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龙 《职业圈》2014,(10):34-35
《现代企业文化》:怎样来定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从产生到走红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黄河 《职业圈》2008,(4):51-51
编辑:最近,在同一些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交往中,不少人说:现在大家都说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也出了好多本“体系”、“手册’,也得到不少奖杯。照说,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搞得很好了吧?但我们为什么觉得这些对企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也有人谈到企业文化的“两张皮”问题,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搞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为什么还是逃不开“两张皮”的评语呢?  相似文献   

3.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在现代企业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的企业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尽管“执行力决定成败”这种“非此即彼、以偏概全”的提法有些片面,  相似文献   

4.
张云龙 《职业圈》2014,(4):28-29
踏进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你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做了什么?在第二个十年,又将做什么?按照什么方向做?在本刊策划的关于“圉学遇上管理”的话题,我们将同样的问题抛了出来,采访了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汝祥,请他谈谈“新管理国学”的管理奥义。  相似文献   

5.
张云龙 《职业圈》2014,(31):32-34
近几年来,以心理治疗为主体的中国企业中出现的心理咨询、心理帮扶、心理宣泄开始走红,许多企业陆续建立了心理部门,或开始实施员工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走红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制造了企业“亚健康”?员工心理障碍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6.
罗家锋  党洁 《职业圈》2008,(17):43-4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文章对“什么是能本管理?怎样实施能本管理?”这一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丁雪峰 《职业圈》2010,(16):82-85
企业经营分为两类:经营和管理。企业经营的知识我们要学习什么?是成功的方法、管理的方法还是经营的技巧?一些专家言之必谈沃尔玛、微软的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8.
听潮轩     
《职业圈》2008,(1):7-10
老字号上市,究竟能解什么“围”?中国工业企业已过渡到高利时代;企业年金制度不搞“—刀切”严防新腐败;“王致和”引领老字号企业海外维权第一步;月薪何须“面议”招工明码标“薪”;“达娃之争”:赢了面子,还是输了里子?……  相似文献   

9.
唐翠玲 《职业圈》2012,(33):87-87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创新也同样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的成败在管理,要适应现代化的管理必须创新。传统企业管理理模式曾推动我们企业由小变大。对企业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在世界经济发生危机,竞争日趋惨烈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创新的企业将是什么命运?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基本上是负面的,近些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正面”报道,正在持续增温。是什么原因让全球产生新一轮的“中国热”?在“中国热”的大背景下,中国媒体应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正面”中国的背后看到一份依然存在的“误读”,从而有的放矢地与西方主流社会展开对话。切不可因“忽悠”而“喜闻乐见”。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企业的“失衡”现象?如何解决这些“失衡”现象?企业的失衡现象如果不解决,很可能导致企业执行不力。相反,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则可以大幅提高执行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鸿门 《职业圈》2014,(34):68-69
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商业究竟是残酷冰冷的?还是淳朴温情的?我们看多了商战大片、商战书籍.一谈到“商业”,大多数人想到的字眼,未免就会是“凶狠残酷”“尔虞我诈”“心狠手辣”“精明算计”等等。商业追逐的根本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姜岚昕 《职业圈》2011,(28):86-86
什么是企业的“失衡”现象?如何解决这些“失衡”现象?企业的失衡现象如果不解决,很可能导致企业执行不力。相反,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则可以大幅提高执行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领导的表率是夯实“软资产”发展根基 领导者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领导班子的言行举止对广大职工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领导班子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企业管理的落脚点。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执行力和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员工则是构成班组的细胞个体.是班组建设成败的决定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内职场中,有近9成员工患有“拖延症”。所以,由员工构成的班组也同样“患”有“拖延症”。当然,我们这里拖延是指会引起员工思想消极的种种因素而不是恶意的拖延。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弄清拖延的危害和它产生的原因,更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拖延、消除拖延,使企业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凝心聚力。企业才能搏击风浪,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员工产生拖延思想和行为呢?如何治疗“拖延症”呢?  相似文献   

16.
王吉万 《职业圈》2013,(31):17-17
“作为人.何为正确?”——这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坚守企业经营的信条之一。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企业,何为操守?何为正确?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究竞丢失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是企业“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融汇在企业的观念和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打造职业化团队。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了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强企。以文化融合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我认为应重点坚持“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内容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用制度文化来约束人。用精神文化来凝聚人,用物质文化来塑造人,推进文化“落地”。  相似文献   

18.
谭华 《文化学刊》2009,(4):152-155
“道”是什么?对于此问题,许多人存在着形而下的误读。有人将其解释为科学意义上的“本质”、“规律”。“道”到底是什么呢?本体论意义上的“道”,非本原,非本质,非规律,非终极所在。它超越了一切经验,它是以“反”而生的“无”。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相似文献   

19.
李玉球 《职业圈》2007,(4S):214-215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笔者认为不论什么时代,人才永远是最贵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更有价值呢?应该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发展的根本,更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方向。现在以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为主的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远见 《职业圈》2013,(1):47-48
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悠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战略原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后来“战略”已逐渐演变成泛指一定历史时期,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既然战略是关乎组织成败的关键所在,那从制定到实施战略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认真对待,做到一丝不苟。很多组织战略都会存在一种问题,制定了完美的计划,也在认真的贯彻,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原因是什么?战略管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