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2.
小报史话     
“小报”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兵部侍郎周鳞之所著《海陵集》中,有一篇奏章《论禁小报》,其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报”,习惯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就报纸的版式而言,对开四版的报纸一般都叫“大报”,四开以下的报纸一般都叫“小报”。如果按这种解释,那末我国早期的报纸都是小报,因为我国早期的报纸都同书籍形式差不多,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出现单张印刷,篇幅也只有四开报那么大,直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才开始有对开大报出现。所以单纯从报纸版式的大小来区分大报或小报,是不科学的。另一种解释是从内容方面来区别,那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了。我国早期的报纸,内容注重在评论和新闻。办报人出于某种动机,对当时的政治和时事,发表各自的见解,抑扬褒贬,畅所欲言。但这种言论,往往与统治者发生矛盾,因此常常受到统治阶层的干涉和制约。戊戌前后,朝政不纲,国势凌夷,统治者益发昏愦无知,一味以钳制舆论为能事。士大夫中一部分受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  相似文献   

4.
小报肩负的任务与大报是一样的县市报是小报,它发行范围小,发行量小,版面也小。但大报有大报的看头,小报有小报的味道,不能因为县市报是小报,就妄自菲薄,放松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部分,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县市报同样必须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同样要坚持大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只有这样,县市报才能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有  相似文献   

5.
地市报纸通常被人们称为“小报”,这就道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怎样在“小”字上做文章,显示它应有的个性特征,是地市报纸新闻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盐阜大众报是四开四版(周六刊)的小报。近几年来,我们同兄弟报纸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研究。我们认为,大报的许多经验和长处值得小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县市报是小报,这不仅因为它版面小,大多为四开,而且因为它在党报系统中处在最基层的位置。然而,县市报在发挥自身的新闻宣传作用上,却不能也不应自甘其小,小打小闹,小里小气。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办好地方报纸。”“我们的报纸要登中央发的一般消息,但作为地方报纸,新华社总社的广播稿不一定全用,要适当选择、改编、压缩、提炼,要考虑对象,能不能看那么多,看了懂不懂。有的小报就比大报办得更结合实际,更切合群众需要,更通俗活泼。”(《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可见,县市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小报增多,和大报争高竞长,这对大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推动大报认真改革。但是,我以为大报要吸取小报的长处,而不应该失去自身的风格、特色,趋同于小报。“大报应该向小报靠拢”的说法,未必是正确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报纸,组成了统一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体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因分工不同而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大与小“大报”、“小报”的提法,近几年来频频出现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口中,这一对似是而非的概念已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报纸发展的正确判断。按照刘健同志的说法,“严肃的、庄重的综合性日报,特别是全国性综合新闻报”是大报,而那些“都市生活”类报则是街头小报。有了“大报”、“小报”的机械划分,接下来便是对所谓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地市报纸,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本地本市,还想知道全国和世界;不仅想了解政治、经济,还希望知道文化、体育……。“本地东西太多”已经不是什么“优点”。第三,“小办”未必真“小”。在地市报纸的版面上,常见大块的会议消息和官样文章。平心而论,这种现象往往比大报还严重。“小办”的排他性和扬本性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小报增多,和大报争高竞长,这对大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推动大报认真改革。但是,我以为大报要吸取小报的长处,而不应该失去自身的风格、特色,趋同于小报。“大报应该向小报靠拢”的说法,未必是正确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报纸,组成了统一的社会主义报纸结构体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因分工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风格。所谓“大报”,极大多数是省、市委以上的  相似文献   

11.
我虽然是办地市报的,但由于职业习惯和工作需要,除了每天读大报、研究大报之外,也常常读小报、研究小报。大报有大报的看头,小报有小报的味道。尤其是县市报,直接面临“前沿阵地”,靠近基层读者,有很多方面值得地市报借鉴。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优劣并存的,县市报也是如此。我觉得,办好县市报,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创出特色。劣势之一:新闻来源少,怎么办? 基本思路——走出“自我”,横向开拓,扩大视野,从外延上找出路。  相似文献   

12.
与大报相比,县市报在客观上存在一种优势,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县市报的地理接近性所决定的。但是,对这种客观条件造成的优势,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充分地运用,县市报就会像水中的浮瓢,与丰富多采的实际生活和基层的广大群众还是贴近不起来,也就会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怎样改变这种“浮瓢现象”,真正发挥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去年9月至12月,本报开展了一次“来自基层的新闻”竞赛,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为  相似文献   

13.
与大报相比,县市报在客观上存在一种优势,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县市报的地理接近性所决定的。但是,对这种客观条件造成的优势,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和充分地运用,县市报就会像水中的浮瓢,与丰富多采的实际生活和基层的广大群众还是贴近不起来,也就会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怎样改变这种“浮瓢现象”,真正发挥县市报“三贴近”的优势?去年9月至12月,本报开展了一次“来自基层的新闻”竞赛,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为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杂志》2020,(4):I0001-I0003
小报,从版面上看,较大报而言偏小;从内容上看,以消闲娱乐为主,熔新闻、评论、文芝、知识、娱乐、地方掌故于一炉,充分俥现其“能纪大报所不能纪,能言大报所不能言,以流利与滑稽之笔,写可奇可喜之事”的优点。小报种类繁多,有花报、戏报、游乐场报、党派团体报、电影报、舞报、小说报等等,开拓出巨大的读者市场,如“《游戏报》在创刊后一纸风行‘日售七八千纸,黎明出报,未午即罄’,与当时《申报》《沪报》等只有三、五千份的销量相比,可谓盛矣”。  相似文献   

15.
我虽然是办地市报的,但由于职业习惯和工作需要,除了每天读大报、研究大报之外,也常常读小报、研究小报。大报有大报的看头,小报有小报的味道。尤其是县市报,直接面临‘前沿阵地”,靠近基层读者,有很多方面值得地市报借鉴。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优劣并存的,县市报也是如此。我觉得,办好县市报,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创出特  相似文献   

16.
英国传媒与新闻教育一瞥旅英观感刘宏(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报现象”英国的大报是颇具世界性的:你可以在许多国家看到英国一些知名的大报,像《泰晤士报》(TheTimes),而且这些大报大都重视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与此对比,英国的小报是非常本土化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地市县报与大报相比,最明显的差距表现在评论上,这一点连我们自己也不否认。地市县报的老总们常常为评论绞尽脑汁,可是收效甚微。要办好地市县报,必须高举党报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工作,以作为提高整个小报质量的突破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评论质量呢?窃以为,主要的还是让“我”字进评论——这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也是调整读者思想的“启辉器”。因此,各级党报都把撰写新闻评论作为办报的“重头戏”来演。 然而,有些地方小报却认为自身“人微言轻”,怕说话无人听,写评论无人看,除了转载大报一些“通用”言论外,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土特产品”。在这些报纸中,由于有自卑感,新闻评论竟成了一块“撂荒地”。 近几年来,作为县市级的洪湖报把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作为办报人的“庭园经济”来经营,撰写编发了不少有一定份量和影响的新闻评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一张报纸要吸引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 县市报更是如此.在各路大报压境,五花八门的小报满天飞的情势下,县市报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追求个性特色,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县市报报道普遍存在着一般化的问题,缺乏个性、缺少特色的报道充斥版面.县市报报道一般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看,传统的“正统”观念,还是社会上不少人衡量县市报的一把尺子.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同志把报纸作为文件的载体,采用违背新闻规律的手段干预新闻报道.从报社内部来分析,造成报道一般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式简单化、公式化.在家想点子、出门找例子;领导讲话强调什么,就到下面去找什么、“概念十例子”,依样画葫芦.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报道一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报道角度单一,不顾新闻价值而单从工作角度着眼的报道比比皆是.第三,采编队伍素质不高.第四,采编人员作风不深人.那么,县市报报道要克服一般化,凸现自己的个性特色,该从哪里人手呢?第一,围绕社会热点,精心策划组织战役性报道,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冲击波.县市报小,但小报也可造大势.在一段时间里,围绕某一社会问题,集中版面,集中力量,全方位、多侧面地开展战役性报道,可使报纸宣传有声有  相似文献   

20.
《乌钢报》是乌兰浩特钢铁总厂办的,它是一张地道的小报,但小报有大气。其一,重视评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些企业报的同仁认为这话对大报才适用,而对企业报、小报来说,评论就可有可无。《乌钢报》几乎每期都有社论、本报评论员和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