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0年11月23日,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各省区市视频会议,动员部署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传播。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虚假新闻仍然屡禁不绝,时有反弹,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应强烈。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分析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共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切实肩负起媒体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中国广播联盟新闻协作年会2011年4月11至13日在广西崇左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杜绝虚假新闻,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会人员讨论通过了《关于杜绝虚假新闻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倡议书》,并就新媒体形势下中国广播联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研讨和谋划。  相似文献   

3.
新旧年交替之际,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题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4.
《新闻世界》2011,(3):7-7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决定,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定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并指定《三项学习教育通讯》、《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记者》及各地主要新闻期刊组织相关讨论并刊登系列文章。欣慰之余,更感到责任重大,鞭策我们一如既往地评选2010年度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6.
虚假报道的产生原因复杂,固然有部分媒体人新闻理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原因,但法律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所以——去年11月15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定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目  相似文献   

7.
自新闻诞生之日起,新闻史上就没断了虚假新闻的踪影.(本文中的虚假新闻包含两个概念: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和部分失实的“失实报道”.)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闻出版总署就不断发出文件,明令各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正式对虚假、失实报道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虚假报道已成社会公害。杜绝虚假报道必须强化职业操守,把维护新闻真实作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底线;必须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新闻把关和责任追究制度;危机应对机制要纳入媒体制度建设常态运行;引入特邀监察员推动媒体健康传播。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则是吞噬媒体公信力的毒瘤。"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新协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精神,大庆人民广播电台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和节目监管上狠下功夫,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1.
袁海涛 《新闻窗》2011,(4):53-53
杜绝虚假新闻已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要杜绝虚假新闻,首先必须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新闻知识的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自身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地市党报媒体的编辑,如何使国内国际新闻避免甚至杜绝虚假新闻?笔者认为除了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法律意识等之外,稿件来源一定要正规、编辑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要从细节上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13.
“杜绝虚假报道”活动开展以来,各新闻媒体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毫无疑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评论来说。看起来与采访不沾边,不是虚假报道的源头,但是,不靠谱的评论同样是虚假报道的表现形式,其危害不可小视。所以,在杜绝虚假新闻、维护媒体公信力方面,新闻评论同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近日,重庆市召开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决定对编造、刊播、炒作虚假新闻的,坚决严肃查处。恶意制造假新闻者,将终身不得从事新闻职业。  相似文献   

15.
虚假新闻,是社会的公害,也使媒体公信力遭到极大伤害,尤如过街老鼠必须人人喊打。对此,全国新闻单位于2010年11月起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从历史的情况看,我们与虚假新闻的斗争是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冒头就打,也要随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为维护新闻真实性,坚决治理虚假报道,一场以"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展开.这是新闻战线加强自律、不断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97年,有关部门就在全国媒体中开展了“禁止有偿新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活动。2003年至今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及2010年下半年以来广泛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杜绝虚假新闻,制度建设是客观保障,建立了相关制度,就等于建立了防范虚假新闻的防火墙和过滤网。而甄别真假新闻的流程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职业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在内,则直接影响甄别的效果。提高记者和编辑的职业素养,则是杜绝虚假新闻的主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这次长达半年的专项活动,是一个维护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报道的具体行动,也是一次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集中学习。  相似文献   

20.
假新闻对社会的污染有目共睹,对新闻界的危害不可低估。借“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东风,各地新闻界形成新一轮打假风暴,营造新闻舆论“风清、气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新闻打假,不让虚假新闻溜进报纸版面呢?我们以为要把好如下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