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发生变革,传播生态环境得到重塑,传统品牌传播方式受到巨大冲击.网易文创作为全新的内容品牌,在新科技、新理念的加持下,收获极佳口碑、流量与粘性群体.本文以移动互联时代为背景,将网易文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品牌传播的成功因素,把握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传播特性,重新思考我国品牌...  相似文献   

2.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入口,为唱衰之声迭起的纸媒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本文从纸媒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力等方面,描述其在微信平台的具体表现,分析纸媒公众号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微信平台对传统媒体转型的现实意义。对纸媒来说,在布局移动互联时代的进程中,微信不是唯一的平台,但是如何运用微信平台为顺利转型添加助力,是一项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作为主要媒体存在形式的自媒体更是从微博转战微信平台。本文通过研究在移动互联媒体时代下自媒体的发展,主要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来阐述其传播内容、模式、效果,并将其置于经典的"5W"模式之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微信的普及不仅带来了社交方式的变革,也为社会舆论的表达开辟了新的空间。目前,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介逐渐成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的发源地,网络舆论的勃发和反转都集中于此。但是社交媒介中谣言和情绪化信息泛滥,政府部门与主流媒体的失声和滞后造成了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本文就"山东疫苗事件"的微信传播为例,分析移动互联时代舆情的流变及其特征,探讨政府、权威部门和媒体在面对舆情危机时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前卫 《今传媒》2014,(12):16-17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与微博成为最常用的两大社交应用和信息获取平台,但在微信和微博中谣言传播泛滥,污染传播生态,影响正常信息获取与社会交往。本文从平台属性、用户关系、信息内容、平台开放度、信息甄别机制五个方面,比较了微信与微博的信息传播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谣言的内容、谣言传播效果、辟谣机制三个方面比较微信和微博中的谣言传播。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互联时代,根植于社交功能的微信成为最方便快捷的媒介,得到党政机关和其它职能部门的重视。我国政务微信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内涵建设初见成效,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差异大。政务微信在社会信息传播、服务、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索政务微信传播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私有平台成为了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领地,如何做好私有平台的品牌传播成了众多企业扼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首次提出私有平台bavins理论,以便企业对自身平台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传媒大学5月17日举办中国传媒与品牌官沙龙,第一期邀请宝洁公司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副总裁许有杰、爱国者集团总裁冯军做"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外企业品牌传播PK"主题分享。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书记薛永斌、MBA学院副院长郑苏晖、多位来自中外知名企业的品牌官、中国传媒与品牌官联席会创始人、中华经济发展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叶飞先生以及MBA学子近两百人参加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公众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受众不断增多,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避免地发生分流,所以广播要想发展,必须融合新媒体更加快捷、交互性更强、传播面更广等优势。本文试图以少儿广播节目与微信公众号相结合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少儿广播节目如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工具的应用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0.
陈迪 《东南传播》2016,(8):136-137
微信在移动互联时代以高覆盖率渗透入人们的生活,微信广告随之迅速发展,成为广告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平台。议程设置理论于微信广告中运用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互动传播和口碑传播四个方面,其中互动性的提高和传播权的变革是其区别于传统理论的主要之处。微信中的广告议程更侧重微观效果,能深入到态度和行动层面。强互动性影响了广告议程设置中传受双方的主导地位,继而导致传播设置权的竞争与流转。  相似文献   

11.
随着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或者APP等移动平台自身传播特性,充分显现了内容营销传播的优势,当前企业微信公众订阅号开启了移动内容营销传播的新起点。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微信公众订阅号的个案内容和后台数据,归纳总结移动内容营销传播以下内在特征:话题类型整合直接传播与互动娱乐促销;推送标题吸引受众关注,提升品牌影响力;文本内容提升转发量并增强品牌渗透力;图文阅读中带图首条优势明显,深化品牌内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肖盼章 《出版广角》2016,(10):70-72
微信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其数以千万计的公众号形成了强大的社交网。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各大纸媒纷纷推出微信公众号,以增强用户黏性,传播品牌价值,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纸媒如何创建与运营微信公众号,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出版业内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报道提出了新要求,电视新闻报道必须找到移动互联传播的新密码,才能在当下的传播新环境中得以进一步发展。嘉兴电视台于2014年6月推出4G"手机快直播",创新性地将智能手机拍摄、4G网络传输与电视新闻直播结合起来,为电视新闻报道在移动互联时代更好地实现"实时共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黄馨茹 《新闻世界》2014,(2):122-123
移动互联时代,编辑职能亟需转变和加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媒体运营案例,对移动互联时代的编辑职能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传统媒体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必由之路,与新媒体的充分融合更是当务之急。如何巩固传播公信力优势并释放品牌张力呢?为让传统媒体的传播力量在移动互联时代仍然能够焕发勃勃生机,保有较强的传媒竞争力,本文提出"以构建龙江网络问政平台为契机,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发展策略,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一系列设计。  相似文献   

16.
林娅楠 《出版广角》2016,(16):58-60
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了微传播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品牌形象的传播模式。微信公众号作为品牌形象传播的新载体,为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在微环境下的形象宣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对一个企业而言,在微传播无孔不入的今天,如何借助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多元化、广泛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做好相应的传播,对品牌的形象塑造及忠实用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应用,早已从一款基于手机的即时通讯应用转变成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营销传播的新平台,即逐渐从单一的人际传播媒介演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布局O2O闭环的重要手段。微信支付创新地融合社交性与实用性而成为打造这一闭环的微信核心功能。"滴滴红包"依托微信分享平台和微支付进行营销传播,通过用户"抢"的参与行为,获得持续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从微信"滴滴红包"营销传播特点,探析移动互联网中用户分享行为的实质以及区别传统网络用户分享的内在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故宫H5"在移动媒体上的爆红,博物馆的传统传播模式已经被颠覆,不少省市开始着手于移动互联时代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对近三年相关文献的归纳分析和观点提炼,从传播学的角度指出了博物馆传播模式的创新不仅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更要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在"人性化传播机制"和"博物馆数字化传播"的基础之上,建立"博物馆智慧化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大学5月17日举办中国传媒与品牌官沙龙,第一期邀请宝洁公司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副总裁许有杰、爱国者集团总裁冯军做“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外企业品牌传播PK”主题分享。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书记薛永斌、MBA学院副院长郑苏晖、多位来自中外知名企业的品牌官、中国传媒与品牌官联席会创始人、中华经济发展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叶飞先生以及MBA学子近两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戎霞 《青年记者》2016,(14):110-111
网络小说按照媒介发布平台主要分为网站小说和微媒体小说,微媒体小说又具体分为微小说和微信小说.网站小说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产生的早期产业形态;微媒体小说则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出现的新产物.网站小说和微媒体小说在移动互联时代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产业经营模式既要以文化产业共性为基础、又要以各类小说产业个性为导向,从而打造出能充分体现移动互联时代特色的网络文艺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