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德育,即以学校文化的"四大"功能与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以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与内涵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德育架构.  相似文献   

2.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构造的"空间",一种社会精心设计的"文化装置",其必然隐蔽着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控制与影响.因此学校"空间"蕴含着"生活德育"功能.然而,学校"空间"在促成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可能的同时,由于其道德规范的预设性、道德标准的专断性,道德逻辑的功利性.使得"空间"本身也成为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一种限度.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透视学校"空间"中生活德育的可能、机制及限度,进而促进学校"空间"生活德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更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包括性善、向善、为善几个环节,其宗旨就是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能够在后天把"四端"发展成为"四德".现代德育在"性善论"的影响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功能与道德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的背景下,终身运用德育去完善自我的"善端".  相似文献   

4.
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开展德育建设要从文化规律出发,利用文化因子,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为此,应重估"灌输"在德育中的价值,发挥"灌输"对文化的自觉选择和价值定向作用。由于文化视野中的德育具有主体性、民族性、价值定向性、创新性等特质,"灌输"作为德育的手段,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灌输"在本质上与德育是契合的、适应的,在运用中要遵循德育的特性,以人为本,尊重道德主体,注重文化灌输,注重个人示范。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关注学生主体道德生活需要,实现德育模式由"控制封闭型"向"自主开放型"转变。"自主开放型"德育模式的建构,应从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环境、优化德育序列、采用开放性的德育方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真正把德育落到实处",是广大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改革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真正把德育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网上教学的功能,将课堂延伸到网上,打造"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网上平台;依托社会探讨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教学方式;建立和健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的知行综合测评体系,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界定我国普遍认同的"德育"(实践)入手,对"成文的德育目标"(规范)与"不成文的德育目标"(价值观念)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这种德育(实践)与人们构想的"德育"价值观念以及规定的德育目标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前在德育领域内普遍采用的"德育实效性"一词提出质疑。"德育实效性"在蜕变为德育口号后,容易使人们对德育实践产生许多误解。它使人们过分关注德育结果,忽视德育过程,把德育当作工作来做。对所谓"德育实效性"的追求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形式主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蒙蒙 《教育》2022,(19):67-69
在小学牛津教材中,故事板块占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故事集语言知识、语言功能于一体,有助于学生在语境中学、在情境中用、在迁移中思,促成其深度学习;同时故事的"寓意"属性也让它成为学科德育很好的载体.尤其是当时代要求"学科教学"要向"学科育人"转变时,故事教学的功能也越发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长期积淀而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氛围、精神风貌的总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风具有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引导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方向、评判和约束人的行为等德育功能.在相关制度的保障下,充分开发利用红色家风资源,集家庭、学习和社会合力,能促使红色家风和德育系统及其各要素的有效互动,实现红色家风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充分发挥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层面论述了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德育在当前教育话语体系中虽然总是处于"核心"、"首位"等优势地位,但反思既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其进展和成效与所获得的"尊重"和"盛名"却不相符.德育居"首"但不居"重",更不显"效".根本原因在于受到"束缚"的德育未能找到真正属于其自身的"实施方式",难以真正地"实现自身".要改变德育"重"而不"重"的生存状态,必须从"德育应该如何实施"这一根本问题上寻求到切入点."三位一体"就是"德育实施方式"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知行合一"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应当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将德育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邀请家长参加德育实践、教师行为干预等路径,外化于行,实现德育行为的塑造和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大德育"?笔者认为:一是德育内容的系统性.盲目的、随机的德育难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只有有了完整的内容,才能通过多种的形式进行教育.二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德育诉诸于人们的"良心"和"道德信念"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是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德育的方法决不能仅有教育,它还有赖于熏陶、体验、实践等方法,德育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三是德育空间的全面覆盖性.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要求学校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立师德、重体验、讲实效"三方面来确定德育的主体地位,以"越剧、编织、围棋"活动为主题,开辟了"爸爸俱乐部、德育特色班、读书漂流站、德育实践基地"等四条途径,进行"爱家乡"创新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的主要内容,在小学德育活动、年段会、主题班队和学科教学等方面,研究全员德育、全科德育、全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的落实方法,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习惯养成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两翼",从德育方向、德育思路到德育实践,再到主阵地的学科教学活动,寻找"儿童化、活动化、学科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空...  相似文献   

17.
一、德育需要目中有"人" 我们常讲要"德育为先".真要做到"德育为先",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德育.  相似文献   

18.
"主体"认知发展与德育范式转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识相契合,德育在现代社会经历了"物化德育"、 "人本德育"和"生活德育"三种范式的转换.究其实质,德育在追求对人的本质(即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科学认识的前提下不断创造自身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中学德育管理体制是以正确的德育指导思想为基础,遵循德育原则而建立的德育组织系统.全员管理模式是通过多年的实践,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管理模式.本文首先从"全员管理模式"工作目标出发,深入探讨了其操作程序,诸如构建一体化德育网络、建立并完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等.最后总结和反思了"全员管理模式"现阶段的具体实施经验、成效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高校"绿色德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绿色德育"可以满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需要;能将德育有机地融汇、贯通于整个大学的发展体系之中;"绿色德育"是与时俱进的新生事物,是调动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师生互动,构建全面运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模式.它将为彻底改变高校德育的传统模式及浅表性效果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