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以"玩"带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联"促学,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直观教学,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可以用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可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也可以多首诗对比赏析,拓展联想空间。  相似文献   

3.
职校生作文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教学对策。一、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二、教学生学会用笔说话;三、促学生创作生活美文;四、引学生抒发自我真情;五、褒学生真情实感之文;六、敢"下水"引导写作之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注重"算用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感悟算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创设情境,以用引算;图式结合,以用明理;优化算法,以用引思;走进生活,以算促用等方面探讨"算用结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结合古诗教学,从引诗入课,激发兴趣;以诗学诗,教给学法;学文编诗,培养能力等方面引领学生走进诗意的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是理解吸收,是基础;写是理解表达,是关键。加强读写结合,促进读写互融互促,应做到从读入手,储备"养料",以读引写;寻找读写"契合点",强化练笔,以写促读;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素材运用于作文当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以趣引学,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以图促趣,激发自主的学习意识;以活动提趣,深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以拓展培趣,丰富学生的文学内涵。通过寻求多样有"趣"的支点,以此课堂教学达到师生"双赢"。  相似文献   

9.
古诗的鉴赏教学着眼点是改变只凭借注释、教师讲解读懂内容、识记背诵诗句的教学模式,而应以诗的语言品味为基础,让学生学会鉴赏诗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笔者尝试着在古诗教学中"以诗比诗、以诗悟诗、对比鉴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感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纵观这节课的实施效果,发现"对比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认真倾听,发言踊跃,适时追问,机智应答,敏锐发现问题、深入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0.
"三环四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反馈建构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问引思、互问启思、师问深思、切问成思,实现学生以问促思,以思促学,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师资格证"国考",重构物理师范生教学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打造了"三九三六"课堂."三九三六"课堂即"三语"育人,"九有"促真学,"三引六步"促真思,最后通过混合式进阶和混合式评价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四书之中《论语》《孟子》引诗说教颇为频繁,但是二者所谓"诗教"的目的和方式又不尽相同,孔门诗教"温柔敦厚",多是用诗"专对、达政、进德",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因此社会教化功能很强,颇受历代统治者喜爱。孟子诗教在此基础上有所创见,说教方式灵活多变,且引诗多于论诗,也不再局限于引诗为用,有时也把诗中所述看做是可信的事实,引诗致用,从而达到一定的实践求是效果,这不得不说是对孔子诗学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的"诗教",以诗感人,以诗化人.他的"诗教"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诗教"是文科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与理科老师"无缘".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的数学教师们不信这个邪,用行动解答了这个"无缘"难题.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经典古诗文,将数学问题化为美妙的诗意,展示数学与诗文的联系,把理性抽象的数学直观形象化,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深度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飘溢人文诗香.我们的实践与感悟是:①情境引入,"引"得诗词来,与诗共舞,人文诗意飘课堂;②数学建模,"入"得诗词里,与诗共舞,人文诗趣溢课堂;③数学思想,"用"得诗词去,与诗共舞,人文诗香满课堂;④数学解题,"融"得诗词中,与诗共舞,人文诗情充课堂.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应以新颖、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特征,去满足学生对未来领域的好奇心。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引趣教学""实践情境""质疑情境""交流情境"进行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课程特点为依据,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练"理实教学同步及实践教学与投资技能竞赛紧密结合,达到以训促学,以赛促教,以此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读"是声音的艺术,是学生学习文本真挚情感的表达。"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但读也要得法。读要重"情",以读促情。语文教学中促情的读法虽有很多,但别开生面的引读则更有利于激活语文学习的情趣、拨动学生的情弦、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才能让语文课堂火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三干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  相似文献   

18.
教学生态是学生习作学习活动赖以持续、深入的人际关系、学习机制等的优化组合。小学习作教学营造教学生态,需要"乐"为首、"活"为先、"和"为重、"创"为的。本文基于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实践探索,提出了如下教学策略:建立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愿写;建立信任激励的学习机制,促学生多写;运用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引学生会写。  相似文献   

19.
陈寿深受经学的影响,其《三国志》继承了先秦两汉史书以教化、讽谏为目的的引诗传统。由于受"切世大事"的史事著录原则的影响,《三国志》取材精审,行文简净,较之前的史传作品,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研究《三国志》引诗的特点及其成因,是研究古代史书引诗传统、引诗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25):43-44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如以旧促新,以"问"引导;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问题难易要适中,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提问要注意层次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规律;引思铺垫,多种方式提问;抓重点巧设疑;在设问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求历史精妙,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