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了解作者表达的主观感受。二、教学过程1.知识链接:在第三册教材中,我们学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回顾这篇课文的内容,背诵这篇课文,与《始得西山宴游记》对接。2.投影显示与本文有关的写作背景资料:柳宗元在永贞元年(805年)因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而获罪,被贬为永州司马。遂与永州山水结缘,孕育出许多优美的游记篇章,借以抒发被贬后的情怀。《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于元和四年(809年),为“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篇幅比其他七篇都长,思想内涵也要丰富一些,可以看作是“永州八记”这组游记的开宗明…  相似文献   

2.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其中的写景艺术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从写景的角度、写景的技巧和写景的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拟对其写景艺术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7,(12)
【教学目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刻画出凄清的境界,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忧伤之情,一直吸引着元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让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是游记散文。但是,这两篇山水游记与一般的山水游记不同,它们不侧重写景抒情,而是借记游寓理言志,别具一格。《游褒禅山记》精辟地论述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指出:要知难而进,才能极尽"非常之观";还指出求学时"深思而慎取"的重要性。《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辩性质的游记,强调对任何事物做判断,必须"目见耳闻",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虎丘记》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最后学到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他所倡导的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要作家表现个性,抒写真情。《虎丘记》是明万历二十五年,袁宏道辞去吴县县令后,漫游江南,探赏山水名胜时,写下的数十篇游记中的一篇佳作。文中寄情山水、放浪丘壑的潇洒,不由使人联想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那“醉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形象。将两篇佳作比较阅读,就会发现有许多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有三:一、主题思想相同。两篇文章都表达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愉悦闲适的主题。《虎…  相似文献   

6.
唐代散文大师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精品,充满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篇游记全文不足二百字,以写景为主,却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幽邃。作者饱藏浓墨着力描绘小石潭的石之奇、水之清、鱼之  相似文献   

7.
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文人),谈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总会提到他的“永州八记”,似乎柳宗元在永州只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其实,非也!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是九篇而不是八篇,照理应提“永州九记”。 但是,长期以来,为什么人们总是提“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在《柳文指要》中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说:  相似文献   

8.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永州八记》是作者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文。这组山水游记文是根据作者发现景物的先后连续写成的,分看各自成篇,合看乃是一幅连环的山水图画。本篇所记的主体是“小石潭”,而其题目在“小石潭”的前面又加上“至小丘西”几个字,是与《钴鉧潭西小丘记》相衔接的。下面对这篇作品略作分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里实在把小石潭的  相似文献   

9.
《永州八记》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历代学者对这些文章作过永州八记研究,评价甚高。本文仅从艺术贡献方面作如下探讨。一、创山水游记的独立文体山水游记是散文的—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之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过景色优美、文辞典雅的山水风光的文章,可是,或不独立成篇,或纯客观地静态描摹,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仍然不多,只有晋代高僧慧远所写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才可称为山水游记的最早佳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众道徒游石门时“历险穿崖”、饱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游记文学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是经过长期的发展才逐渐走向完善的.早在<诗经>中,就有不少描写景物美好的句子,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1],但这些诗中的写景只是只言片语,起着比兴的作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记大多只对山水作客观的摹写,只能说是不成熟的山水游记.直到唐代时期,游记才进入成熟时期.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标志着这种文学样式的成熟,从此,山水游记才开始大量的涌现.杨万里写了五篇以写景为主的山水游记,我们通过他与柳宗元,欧阳修的山水游记相比较,来体会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满井游记》是作家袁宏道在游历了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后写的一篇游记小品文。他的这篇山水游记信笔直抒 ,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 ,物我交融 ,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畅、俊美潇洒 ,如行云流水舒徐自如。这篇小品文生动描绘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于一室之内 ,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鹄”的欢愉心情 ,充分体现了“公安派”“性灵说”的“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特点。那么 ,作者是怎样写景抒情的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 ,《满井游记》也不例外。作者采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 ,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 ,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人把他的环境人…  相似文献   

12.
《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作者观察入微,描摩细致,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体验。面对一篇学生已经上过的课文,面对一篇我第一次授课的古文,面对新课程的一系列新理念,我如何把这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梁时的思想家陶弘景写给朋友、中书谢徵的一封回信。游记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两篇优美的写景文章,表现手法精妙纷呈,感情抒发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4.
每当学校组织同学们“春游”、“秋游”之后,老师都布置写一篇游记作文。那么怎样写好游记作文呢?请你先阅读一位同学写的这篇《崂山游记》: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五篇课文除《诗词五首》外,其余各篇都是历代著名的山水游记。学习本单元课文,重在阅读与积累。具体目标有三:一是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二是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三是通过几篇课文的比较阅读,体会各自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而体会山水游记的一般写法。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中第六册的两篇文言课文,《醉翁亭记》《峡江寺飞泉亭记》,虽然同是山水游记,同是写亭之篇,但各有特点,读后给人以深刻的记忆,堪称佳作。首先,既然同是游记,就一定有游记的共性。比如,读罢两文,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即两文都是格调清新,语言隽永流畅,意境空灵幽美,写景与抒情天然融合,令人过目难忘。如《醉》文中写琅岈山,先用“蔚然深秀”表现它的外观,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它的丰姿,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释亭名由来直抒作者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很自然地…  相似文献   

17.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柳宗元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贞元年间中进士 ,升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改革 ,永贞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僻远而多山水之胜 ,作者寄情山水 ,形诸笔墨 ,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于元和四年 ,为“永州八记”之首 ,它是唐宋时期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始得西山宴游记》先是概写 ,从“始得”二字着意 ,写西山的“怪特”和游人的心情 ,在叙事写景中显示出作者的性格 ,流露出作者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情感。而后是特写 ,用准确、简洁的词语 ,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作者宴游西山的所…  相似文献   

18.
“记”体散文是苏轼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收集在《苏东坡全集》中的共约六十余篇(不包括《东坡志林》中的《记承天寺夜游》等游记小品)。其中记叙亭台楼阁、佛寺道院等名胜建筑的有《喜雨亭记》、《中和胜相院记》等二十九篇;记载书画文物,奇事异闻的有《传神记》、《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等十六篇;记叙公堂、学校、水利建设的有《盖公堂记》、《南安军学记》、《钱塘六井记》等九篇;山水游记,寓言游记有《石钟山记》、《陲乡记》等五篇。这类散文,虽然数量不多,却较真实地反映了苏轼的  相似文献   

19.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解说:第1点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这是根据这篇游记写景状物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自读程序1.简介作者、背景,解题。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20.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远贬永州,在十年遭贬生活中,写下了二十多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钅母)潭记》、《锢(钅母)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袁家碣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连续性的一组,最得后人赞赏,誉为“模山范水之作”,又叫“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文字优美动人,情感凄切婉转,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