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狼山北部鼠疫疫源地位于乌兰察布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的西部,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为荒漠草原。以戈壁针茅为代表的地带性生境是主要生境,其间有典型的非地带性生境和过渡带生境。西伯利亚白刺灌丛沙丘属典型的非地带性生境,是鼠疫动物病频发生境。1 西伯利亚白刺灌丛沙丘的分布及植物组成西伯利亚白刺隶属于蒺藜科(Zygophyllaceae)白刺属(Nitraria)。本属在内蒙古共有4种:白刺(N.tangrtorum)、大白刺(N.raborowskii)、球果白刺(N.sphaerocarpa)、小果…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草地资源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青海湖流域内的巨大水体、高山和草地是阻挡西部荒漠东侵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维系区域生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总面积5.09×104km2,畜牧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以上。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考察和GIS手段,主要依据1984年厦门会议分类系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草地资源类型可分为74个小类,纳入山地疏林草地、山地灌丛草地、温性草原草地、高寒草甸草地和荒漠草地5个大类。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水位下降、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问题变得十分突出,高寒型、荒漠化生态特点愈加突出,生物多样性锐减,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系统探讨了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草地资源特征和生态现状,提出了增加草被覆盖、治理草地荒漠化、优化畜牧业生产、强化鼠虫害防治和控制旅游经济规模等保护草地资源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重点阐述了我国荒漠化治理中存在问题以及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包括大视野下荒漠化治理、荒漠化治理中的第一性原理、荒漠化治理中的因地制宜原则,以及生态修复中所使用材料的生物降解性与生态修复周期的匹配性原则等,并关注了荒漠化治理中系统化研究架构与科学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荒漠化是影响全球环境的十大问题之首,也是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灾难之一。其发生发展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其影响之大。每年各国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对其进行治理,但治理速度却远不如荒漠化恶化的速度。要有效的治理荒漠化,使其发挥治理的长期效益,就要对其进行可持续治理。生态修复以其投资小、治理面积大、收效快等突出特点已成为目前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生态修复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原理和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实现荒漠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3-283
抗盐耐海水植物栽培技术是国家863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德国国际盐生植物利用学会主席利斯先生、加拿大留学博士盐生植物专家张先生、南京农业大学刘兆普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赵可夫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刘小京研究员等通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利用转基因、组培筛选等技术培育出了多种抗盐生植物,如西红柿、叶菜、牧草、草坪草、花卉、乔灌木等,适合我国沿海及内陆盐碱沙化地区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试验区,四翅滨藜和白刺2种灌木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和试验区素土与四翅滨藜根-土复合体和白刺根-土复合体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求得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根据试验区坡体素土与灌木根-土复合体的直接剪切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简单对比分析了素土与根一土良舍体的抗剪强度指标问的关系,并根据试验区边坡几何模型按照平面应变建立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试验区植物根系对试验区坡体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根系能提高土体剪切强度从而提高护坡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永定研究员是一位为实现造福人类理想,越荒漠、走边疆、驻守江湖、探索太空的水生生物研究专家,他依托多项国家重点项目,专注藻类研究,在土地荒漠化防治、水环境治理和载人航天空间生命保障系统研究等方面,开拓性地建立和发展了藻类环境生态工程技术,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荒漠化治理成效评估中纳入对经济和社会改善度的考量,是准确评估荒漠生态系统修复水平、防范二次荒漠化出现的重要基础。本文评估了毛乌素沙地2004—2019年荒漠化治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讨论其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荒漠化治理效益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由轻度失调提高至初步协调。②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在起步期(2004—2007年)内轻度失调但波动上升;在发展期(2008—2015年)升至初步协调,且南北两侧县级行政单元的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更快;在调整期(2016—2019年)持续波动上升,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人工造林面积、农机总动力、在业沙产业企业数和城镇化率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人工造林和城镇化是驱动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导因素。本文为全面、准确评价荒漠化治理成效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能够为荒漠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天,北京地区严重的沙尘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荒漠化问题的关注。然而,荒漠、沙漠、沙地等概念经常被混淆,至于究竟何为荒漠化、沙漠化或者沙化更是说不清楚,以至于我们在荒漠化防治中走了不少弯路。荒漠化与沙漠化荒漠化关键在“化”字,就像我们常说的现代化、城市化一样,强调的是过程。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土地变成荒漠的过程。因此“,荒漠化”主要是指非荒漠地区,如绿洲或草场,由于人为作用或自然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原来的耕地或草原,逐渐演化为荒漠的过程。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明确指出荒漠…  相似文献   

10.
荒漠藻类及其结皮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介绍了荒漠藻类生长在荒漠化土地上的土壤藻类的种类组成和分 布,影响荒漠藻类分布的环境因子,荒漠藻类在物质循环及土壤结皮形成和发育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荒漠藻类能够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适应机制等。生物结皮在荒漠土壤表层的水 分分布状况、土壤稳定性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演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荒漠其他生物也有着重 要的影响。最后阐述了荒漠藻类在工业和环境工程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阜康绿洲土壤盐渍化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该文以电导、易溶性盐含量、pH作为盐渍化程度的指标 ,将阜康绿洲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划分为 9种类型 ,其中以强盐渍土和盐土为主 ,在纬度梯度上从南至北 ,即从洪积扇下部到沙漠按照中盐渍土—强盐渍土—盐土—强盐渍土—盐土—非盐渍土的顺序依次分布。以群落的优势种类型、灌木盖度、灌木多度、多样性等指数作为阜康绿洲荒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标 ,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将阜康荒漠植物群落划分为 9种类型 ,以囊果碱蓬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琵琶柴群落—柽柳群落或盐柴类的半灌木群落—梭梭群落的顺序依次分布。琵琶柴群落为阜康荒漠的地带性植被 ,分布广泛 ,各种植物群落在空间上交错分布。通过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在阜康荒漠植物群落的多度、盖度和多样性与盐渍化程度无显著相关 ,盐渍化程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到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演替 ,特别是盐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布  相似文献   

12.
安凤生  孙培福  彭志成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152+231-152,231
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主要成因是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防风固沙和合理水资源利用是沙漠治理的两个关键问题,为此可开展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及灌溉等一系列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树莓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32-33
树莓,学名Rubus fruttcosus.(Rubus ursinus),为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sp.)植物,灌木性果树,是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灌木树种,欧、美国家早已广泛栽培,并形成产业化发展。树莓浆果柔嫩多汁,色泽宜人,风味独特,国际上称为“第三代水果”,是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50年代算起,我们与沙漠化顽强搏斗了50多年,尽管局部地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残酷的现实是:沙漠化土地越来越多了。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约为1560平方公里/年,目前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国家为治理土地沙漠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相应启动了许多生态治理工程,为什么收效却不大呢?时值今年的世界荒漠化日,有必要对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浅论樟子松的引种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绿化以及荒漠化防止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1996年的资料,我国的“三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目前沙化土地每年仍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为了改善“三北”地区的环境,开发荒漠资源...  相似文献   

16.
西藏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举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坚扎西 《西藏科技》2004,(8):30-33,44
从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减少等方面阐述了西藏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生态保护所取得的成绩。为改善和促进西藏的环境状况,初步提出了今后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 1 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和经济生产力的复杂性下降或丧失。我国是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地荒漠化正在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给我们提供了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良好机遇 ,因此全面认清当前土地荒漠化的形势是十分必要的。1 防治土地荒漠…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景观的配置要运用生态设计理念来指导,充分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题材来创作植物景观,最终形成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相似文献   

19.
黄兔尾鼠 (Lagurus Luteus)是荒漠草原的代表鼠种之一 ,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部荒漠地区。 70年代以来 ,内蒙古荒漠草原鼠疫动物流行期间 ,从该鼠体内曾分离出鼠疫菌。因此 ,对该鼠的鼠疫动物流行病学意义有必要进行探讨。1 自然地理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乌兰察布高原西部 ,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大部分为荒漠草原 ,以戈壁针茅十锦鸡为代表的地带性生境是主要生境 ,其间有典型的非地带性生境 ,如白刺沙丘生境和过渡带生境。年平均降水量 1 88mm。2 黄兔尾鼠的分布及生态黄兔尾鼠主要有以下两种栖息类型 :2 .1 密集分布型 :该类型…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分类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6,38(5):825-836
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能有效防治和减缓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对维护绿洲稳定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构建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分类系统,研发基于多源数据、适合大尺度的生态用地提取技术,获得1980s末、2000年和2010年三期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图,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用地的规模、空间分布及时空动态特征。研究表明:①2010年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面积为10.77万km2,其中人工绿洲型、荒漠植被型、天然绿洲型、盐碱型和湿地型生态用地面积分别占到生态用地总面积的11.23%、59.61%、14.67%、9.66%和4.92%,且具有明显的流域分布特征:塔里木河干流、克里雅河诸小河、车尔臣河诸小河、和田河流域和开都-孔雀河流域(开-孔河流域)的荒漠植被型生态用地和天然绿洲型生态用地占主体,其余流域的人工绿洲型生态用地和盐碱型生态用地面积比例较高;②1980s末-2010年期间生态用地净减少9769.05km2,荒漠植被型生态用地和天然绿洲型生态用地分别减少1.19万km2和1612.65km2,其它类型生态用地增加;③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流域以生态用地转为荒漠为主,占转移面积的55%以上,而绿洲农业发达的流域以人工绿洲型生态用地转为耕地为主,占转移面积的50%以上;④1980s末-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时段变化特征因生态用地类型和流域而异。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工绿洲的扩张和生态用地的荒漠化是生态用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