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失败是中国足球永恒的话题,是中国足球轮回的怪圈。“船只通常是在靠近河岸之处被撞毁的。”中国的足球无数次地应验了这句名言。从苏永舜的“兵败狮城”,到高丰文的“黑色三分钟”,从曾雪麟的“5·19事件”到施拉普纳的“折戟沉沙伊尔比德”,从徐根宝的“恐韩症”到戚务生的“跌落默迪卡百幕大”,中国足球带给球迷的失败太多太多了。失败几乎成了中国足球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红魔李明     
豹子精神 在范志毅自述《男儿当自强》中,他这样写道: 他(施拉普纳)把一粒黑棋放在球场示意板上。 “作为后卫,你要敢于往前压。从这儿一直冲到那儿,要像豹子一样那儿迅猛……” 当年这个被中国人称为“老纳”的德国老头儿,曾经以自己特立独行的足球风格给中国足坛带来了一次剧烈的冲击,在当今的中国足坛几乎找不到没有受到施拉普纳影响的人。后来,老纳终于失败了,像徐根宝一样败下阵来,当年被施拉普纳大吹大擂的豹子精神,早成了过时的名词,只有两个人却还牢记着。  相似文献   

3.
中国足球这幺些年来一直讲“学习”,也爱学习。从五十年代学匈牙利开始,学习的热情好像一直未曾减过。除了那段特殊时期耽误了中国的足球事业外,足球界的同志们从未放松过努力。例如,见西亚、韩国的足球是靠聘请外籍教练上去的,咱学“请进来”,请来了施拉普纳;又例如,见坐在家中学不大管用,咱学“走出去”,又是派“团”(如参观团、考察团),又是派“队”(如健力宝青年队),到国外“插队”学习、取经;再例如,见南美足球脚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足球几经创伤之后,便将目光投向国外,请“洋教练”来华执教以图使中国足球有所振兴,走向强盛。经过考察磋商,原西德瓦尔德霍夫队教练施拉普纳来华任教、成为中国足协聘请的第一位执掌中国国家足球队大印的外籍教练。众所周知,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几任教练可说是国内的杰出教练,但都在关键时刻翻了船,饮憾绿茵。失败的原因是诸多的,中国足球似乎得了不可救药的“癌症”,到了不得不求救外籍教练来“医治”的地步。那么施拉普纳在众人翘首企盼之中,会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灵丹妙药?他真的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吆?在崇洋的心理驱使下,施拉普纳又给人们带来几分神秘之感。  相似文献   

5.
从执教中国足球队的第一天起,洋教练施拉普纳就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巨大压力——中国几亿球迷对进军世界杯望眼欲穿的渴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位国家队主教练所不曾遇到的。但是,施拉普纳并没有因为这种压力而退缩,而是始终不知疲倦地传达着他的足球思想,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充满着坚定的、长久的信心。然而,也许他并没有想到:当中国足球队兵败伊尔比德之后,他的这种信心并不能抚慰中国球迷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的痛苦心灵。对于试图帮助我们解开中国足球一个个谜的施拉普纳来说,有一个谜也许他永远解不开:为什么一年以来一直把他奉作神明,大加赞誉的舆论和球迷会如些快地反戈一击,甚至有人提出让他尽快卷  相似文献   

6.
由施拉普纳先生与国内热心支持中国足球事业的企业家共同出资创办的,以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支持中国足球腾飞为宗旨的浙江老纳酒业公司4月16日在杭州五洲大酒店正式开业。同时公司在中国足协支持下独资组建的拖拉普纳足球队亦宣告成立,该队赴德留学计划即将开始实施,并宣布向全国征求组建施拉普纳足球俱乐部的“落户”地。 热心的球迷朋友都知道,施拉普纳自从五年前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后,就与中国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未能带中国队冲出亚洲,可要在中国足坛有所作为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这几年中,老纳一直关注着中国足球——充当中国足球顾问,带领德国球队来华比赛,介绍组织安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经过了数十年的拼搏,仍在为冲出亚洲而奋斗,中国人为足球献出了无限的热情,却只得到了一盆盆冷水。中国足球的发展与人们对它的巨大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了治好足球的这一痼疾,我们曾更换了多少“良医”。从苏永舜开始,曾雪麟,高丰文,徐根宝,戚务生,甚至请来了“洋医生”施拉普纳、鲁迪拉德、内波姆尼亚奇,均无大起色。曾服下了多少剂“良药”:从技术型转力量型,又转技术型,俱乐部制,送少年球员出国培训,  相似文献   

8.
当中国足球又一次栽倒的时候,中国足球目前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十强赛失利后的经验教训,而中国足球诸多的需要反思的因素中,教练员整体水平低下,缺乏真正的领军人物,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从年维泅、苏永舜、曾雪麟再到高丰文,他们带给我们的只有失望与遗憾,及至徐根宝的国奥队,再到施拉普纳的国家队,哪一次又给过我们哪怕是点滴的惊喜?直至戚务生,他使人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的足球教练,尚不具备把中国足球带出亚洲的实力和能力!当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十强赛究竟输在哪里时,急于去哄炒下届国奥队乃至…  相似文献   

9.
“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1994年到1998年,中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已经整整踢了五年。这五年整个甲A赛场弥漫着一股鲍鱼之具和芝兰之香的混合味道,把我搞得晕头转向。说到举行甲A联赛的初衷当然是很好的了,就是要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嘛。中国足球踢了那么多年都没冲出去,有些人把原因归结于没有实行职业化,而且在1993年中国队被洋教练施拉普纳统率者在小组赛还是败于伊拉克足球队。所以中国足球在那一年失败之后碎然加快了职业化的进程,在1994年甲A联赛终于标由登场。甲A首先从名字上就有一种中西混…  相似文献   

10.
施拉普纳几乎是中国足球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伊尔比德他让中国人彻底地相信毛泽东的名言:“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可是施拉普纳有着可敬的中国情结,现在的他是中国足协的技术顾问,依然倾力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他带领着一个工作小组,为培养中国足球坚实的基础而不懈努力;而且他还帮助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德国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李央:施拉普纳终于正式移交了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的大印,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我觉得中国足球的这段风云史终于画了一个句号。这个句号,同时也是下一个宏篇巨制的卷首语。施拉普纳“神话”好象一下子被破译了,就象一部侦探小说,前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推出了好多情节,最后一看结果,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2.
从1957年匈牙利人以技术顾问行使中国男足指挥权,到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正式执教中国队,再到如今第五任洋帅福拉多入主国足,"洋务运动"在中国足坛已经搞了半个世纪。职业联赛期间,各个俱乐部更是如走马灯般更换着洋教头,而中国足球水平比起15年前,未见有何质的飞跃。塞尔维亚人福拉多拿起帅印,这一次,他是带领着中国男足进化,还是再一次被中国同化?  相似文献   

13.
法师与狗血     
汉语里常用“狗血喷头”来形容痛快淋漓地骂人。许多巫术盛行地方的人们则相信:家中闹鬼,泼狗血是驱邪的有效偏方。这两件事在本源上并无关系,但如果要痛快地骂人,总以揭老底最解恨。所以狗血喷头似地咒人,与巫师作法泼狗血让邪魔现形颇为神似。1993年5月,中国足球队在约旦的伊比尔德大败,有人便将一盆狗血浇到施拉普纳的头上,本来,施拉普纳是中国请来为足球驱邪的“法师”,但他驱邪未成却“作法自毙”,反而在一盆狗血中现了自己的“原形”。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足球队兵败伊尔比德,再一次被拒之于世界杯大门之外,痴情于中国足球的我彻夜难眠。某夜恍惚睡去忽发一梦,梦到了一段“公案”:法官:关于某些舆论状告中国足球队洋教练施拉普纳是“国际骗子”一案,现在开庭。原告,你告他是“骗子”,可有什么根据吗?某些舆论(理直气壮地):当然有。一年前我们花了三十万美金请他来,就是为了能让中国足球队出线。可在他的指挥下,中国队连小组都没有冲出去,这是历年来最糟糕的一次。钱拿了,事儿没办成,他不是骗子是什么?施拉普纳(急于申辩状):我冤枉啊!当初中国足协聘我时说得清楚,请我来任务有二:一是带领中国队打好世界杯外围赛,二是传授先进经验,在整体上提高中国教练的水平。这一年来我一直为这两个目标花费着极大的心血,凭什么因为这一次的失败就说我是“国际骗子”?某些舆论(得势不饶人状):你还别喊冤,你难道忘了我们为你花了多大心血吗?你所到之处,我们无不象欢迎国家元首一样地欢迎你,唯恐照顾不周。总之一句话,只要你能带领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让我们  相似文献   

15.
足球是圆的。这里有最痴心的等待,最激情的爆发,最狂热的追随,最无奈的守望。中国足球就让中国球迷在2001年高兴了一回,随即又陷入了重重劫数。球员们踢着黑白分明的足球,中国足球的前途,看起来却仍然是混沌一片。我是球迷第一次看球是1990年的夏天。年少的我,看到了势如破竹的东道主意大利,看到了马拉多纳如鬼魅般的身形,看到了稳步前行并最终夺冠的德国战车,以及输掉比赛后潸然泪下的加斯科因。他们让我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所在,从此我喜欢上了足球。 1993年,我被"神话"般的施拉普纳所倾倒,守在电视机前为中国足球队加油。但那一年,中国队冲  相似文献   

16.
在经过了两个输了球就换外国教练的轮回之后,中国足球终于请来了有世界足坛“神奇教练”之称的米卢蒂诺维奇。 中国教练不行,请外国教练。外国低水平的教练不行,请外国(最)高水平的教练。但是如果外国(最)高水平的教练也无法率中国队冲出亚洲,那是否将从反面证明不是外国教练不行,而是中国队自己不行呢? 因此,执教中国队冲击2002年世界杯不仅是米卢蒂诺维奇证明自己辉煌纪录的“最大一次挑战”(米氏自己所说),而且还将是中国足球证明究竟以前仅仅是外国低水平教练不行、还是自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最后机会。 与施拉普纳头上很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17.
情景:中国球迷开始在中国之队的旗下聚齐。在古城西安就有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活跃人物煽情鼓噪,像“球迷皇帝”罗西和重庆“小皮球”等人,加上西安本来就十分火爆的足球热情,这一场本来不怎么值得关注的比赛成为一出球迷上演的重头戏。 越是狂热的球迷越是简单的,而理性和思维复杂一些的球迷显然热情上又欠缺一点。中国足球这么多年,至少从上一次十强赛到这一次间隔的4年里,中国足球和中国整个社会一道,浩浩荡荡向消费王国挺进。足球理所应当地变成为一种消费品,足球的消费者球迷和追随者球迷在理念上存在差别,消费者球迷是拿足球当一种玩和消遣加时尚,追随者球迷是拿足球当一种追求、艺术  相似文献   

18.
施大爷尊称“太上皇”,戚务生总领“摄政王”,中国足球突然亮出这一手“瞒天过海”的妙计,的确又让足球舆论圈着实热闹了一番。 细心的朋友们注意到新闻界使用了相当敏感的“架空”一词,足协的官员们对此肯定会很恼火,因为这其实正是他们“瞒天过海”之计中扣着的“底牌”——要知道天机是万万不能够泄漏的。 爱护名誉的施拉普纳肯定也从翻译那里知道了这个词,所以他肯定也会很恼火。洋人们并不傻,德国人更聪明,施先生什么场面没见过?“瞒天过海”这一招,是瞒不过他的,只不过“无可奈何花落去”,  相似文献   

19.
在京城的球迷圈中有一位领袖级的人物,他便是有“施拉普纳”之称的王占军。作为一名老资格的球迷,王占军必然要与一个场所、一个中国足球史永远也不会忽略的场所结下不解之缘。它,便是已经经历了风雨四十年的北京工人体育场。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这个大众宠儿年年都有轰动效应:1993年堪称“施拉普纳年”,这位在中国知名度仅次于马克思、恩格斯、贝多芬的德国人终于通过伊尔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