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班主任工作实践把心理学知识融入了班级管理中,提倡在对待学生的时候,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而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在与学生日常相处时,要细致观察,正向关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及时关注,给予关怀和帮助;在学生做错事时,能及时引导,纠正,试图真正从心灵上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案例]给离异家庭学生送去一片阳光 随着离婚率攀升,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破碎的家庭和残缺的爱,给学生的心灵刻下难以抚平的伤痕,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班主任应该如何引导和教育离异家庭学生呢?以下是林老师成功的教育案例:  相似文献   

3.
"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树立信心。"赏识"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赏识学生要有充满爱心的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4.
作为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不好、个人学习能力不足、素养修养不够与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力求让教育强调公平和关爱的阳光照射进他们的生活和心灵。本文以一例问题生转化工作案例切入,探讨如何做好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生活的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对学生身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心灵的困境,调整好心态,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诱惑,放下思想包袱,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中学生,这是这个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班主任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做一个学生心灵倾述的聆听者,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学生,学会对学生的宽容与体谅,引导学生,最终成为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心灵鸡汤。  相似文献   

6.
教育就是一项"爱"的职业,师爱就像芳草地上的缕缕阳光,让学生收获希望。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抓班级文化建设,凝聚集体力量三个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么富有哲理的话,出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之口。参加工作二十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在教育教学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以"爱"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阳光教育风格,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一、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把关爱的阳光洒向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育特质: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是影响教育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特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想真正地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深入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起帮助与引导作用,就必须具备共情这一教育特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关爱学生的心灵与成长,关注学生怎样做人处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明确是非对错界限,使做学问与做人达到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针对频频出现的青少年抑郁症及自杀现象而研究开发的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对那些被抑郁症或自杀所困扰的青少年进行心灵上的疏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走出心灵的沼泽地,自信健康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11.
罗赟  邓波 《江西教育》2024,(16):32-33
<正>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过硬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要引导学生而非管理学生,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而沟通,就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文离不开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以读导写,为写作积累素材,并能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开启思维之门。  相似文献   

13.
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就是关注农村学校的未来。关注农村留守学生,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于这些留守学生,他们很少得到父爱母爱,在心灵上是有缺陷的,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多多和他们沟通,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随着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要真正做到多关爱留守儿童,确保留守学生享受到阳光般温暖的爱。  相似文献   

14.
马海霞 《宁夏教育》2013,(7):137-137
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过,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在我们的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经常从不同角度探索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引导促进学困生成长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成长,教师要具备“五心”。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文离不开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以读导写,为写作积累素材,并能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开启思维之门。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物质生命,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生命,忽视了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心灵获得自由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心灵自由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追寻生命意义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具有怀疑、反思、民主和开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人生命活动的方式之一,是作者通过语言表达,让人们了解自己生命存在价值的一种活动。写作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写作者旨在通过倾诉向人们呈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条主线,安排系列训练,达到既提高学生生命价值,又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的目的。为此,需要:引导学生领悟写作的真谛——用心灵书写生命;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体味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和环境——共享生命的阳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典型——提升生命的质量;引导学生用身心锤炼语言——追求呈现生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包含了全体学生。因此,景中实验中学确定以“关注个性,健全人格,学会适应--让心灵充满阳光”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阳光不锈     
曾经听一个心理专家讲过,要想心灵不生锈,就要注入阳光,阳光是永远不锈的。而心理老师想要为学生的心灵注入阳光,自己的心灵本身要是阳光的。从事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之后,我慢慢地体会到了,往学生心灵注入阳光有时候真的很简单,不需要很繁琐的步骤,也不需要高超的心理咨询技术,因为学生需要的其实很简单。故事一:学生只需要一点倾听  相似文献   

20.
教育需要爱     
王学武 《宁夏教育》2009,(7):133-133
教育需要爱,爱是融融的春风,金色的阳光,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润滑剂,也是指路的明灯。教育学生就要深入学生生活,用爱心感化学生,以真情打动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分辨真、善、美,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