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如三秦文化、陇右文化、荆楚文化、关东文化、西域文化、青藏文化等等,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蕴藉丰富的民族个性。陇东跟其他地区一样,本土文化底蕴醇厚,充分挖掘其优秀价值,能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意义的资源。本文试探讨陇东本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所在及文化课程实施方案的构建。一、发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认识陇东文化探讨本土文化的课程价值之前,先得认识本土文化自身的价值和美丽,以克服对本土文化的陌生和逃离,重新发现自己脚下这片…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背景下,我们以贯穿“陇东南地区始祖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精神主旨,突出“崆峒文化批评与社会效应”问题的研究,主要概述崆峒文化概念,分析崆峒文化的特征,阐述崆峒文化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3.
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民间关于其起源说法不一,据考证皮影在宋代就已经非常完善和盛行了。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是中国皮影的重要一支。清代中叶,陕西东路皮影传入陇东,经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和创新,陇东皮影的发展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本期力图通过不同内容的教学设计,诠释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体验凸显文本价值》———文章强调语文学习应该营造一个浓浓的情感世界,要引领学生带着各自的情感和想象去感受、体验文本传递出的文学意象,感受那充满魅力的迷人意境。《把握特点品味文化》———《 世纪宝鼎》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开放的教学视野,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把握“鼎”的特点,感受“鼎”的文化,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在“工具”和“ 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徜徉》———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被誉为“小于永正”…  相似文献   

5.
从威廉斯到默多克:交锋中推进的英国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从“远观”的角度勾勒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源流,对几位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家涉 及“文化研究”的两场论争———雷蒙德·威廉斯与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斯图亚特· 霍尔与格雷厄姆·默多克的“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之争———进行简略梳理。“文化研究”、“西方马克思 主义”以及西方现代美学文艺学三个层次上显示的“合题”状态启示我们,应该从理论逻辑、历史发展和基本范畴上 把握“文化研究”的批判本质、“文学性”和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能指,以陇东南文化资源为重点即属其中之一。比较而言,陇东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滞后,在国际传播力方面还显得相当薄弱。目前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已具备良好的战略背景,从整个甘肃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角度观察,有着极其突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文化资源开发和创新的基点分析,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存在必达的现实性和长远的可能性。鉴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当探研陇东南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以助于新时代充分开发利用陇东南文化资源并且走出去,汇入国际文化潮流,以此推动甘肃的发展、陇东南的进步,紧随重大历史步伐不断迈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也是社会关系稳定的基本因素。信任的建立因文化而异。宗法文化所促成的特殊信任关系———即文中的“纵结构”———与基督文化促成的普遍信任关系———即文中的“横结构”———对行为主体的身份认定是不同的 ,因此造就的乡土社会个人行为模式与市民社会个人行为模式是不同的。现实中没有纯乡土或纯市民社会的存在 ,实际的社会往往是以某种模式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8.
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能指,以陇东南文化资源为重点即属其中之一。比较而言,陇东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滞后,在国际传播力方面还显得相当薄弱。目前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已具备良好的战略背景,从整个甘肃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角度观察,有着极其突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文化资源开发和创新的基点分析,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存在必达的现实性和长远的可能性。鉴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当探研陇东南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以助于新时代充分开发利用陇东南文化资源并且走出去,汇入国际文化潮流,以此推动甘肃的发展、陇东南的进步,紧随重大历史步伐不断迈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甘肃陇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曾经生活于此的作家或多或少地给予滋养,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资源。陇东文化对于邵振国的文学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从"理性审视乡村文化的弊端""精神家园的想象与表达"两个方面探讨陇东文化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陇东方言中助词“得来”、“得”跟普通话中助词“得”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用法,它们不但做助词,而且还凝固成词。本文就陇东方言中“得来”、“得”的语法现象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广汉三星堆文明来自中原羌夏文明的携带和传播,由史前氐羌大族有缗·蜀族携带入蜀,出土的近千件器物构成一组庞大的傩祭组器,它们是夏文化中的核心神明祭祀文明。令“岷山羌人”就是正宗的有缗·蜀族即三星堆文明开创者的后裔,他们一直承继着汉民族的先祖文明即羌夏文化。  相似文献   

12.
亨延顿的“明冲突论”或许具有某些审视当前国际关系的理论价值,但他将“儒教明”列入冲突的源点却是错误的。因为儒家学说不是宗教,不会构成作为宗教冲突的化因素;儒家化是一个开放的化体系,它是由多种化集合融通而成的;中国自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危机激发出了强烈的“化民族主义”,但随着中国未来的强盛,这种阻碍中外化正常交往的思潮即将消亡,不会成为“明冲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使各文明有了对话的机会,在经济一体化、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中,文明也在整合,全球文明在这个进程中逐渐确立。该文从全球的视域来对现代的全球文明对话进行分析,提出了全球文明的最低公约,并从四个维度进行了说明,最后从文明会通的角度对全球文明的形成作了五个公设。  相似文献   

14.
15.
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社会结构中,生态结构是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的层次,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外壳”。人类活动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生态结构上的积淀和表现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的一种文明形式,并对他们具有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同时,生态文明具有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总之,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社会的文明系统就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三大构件,统一于社会主义义现代化的总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性质并为其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在地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样式。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尽快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发展模式。面对我国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日益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现代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法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理论多从思想道德方面论述社会精神文明。从历史演进、本质、建设手段等为视角对现代精神文明进行考察 ,可以看到 :精神文明演进过程是其法治文明含量日益提高的过程 ;现代精神文明的实质是法治文明 ;现代精神文明建设须依法进行。所以说 ,现代精神文明的核心是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本文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等作了论述,并指明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原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中原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原文明特有的务实性、包容性、延续性、世俗性等特点,使得中原文明能够将自己的以礼乐为代表的礼制文化传播给周边文化,且改变了周边文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稳固了中原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