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玉洁 《兰台世界》2016,(11):146-148
唐宋时期,巴蜀建筑是古代建筑文化、施工技艺的重要时期。其不但携带了大量的人文历史信息,也是巴蜀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受社会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巴蜀建筑发展更为快速,建筑文化和技术传承了巴蜀地区千百年来的建筑技艺,出现了各种娱乐性等建筑。  相似文献   

2.
张军 《兰台世界》2012,(36):139-140
佛教自从传入我国以来,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塔。佛教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组成,唐宋时期的塔建筑形式多样材料的选取丰富,技艺日臻完善,为整个中国建筑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高亚莉 《兰台世界》2012,(36):25-26
中国社会注重伦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法制发挥了越来越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以唐宋各项律法为研究基础,加以各朝继承制度的对比,试图从嫡庶财产继承问题角度出发,探析唐宋时期律法制度下所展现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明清和唐宋的农业经济比较,分析了明清农业经济的特点,得出了明清的农业经济并未全面超越唐宋的结论,甚至在明清一些领域还有所后退,并就这种现象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明清和唐宋的农业经济比较,分析了明清农业经济的特点,得出了明清的农业经济并未全面超越唐宋的结论,甚至在明清一些领域还有所后退,并就这种现象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期,是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唐宋统治都把加强中央集权作为巩固皇权的基本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是戏曲目录的萌芽时期.本文揭示戏曲目录的早期形态,并全面解析唐宋官私目录和戏曲文献的关系,剖析戏曲目录产生的源流.重点分析了宋末《武林旧事》“官本杂剧段数”对戏曲剧目的著录及其对戏曲目录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唐宋时期最为繁荣,法制也最为健全,其中女子的继承权也得到了体现,并对今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以及权益的保护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涌现出大批有钱有格调的徽州商人,为徽州民居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传统建筑基础上,徽州民居结合自身特点,注重自然环境与人为建筑的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高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北部,北毗长江口,西临黄浦江,东连外高桥港口和保税区,南接高行镇。高桥是个千年古镇,其历史特色正如老浦东人沈润章老先生所说:唐宋时期高桥是盐业的集散之乡,元明时期是沙船之乡,明清时期是纺织之乡。近代高桥人勇闯上海滩,成为占据上海营造业半壁江山的浦东帮的生力军,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23幢高楼大厦有三分之一出于高桥建筑工匠之手,上海许多桥梁、厂房、花园洋房、里弄住宅、高楼大厦都是高桥人的杰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在六朝时期已经成熟,并不断发展。在唐宋时代的特殊文化语境中,传统隐逸文化以吏隐的面目重新出现,并在身份判定、生活方式以及思想内涵上较之前代均有较大改变,对之后隐逸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在六朝时期已经成熟,并不断发展。在唐宋时代的特殊文化语境中,传统隐逸文化以吏隐的面目重新出现,并在身份判定、生活方式以及思想内涵上较之前代均有较大改变,对之后隐逸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唐宋时期女、妇、姑三个阶段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在对家产的管理权上,女儿的权力明显低于媳妇和婆婆(母亲)。其原因是出于维护家庭的需要。女儿是不稳定的家庭成员,而媳妇和婆婆(母亲)已是稳定的家庭成员。  相似文献   

14.
茅坤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藏书家,其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对明清后世文士的影响深远。基于创作环境和自身文学理念的原因,其对唐宋文的产生了一种特殊情感,笔者称之为“唐宋情结”,这在他的文学理念、文学作品和文学收藏中有着体现。本文通过四部分的阐述对茅坤的“唐宋情结”进行了探究,分别为“唐宋情结”产生的背景,“唐宋情结”产生的原因,“唐宋情结”的形成过程以及“唐宋情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唐宋时期女、妇、姑三个阶段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在对家产的管理权上,女儿的权力明显低于媳妇和婆婆(母亲)。其原因是出于维护家庭的需要。女儿是不稳定的家庭成员,而媳妇和婆婆(母亲)已是稳定的家庭成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从风筝的简明发展史和唐宋女子在清明时期放风筝的原因,以及放风筝的场地的选择等多方面对唐宋女子清明时所进行的风筝活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唐宋变革是一个关于唐宋年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转型变化的观点,而跪坐是中国古代汉人席地而居的传统习俗。本文先阐述什么是唐宋变革,再介绍中国古代汉人的跪坐的传统,最后考辨出正是唐宋变革的大环境下,使得古人摒弃了跪坐传统。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建筑用色,以黄色为最显贵,其下是赤、绿、青、蓝、黑、白、灰。黄、赤是宫殿的专用色,它创造出皇家建筑的“错彩镂金”之美。江南民居选择了黑与白为基本色调,创造出另一种美——空灵平淡之美。  相似文献   

19.
进奏院在中国古代尤其唐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机构,进奏院从唐代到宋代经过了最为重要的变化发展。在这一时期内,进奏院的职能更加集中专一,成为专职的信息传播机构,中央对于进奏院的管理控制形成并完善,信息保密制度逐渐建立并发展,同时,进奏院的信息传递也趋向于规范化。综合以上四个方面,以进奏院为核心的信息传播体系在唐宋时期的变化发展,呈现一种专业化的进程。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新闻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作为信息传播体系核心的进奏院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琰 《图书与情报》2006,(4):97-101
唱和文献是我国古典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意义上的唱和文献直到唐代才出现,并在唐宋两代逐步发展繁荣起来。文章对现存的唐宋两代唱和文献进行了简略考述,以考察唐宋唱和文献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