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拉绍娃 《阅读》2023,(Z2):20-21
<正>娜塔莎是个很小的小姑娘。她每天到大门口去取报纸和信,都碰到邮递员阿姨。阿姨总是挎着沉甸甸的邮袋,常常汗流浃背。娜塔莎问:“阿姨,我来帮你背好吗?”“我这邮袋太沉了呀,小姑娘,你能帮得了吗?”邮递员阿姨说。“阿姨,我跟着你,我帮你一起送,你送一份到这户人家,我送一份到那户人家,这样,就会快得多了。”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两则     
慧子 《阅读》2014,(Z6):60-61
<正>我看不清杰克期末考试不及格,因此他爸爸责备他成绩差。"你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他爸爸生气地说。"是的,您本应该给我买一副眼镜的,"杰克说。"你是说你上课时看不清老师写的字?"他爸爸问道。"不,不是的,我看不清同桌卷子上写的什么。"  相似文献   

3.
争功劳     
王婉翠 《阅读》2014,(10):26-27
“我的作用最大!”“不,我的作用才大!”“你们不用争了,我的作用比你们大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是文具们在争论谁的作用最大。“没有了我.主人能写出字吗?”钢笔得意洋洋地说。“哼,我才是天下第一,你别吵.我还能把你写错的字涂掉呢!”修正液不服气地对着钢笔说。“你们不用再吵了.我才是第一,没有了我,主人能把字写哪儿?”本子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说。  相似文献   

4.
小飞蛾 《阅读》2014,(4):38-39
我是乐于助人的for,我经常帮助别人,送人礼物。如:Hereis a doll for you.(这儿有个洋娃娃给你。)如果你认为我就这一点点本事,那你就小瞧我了,其实我的用法可多啦!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大学     
高冬梅 《阅读》2014,(Z6):24-25
<正>父亲到了上学的年龄,情愿盘腿坐在炕头帮祖母纺线,也不肯进学堂。父亲不上学,也就不识字,他连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得。而读过书的大伯三叔四叔,无一例外地成了"公家人",虽然几年才回来一趟,但都是春风满面,神采飞扬。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委琐俗气。每当他们弟兄几个坐在一起,我甚至都不敢看父亲一眼。父亲当年为什么不肯上学,父亲从未说过,我也没问过。倒是母亲每每与父亲闹翻,最后总是毫不留情地质问父亲:那时你咋不上学呀,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母亲这话一出口,父亲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头,只顾一口接一口地吸烟,一声不吭。  相似文献   

6.
快递     
梅子涵 《阅读》2014,(Z6):15-17
<正>现在都喜欢快递。一封不重要的信,一份有点重要的合同,一包盼望读到的书,一盒扬州包子,一袋山西枣子,都会快递而来,弄得门铃不断,喜气洋洋,很像成功人士。我不但有快递,而且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多到五六个,喜气洋洋得有点手忙脚乱。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打我的手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  相似文献   

7.
无私的母爱     
江天翼 《阅读》2013,(4):24
一天早晨,我正准备上学,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大雨紧跟着从天空落下来。我发愁了:这么大的雨,该怎么上学啊?妈妈仿佛看出我的心思,对我说:"快点吃饭,我和你爸开车送你。"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背上书包,钻进汽车,往学校赶。就在离学校还有1公里左右的时候,"悲  相似文献   

8.
徐进霞 《阅读》2009,(7):64-64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神通广大的for,我的本领可大了,不信你们看: 本领一:表示“给……,为了……”。如:Here is a pencil for:you.(这是送你的铅笔。)  相似文献   

9.
兰兰 《阅读》2008,(9):47-48
同学们,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心意,你会选择DIY做张贺卡送给老师吗?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哦!可以在教师节送,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节日。那么,下面这些想对老师说的话就派上用场了,一定要工工整整地准确无误地抄写在你的“手工作品”上!还有,如果能认真地对老师说上其中一句,老师一定会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0.
王文 《阅读》2006,(10)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源远流长的江河哺育代代华夏儿女你是文明智慧的灯塔照亮历史车轮前行你是伟岸挺拔的高山塑造大批铮铮铁骨你是壮美瑰丽的巨龙翱翔五湖四海天宇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淀着五千年的深邃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挺拔起中华的气魄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热血沸腾的歌曲奔放着长江黄河的雄伟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丰富多彩的生活构建着神州大地的和谐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啊我深深爱恋的祖国知识链接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  相似文献   

11.
1 探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994年4月25日下午。武汉市后湖乡中胜村第一任老村长盛平洲的住宅楼。  相似文献   

12.
黄宁馨  张洪涛 《阅读》2007,(6):26-27
小时候,我不好好睡觉,妈妈便哄我说:"乖,睡得好,妈妈给你1元钱!"我也不懂1元钱有什么作用,拿到后便给了奶奶。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自己很傻:拿到1元钱,就收好,下次买个东西吃也行呀!毕竟不是5角,也不是1角,而是1元呢!  相似文献   

13.
丰子恺 《阅读》2023,(24):38-39
<正>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什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意义     
林清玄 《阅读》2007,(1):9-9
亲爱的同学们,当新年的钟声欢快地敲响时,小书虫特地为你送上我国台湾散文家林清玄写的一个小故事,希望你喜欢,并从中受到启发。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白马人民俗,1989年我曾到四川平武县,到了平武的白马藏族寨子,看到当地的很多白马人青年已经不穿白马人的服装了,经济发达,文化普及,媒体传播迅速,加之交通便利多了,城乡之间不像以前那样阻隔.这个原来居住在偏僻山庄的少数民族,在服饰、生活方式上受汉族的同化很快.所以我买了个红黑线缠绕的沙嘎帽子,上面插着白鸡毛.家人说你戴又不戴,年年还要拿出去晒.我说这再过若干年就找不上了.就像孙宏开先生所说,我们要组织人抢救民俗文化.一种民俗的形成,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同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方面说,它同地下文物一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在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不应搀进自己后来形成的一些观念.  相似文献   

16.
小霞 《阅读》2012,(Z2):70-70
<正>同学们,你们好!我是神通广大的For,我的本领可大了,不信你们看:本领一:表示"给……,为了……"。如:Here is apencil for you.这是送你的铅笔。本领二:表示去向、目的,意为"向、往"等。如: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在网上和好友忽东忽西地闲聊,好友突然对我说:“你见到玛尼堆,一定要帮我扔一颗石子,许个愿!”于是,玛尼堆这个名词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究竟它代表着怎样的事物,竟然可以让一个千里之外的友人寄情若此?于是,我就开始查找资料。说来好笑的是,原来在拉萨的时候我就已经见过玛尼堆了,但我却不知道。因此,我又多了几分期待,什么时候可以再次仔细的看看它呢?玛尼堆多立于村口、山垭口、驿道上。我查阅了不  相似文献   

18.
认识你自己     
先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取出一面镜子,然后观察镜子里的你本人的面部影像,持续两分钟,然后写一份一百字左右的对镜中的影像的描述短文,这就是你对自己的客观形象的简单评价。不看镜子,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份一百字左右的描述短文,对你自己的自我形象进行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未名 《阅读》2012,(12):15-16
十月长假,厚康随妈妈来到了湖北武汉旅游。今天,他们登上了早已向往的黄鹤楼,凭栏远眺,厚康不由地吟诵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妈妈在一旁听了之后,说道:"真是一首特别好的送别诗。李白与孟浩然情深似海啊!""妈妈,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不知道啊!  相似文献   

20.
恨老师     
娅华 《阅读》2012,(9):13-14
今天你放学进门.我问你在学校开心吗?你说开心,但是语气不像往常那么热烈。接着听见你到厨房跟妈妈说话.不断地讲“I hate!I hate!”我就跟过去问你恨什么,你先不答腔.还是妈妈说话了:“她不喜欢体育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