的现代城市,尤其在她的经济起飞时期,确实是需要及时的文化探讨来给她定位,需要充分的精神投入来赋予她某种灵魂;而这样的探讨与投入,又决不仅仅是政府以及个别精英的事情,而必  相似文献   

10.
漆昌锋 《大观周刊》2012,(41):319-319
高中生正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喜欢“新、奇、个性化强”的东两;这就造成了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政治,遇到了许多问题,仍如果教师能存教学中,注重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可以得到缓解的。我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加以思考和探索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关于“新闻的可读性”的讨论由来已久,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增强新闻可读性,同仁各抒己见。笔者结合供职的《吐哈石油报》实践,认为要深入研讨这个问题,得从什么是新闻的可读性、可读性与低级趣味的区别及新闻可读性的标准三个方面来分析。一、可读性是新闻对读者的吸引力报纸既是精神产品,又是信息载体。它既有政治属性,又有信息、文化和商品属性,其中政治属性是最重要的,代表社会最高利益。众所周知,新闻首先要使读者喜欢看,有吸引力,才能体现新闻的政治属性,实现报道的指导性和其他相关功能。因此,不论思考新…  相似文献   

12.
要有交代新闻来源的意识张敬安《新闻战线》展开这个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它至少可以让我们探讨一下交代新闻来源的作用和重要性。过去我们不怎么重视这个问题,就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我说的是真的,你就要相信,这不应该成为问题。但现在社会发展了,这个理由就更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变成中国辩证法的历史和文化转变过程的研究。这个过程其实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通变"对西方思想进行解读的一个过程。在这项研究中,我的收获是极大的。这个研究包含了对很多历史和哲学问题进行的严肃思考。下面就介绍一下对一些问题进行长时间思考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经常有人问起,如果他们想应聘编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准备?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忍不住要重新思考,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课是可以提出来让人准备的。但很遗憾,每次我都想不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所有我能想出来的“准备”,全是心理准备,尤其是在一个并不出名的报社做编辑。  相似文献   

15.
台湾著名出版人、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郝明义最近在台湾《中国时报》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讨论台湾的阅读风气。这是出版产业基础建设的根本问题,本刊将陆续转载这些文章,以便让关心这个问题的业者能够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经常有人问起,如果他们想应聘编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准备?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忍不住要重新思考,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课是可以提出来让人准备的.但很遗憾,每次我都想不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所有我能想出来的"准备",全是心理准备,尤其是在一个并不出名的报社做编辑.  相似文献   

17.
开展"我是建设者"的大讨论,我们老新闻工作者都很关注。作为新闻工作者,以什么角色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这是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提出来,但现在突出地强调这一点。开展大讨论很  相似文献   

18.
浅谈共享工程与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颖 《重庆图情研究》2007,8(3):24-25,4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五年来,为基层群众带去了大量优秀文化精品。但是我国农村的文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利用共享工程实施的优势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我们共享工程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老年期刊质量,除思想导向性和生活服务性之外,其他方面,特别是艺术品位,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笔做老年期刊编辑6年多来,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些思考,感到要提高老年期刊的艺术品位,最重要有两点:其一,要从老年人的审美心理出发,向社会扬起自己风格的旗帜,以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取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9,(37):48-49
我今年已经65岁,经历了很多。但如果是40年以前来思考这个问题,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天比之过去会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恐怕谁都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