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卫视打造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五季以来,在呈现效果上始终保持着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的态势,节目也成为国内媒体平台“本土化”改造国外优质IP节目的成功范例。本文将以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理论基点,旨在从“5W”模式中的5个维度分析传播视角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并以《爸爸去哪儿》系列为作品范例,解析“5W”模式在真人秀节目中的传播应用。  相似文献   

2.
湖南卫视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为中国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思考。以下重点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电视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角度分析了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并且,进一步分析了《爸爸去哪儿》对中国电视节目新的发展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解娟 《新闻世界》2014,(10):63-64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发展方兴未艾。《爸爸去哪儿》作为国内首推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自开播来收视率遥遥领先,其关注度和讨论度都很高。本文将立足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形态和特征,分析2014年播出的《爸爸去哪儿2》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付春晖 《东南传播》2014,(4):102-104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户外类亲子真人秀节目,自2013年10月11日开播,瞬间成为四季度毫无争议的收视"黑马"。在真人秀节目泛娱乐化的时代,《爸爸去哪儿》凭借其返璞归真的内容聚合在众多嘈杂,喧嚣的选秀节目中成功突围。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叙事思维在《爸爸去哪儿》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从节目走红的背后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并针对节目第一季的不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节目今后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高慧 《新闻世界》2014,(9):45-46
2013年10月,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开播,创下了电视节目的收视新高,亲子真人秀以其崭新的节目形态和叙事风格走进观众的视野,令人眼前一亮。本文在剖析《爸爸去哪儿》成功之道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现状,并就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江陆 《今传媒》2014,(7):95-96
《爸爸去哪儿》是2013年湖南卫视引自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爱护子女的父亲们与试图聆听子女们心事,同时传达给子女们无限父爱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自播出以来,节目就好评如潮,收视率居高不下,成为2013年度综艺节目收视率第一的娱乐节目。本文通过对《爸爸去哪儿》节目字幕组的走红原因解析,希望从传播学角度提出关于该节目创作经验的有益见解。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火爆荧屏的娱乐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引进。2013年,引进韩国的大型户外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视高潮,2014年4月末,以韩国《超人回来了》为模式原型的同类节目《爸爸回来了》一经开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爸爸去哪儿》的模式讨论已有相关理论成果,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两档同类型节目的不同模式,以期为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李翔 《新闻实践》2013,(12):63-64
核心阅读: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追捧,这既源于节目本身在形态与内容上的创新,同时也得益于节目在社交媒体上多渠道多形式的成功营销。本文以日本知名4A广告公司电通提出的AISAS模型为分析框架,以《爸爸去哪儿》为研究个案,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社交营销之道。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我是歌手》节目模式并一举获得成功,此后又买下《爸爸去哪儿》版权,并于2013年10月推出了中国版本的同名节目。  相似文献   

9.
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渐冷却,亲子真人秀成了当下荧屏上的新宠。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陕西卫视的《好爸爸坏爸爸》,无一不是打着亲子真人秀的招牌。其中,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是最大的热门,不仅有第一季的完美胜出,并且收视数据显示,6月20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开播当晚,节目就以2.43%的收视率蹿上全国同时段综艺节目收视榜的冠军宝座。  相似文献   

10.
自从《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我国各大电视台开始纷纷从国外引进各种真人秀节目,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大众的关注程度不一。本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索我国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为本土真人秀节目的良性发展运作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郭媛 《新闻通讯》2014,(1):13-15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国内首推的明星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自开播以来就获得高收视率,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的内容是节目的立足根本,国外移植电视节目的同时离不开本土化创新,多种营销方式结合保障节目的传播效果,三者成为《爸爸去哪儿》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王颖 《东南传播》2014,(9):95-96
2013年10月,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登录湖南卫视,开播以来不但屡创收视佳绩并频登话题宝座,节目所引发的其他效应也不断叠加。"文化、娱乐、真实、表演、教育"成为围绕本节目关键词。本文将从节目策划、参与嘉宾、后期剪辑和观众四重视角审视本节目的叙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适当比较韩国原版节目的优劣,并借用媒介批评的理论范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文化商品的消费比例越来越高,真人秀作为一种影像文化,已经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变得越来越低俗化。但2013年,《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引进,改变了国内沉闷的真人秀节目市场。笔者以《爸爸去哪儿》为研究个案,探讨其叙事主体、叙事动力的设置,为其他真人秀节目提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收视狂潮,首播当天力压其他同时段综艺节目获收视第一。随着节目的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同时也获得观众极高评价和追捧。作为国内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毋庸置疑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档节目的成功要素并简要探析如何打造成功的亲子类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5.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是湖南卫视在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由谢涤葵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6期;《爸爸回来了》是浙江卫视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亲子节目《超人回来了》,由岑俊义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4期。本文从节目自身与营销传播两个方面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节目自身节目表现形式方面,《爸爸去哪儿》  相似文献   

16.
邢星 《今传媒》2016,(8):101-102
当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多注重经济价值,而忽略其文化价值,出现泛娱乐化的态势,而2013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则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文化价值创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植入节目中,在播出后不仅获得了高收视,还得到了业界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以《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的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而反思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期对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尼尔·波兹曼的著作《童年的消逝》出发,联系《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走红所引发的"萌文化"的浪潮,将"萌文化"看成是一次童年的回归,并从真人秀节目中提炼出"萌文化"的传播趋势及在媒介传播中的表现与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各大卫视不同种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激烈竞争之时,湖南卫视隆重推出《爸爸去哪儿》这一全新亲子互动类真人秀节目,能够在第一季播出时,就稳居各大真人秀节目收视率排行榜第一位的宝座,实属不易。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深入探讨《爸爸去哪儿》节目迅速蹿红的内在原因,通过对节目的研究,总结节目对受众不同层面需求的满足,并从中指出我国本土真人秀节目务必坚持原创性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中国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一开播,以1.1的节目收视率,夺得同一时段的收视冠军。而后,该节目又以势不可挡的姿势不断攀登收视高峰,在一期的节目中,创造了5.30的收视成绩。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吸引了很多电视观众和电视从业者的目光,从它的策划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其创新性,试图找出其节目收视成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美驿  李翔 《今传媒》2014,(8):106-107
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两档真人秀节目在短短数月中迅速走红;此外分别引进荷兰与德国明星跳水节目模式的《中国星跳跃》与《星跳水立方》同样也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节目效果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明星真人秀节目成为当前热议的节目类型却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明星真人秀愈演愈烈,《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爱在囧途》等明星真人秀相继涌现,夺人眼球。本文梳理了中国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经历的发展脉络,探究了国内电视明星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