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贴近才生动     
地市党报具有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先天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新闻报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走转改"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生动鲜活、饱含泥土芬芳的新闻作品登上报纸版面和电视荧屏,为读者喜闻乐见,令观众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郑德胜 《东南传播》2013,(6):115-116
本文将龙岩电视台2012年有关长汀"走转改"的新闻报道与传统的"正面报道"分析比对,发现新闻的主角发生了变化,非典型的"小人物"成为"走转改"新闻报道的主人公。这是报道选题上的创新,报道方式上的突破,报道文风上的提升。在"走转改"中的新闻报道注重百姓视角,突出民生情怀,凸显"三贴近",受到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3.
李清法 《青年记者》2012,(23):17-18
根据中宣部的部署以及山东省委、济宁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去年下半年以来,济宁日报迅速启动了"走转改"活动.几个月来,许许多多投身"走转改"活动的记者编辑,以百姓的视角、细腻的笔触、鲜活的镜头,向广大读者奉献了丰盛的精神食粮;既有农家乐,又有蟹儿肥;既有滩区金秋美,又有沐浴在爱中的弱势群体;既有对新农村的赞美,又有对民生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走转改"是广播电视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大众媒体"走转改"的先驱,央视采用原生态反映、纪实化风格、平民化视角等方式,深入现场对事件和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受到观众肯定。新闻"走转改"时代,要求记者在体验式采访中,描摹出人物内心情感,挖崛人物背后的故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报道风格,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5.
郑勇 《新闻传播》2012,(9):182-183
"走转改"活动在全国铺开之后,身处基层的县级台如何深入开展这项活动,推动"走转改"常态化就成为关键。身处基层更要心在基层,压缩会议新闻、开辟小专题,将更多的新闻视角和报道空间留给基层农民群众的关注点和身边事,是本文力图说明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郑勇 《东南传播》2012,(10):146-147
走转改活动在全国铺开之后,"身处基层"的县级台如何深入开展这项活动,推动走转改常态化成为关键。身处基层更要心在基层,压缩会议新闻,开辟小专题,将更多的新闻视角和报道空间留给基层农民群众的"关注点"和"身边事",是本文力图说明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北京晚报》努力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相机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主要做法:1.第一时间发动,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北京晚报》第一时间传达动员,将此活动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编辑记者.同时,成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领导小组,总编辑担任组长,成员由副总编辑和各主要新闻部室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制订了《北京晚报》"走转改"报道工作方案,把"走转改"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细化到每个个人.不仅一线采访部门的编辑记者要"走转改",二线副刊周刊的编辑记者都要有自己的"走转改"联系点和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8.
4月11日至12日,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化"走转改"活动研讨会,对"走转改"活动开展8个多月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会议同时呼吁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民生新闻遍地开花,各大媒体上都能寻觅到其身影。它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置身于百姓立场,对热门社会事件进行评论,充分体现出对百姓和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发展使地方新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民生新闻也努力寻求与时俱进的新路,以契合时代需要。而"走转改"活动的实施无疑为民生新闻指明了方向,成为其发展、改进的根本所在。本文立足于当下的"走转改"活动,分别阐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深刻要义,以阐述"走转改"对民生新闻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成嘉廷 《新闻窗》2012,(5):23-24
“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战线的同行们积极响应,切身实践,深受教育。作为一名省级党报的驻地记者,笔者长期身在基层一线,经常赴县下乡、进村入户,直接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打交道。“走转改”活动以来,笔者更加主动地深入基层一线,还参加了报社组织的“走转改”小分队,对基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走转改”也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会前报道注重结合"走转改"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以及其社属报刊早在2011年8月就启动活动,并开设专栏"走转改".6月上旬,为迎接十八大召开,人民日报社"身边故事看十年"栏目以直接刊发群众稿件开栏.比如10月9日国家电网天津宝坻公司运维检修工王术明撰写的《村里也能用空调了》,从微观视角,说明智能电网改造给村子带来用电稳、电费收缴更加便利的变化,以此体现基层新变化、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樊卓婧 《新闻世界》2013,(7):113-11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贴近与还原视角下进行“走转改”报道的必要性,从“走转改”报道的内涵入手,着重探讨了“非典型”小人物报道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11年,随着中宣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将时政新闻办出特点,跳出以往模式的制约,真正成为普通百姓喜爱的栏目就是落实"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目前时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从深入基层、提高自我素质、改变报道模式、转换报道视角、提高新闻解读质量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改革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走转改”,走是基础,是新闻的本义。要在“走转改”中寻找创作灵感,以受众视角,聚焦民生,提升新闻品质。  相似文献   

15.
"走转改"活动已在新闻界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于文字编辑而言,他们不可能像一线记者一样,经常性深入到基层。但是,作为整个新闻流程中重要的一环,文字编辑的"走转改"也一样重要。文字编辑如何"走转改",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文字编辑"走转改"的两个重要方面,即首先热爱本职工作,第二是要经常性"接地气"。  相似文献   

16.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鄂州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实践中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把"走转改"当作广播电视的常态,实施常态化"走转改"。树立常态化观念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什么样的观念就决定什么样的行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是一阵子,也不是"运动式",而是广播电视宣传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指针。中央提出"走转改",正是抓住了新闻宣传这一带方向性原则性的方针。鄂州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实践中把"走转改"区别于一般的政治学习和活动,突破过去那种运动式、活动式的学习方法,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在实践中体现出了与民生新闻的天然亲和力。作者以《甘肃日报》"走转改"活动为例,深入分析了"走转改"活动与民生新闻的内在关系,是实践者较具学理色彩的一篇文章。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中央从全局高度出发,引领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实践中,"走转改"体现出了与民生新闻的天然亲和力。各媒体开办的"走转改"专栏基本就是民生新闻的专栏,专栏报道就是典型的民生新闻报道。《甘肃日报》500余篇"来  相似文献   

18.
翻开近期《经济日报》,"走转改"报道无疑是版面亮点."走转改"活动正在促进日常报道的变化."走转改"正在渗透到日常报道中,成为大家自觉遵循的采写原则.如专版是《经济日报》版面构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稿件偏长、材料味浓、时效性差是多年来我们在努力克服的"顽疾".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不少版面编辑主动深入基层,自觉采写调研式报道,版面清新起来,内容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走转改"活动在多元传播格局下还应继续坚持吗?本研究结合媒体发展实际,探讨了无论时代变迁,新闻工作者都应将"走转改"活动作为生命之源。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中保持常态化,才能使创造的作品更有温度和深度,这为"走转改"活动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自觉把‘走转改’常态化""在‘走转改’中开发记者的发现力""在‘走转改’中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三个角度,阐述了坚持"走转改"与提升新闻宣传吸引力和舆论引导力、提高记者业务能力的必然联系和现实意义。坚持"走转改"才能树立新闻队伍的新形象,展示新闻报道的新风貌,走出新闻工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