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黄菲 《视听》2016,(1):88-89
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是最早出现主持人这一概念的国家,大概在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的1981年,我国才开始在电视节目中设置主持人,在同一年"节目主持人"一词被赵忠祥在节目中运用出现,可以说在中国播音主持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业也在飞速发展之中,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争相竞艳,尤其以综艺节目的发展速度之快最为突出,收视率之高不容小觑,对观众的影响力巨大。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不光要有才华,  相似文献   

2.
电视台的主持人,靠一张嘴吃饭,能说会道是起码的,但在话筒前面还要看谁的表达更有个性.有人说,主持人"会说",节目只是温吞水,主持人"敢说",节目才会有关注,才会有收视率.业内人士则直言不讳:你说得过火,你的节目才会够火!  相似文献   

3.
电视台的主持人,靠一张嘴吃饭,能说会道是起码的,但是,在话筒前面的,都是能说会道的,所以还要看谁的表达更有个性.有人说,主持人"会说",节目只是温吞水;主持人"敢说",节目才会有关注,才会有收视率.业内人士则直言不讳:你说得过火,你的节目才够火!  相似文献   

4.
投身广播界,不管是当编辑、记者,还是作节目主持人,整天都是和节目打交道。可是整天作节目,也不一定做得好。有人大红大紫,有人无声无息;今天作这个节目红了,明天作那个节目可能就砸了。这种现象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还不太明白作节目的道理、规矩。这个道理、规矩就是怎么把节目作成节目,说文一点,就是广播节目的节目化。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广播节目以主持人直播的形式出现,还是在1986年,珠江经济台首开先河。这之后,中国广播界掀起了一阵"经济台旋风"。1991年,沈城的上空也出现了直播的声音,这一新颖的广播形式,立即吸引了听众。一时间,主持人炙手可热,参与节目的听众趋之若鹜。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也不再是高高在上,主持人别于"播音员"的声音更加平实,说话方式更加轻松自然,更易让人接受而有亲切感。另外,广播节目的内容也随之有了很大变化。与听众的互动节目增加了,比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简单的说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位置的确定,主持人在英文的释法是HOST、HOST,有主人的意思,对于一档节目来说节目的主人是谁?是制片人?还是主持人?一档节目离不开制片人的协调、离不开编辑的深化,当然也离不开后期制作等多环节的配合,所以这个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代表者,主持人与节目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节目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石峰 《中国广播》2006,(7):53-55
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技术的创新,媒体的竞争,促使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兴起,各色节目主持人的大量出现。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各地,节目主持人的能力和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异,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还是少之又少,如果不迅速提高广大主持人的水平,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研究优秀主持人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遵循节目主持规律,刻苦钻研,扬长避短,在各自节目中充分展示个性,是其共同特点,他们都有着受众喜欢的风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灵魂,许多名牌节目,总和它的主持人的名字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国外的电视界把主持人看成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人物。美国是主持人的发源地,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首次出现完整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由于国情、文化观念的不同,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无论从年龄结构、文化底蕴、影响力,还是驾驭节目的能力等方面都和我国的主持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杨依人 《东南传播》2012,(9):180-182
《鲁豫有约》和《奥普拉脱口秀》分别是21世纪初中国和美国访谈节目中的杰出代表,因为两个节目有很多共同点,鲁豫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奥普拉"。虽然这两个著名节目的相似点很多,但是不同点更是明显,本文从节目话题、结构、谈话场景设置、主持人等方面研究这两个同类型节目的不同之处,并从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分析导致其有各方面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通过"听"和"说"的形式进行直接交流。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利?金曾经说过:"谈话的首要规则就是听,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你必须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听者",可是长期以来很多主持人忽视了  相似文献   

11.
经过1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大成果。但是,作为广播电视改革的突破口的新闻改革,在主持人的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还是“姗姗来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这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很不相适应。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呼唤着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的发展呼唤着电视新闻界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大力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遵循电视新闻媒介自身特点的需要。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人格化、口语化的大众传播。电视人格化传播强调的是具体活生生的个人而不  相似文献   

12.
面对目前出现的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专家和观众在对其中一些较为成功的节目表示认可的同时,也对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用语状况提出了批评,有人甚至认为它大有到了"真理跨越一步就变成谬误"的地步。评论认为,有些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嘻嘻哈哈,大篇闲扯,啰里啰嗦;有的无病呻吟,内容空泛,言不达义;  相似文献   

13.
不仅"能说"还要"会听" 1.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指群体成员适应角色要求,接受群体行为规范,符合群体发展需要的过程.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指主持人在相关谈话节目中为适应节目的需要而找准自己在节目中所处位置的过程,是"扮演"朋友的角色和嘉宾探讨交流,还是"扮演"学者、导师的角色给观众讲述、分析问题的关键.主持人言语的表达与体势语,都能体现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节目主持人能不能虚设有人认为,节目主持人不能虚设,否则这类节目即使是采用主持人形式播出,也不能称为主持人节目。我认为,主持人节目如同新闻、通讯一样,是一种体现广括特点的文体。因此,判断是否是主持人节目,应以是否采用主持人形式播出、有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在50年代初期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中国的出现,则是在80年代初,比美国晚30年。 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仅仅10年的时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随着电视屏幕已进入千家万户,沈力、宋世雄、鞠萍、赵忠祥、程鹤麟、高丽萍等一批节目主持人已形成群星闪烁之势。随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实践而来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理论,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理论的海洋中艰难遨游。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在50年代初期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中国的出现,则是在80年代初,比美国晚30年。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仅仅10年的时间,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随着电视屏幕已进入千家万户,沈力、宋世雄、鞠萍、赵忠祥、程鹤麟、高丽萍等一批节目主持人已形成群星闪烁之势。随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实践而来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理论,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理论的海洋中艰难遨游。  相似文献   

17.
经过1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大成果。但是,作为广播电视改革的突破口的新闻改革,在主持人的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还是“姗姗来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这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很不相适应。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呼唤着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的发展呼唤着电视新闻界不拘一格降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华莱士曾说到,某些主持人一出场,“就在控制着观众的注意力”。①综观当下活跃在中国电视屏幕上的诸多节目主持人,也有一些貌不惊人却具有强大的“气场”的主持人,能紧紧抓住观众。相比之下,一些节目主持人对自身价值的失落感到焦虑和茫然。这种现象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是主持人的“气场”,“气场”又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2000年起,谈话节目抢滩中国电视黄金档,有人说中国的电视媒介由此进入“众声喧哗”的时代.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新兴节目形式,满足了老百姓倾诉的欲望,甚至嘉宾和观众成为节目的主角,观众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尊重,同时也对主持人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挑战.谈话节目不是主持人的“一言堂”,主持人要改变惯常的主角定位,转而成为各种言论的黏合者,“他们拒绝追随一种声音而是询问每一次思考、每一种思维走过怎样的思路,与什么样的现实及言说欲望有关,并且证明自己是发现这方面的内行”.①尽管节目形式多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主持人依然是电视谈话节目的核心,其能力素养直接影响节目进程和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你得有个家     
要问谁是中国现在最出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恐怕十有八九的人会说:《实话实说》的崔永元。九九兔年春节晚会上,崔永元这个才被人们知道一年多,又颇像绕口令般不太好念的名字,却和中国大牌小品明星赵本山、宋丹丹一样响亮。这三位联袂演出的节目是春节晚会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崔永元也因此成为全国观众心目中的明星。有人会说,有《实话实说》,才有崔永元,这话不假,但如果少了崔永元,《实话实说》又会是什么样呢?在《实话实说》开办初期,曾有几位主持人轮流上阵,他们也都身手不凡,可观众和导演看来,还是崔永元更合适,换了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