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年初,由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团队制作的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在电视观众对于表演类真人秀节目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最强大脑》以"让科学流行起来"作为口号,将科学作为主打方向,成功的把江苏卫视打造为科学智力类节目的一个品牌。本文将以该节目为例探究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各大卫视、地方电视台,在打造民生类电视节目时,相继推出了以"帮忙"为宗旨的民生类专题节目。本文着重论述了市级电视台如想办好"帮忙"类栏目,必须与移动媒体相融合,才能确保节目无论是在传播内容,还是在传播效果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牛犇 《新闻世界》2020,(4):66-68
新媒体时代,电视帮忙类节目遇到电视受众减少、受众寻求电视帮忙的意愿降低和节目角色设定不清晰等问题。通过对安徽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节目的考察,本文认为帮忙类节目应该坚持立足民生、服务大众思想不动摇;明确节目定位,形成品牌特色;打造精品内容,强化电视媒体的专业性;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拓宽帮助渠道。只有不断创新变革,此类节目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于丽臣 《视听》2016,(11):9-10
《中国新歌声》依靠自主版权模式的创新,在版权纠纷中强势逆袭。研究《中国新歌声》版权模式创新的理念与方法,对于摆脱海外版权模式限制,推动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打造自主版权模式是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中国新歌声》"借鉴式创新"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不必过分迷信节目模式,更要重视节目内容和制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晓光 《新闻界》2012,(7):24-27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节目内容故事化"渐渐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形式。地方台打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故事类新闻节目,这其中,影响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节目,就是辽宁卫视打造的《王刚讲故事》。本文以《王刚讲故事》为例,分析新闻故事类节目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6.
在现今激烈的媒体竞争下,品牌化的发展路线已成为大势所趋,塑造有影响力的电视品牌是各个电视台持续发展的首选,品牌营销战略成为我国传媒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电视节目编排的视角,从电视节目编排的概念、功能出发,阐释了电视节目编排在塑造电视品牌中的作用,剖析了如何利用受众行为创新节目编排、打造电视品牌,探讨了如何依托于品牌管理、推广电视品牌,进而完善电视品牌。本文选取了"湖南卫视"等电视台的典型案例为个案,希望从电视节目编排的视角为电视品牌的塑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贾毅 《新闻爱好者》2011,(7):109-110
我国方言节目现状近年来方言电视节目在很多区域做得很是红火,像成都地区的《天府食坊》、《胖姐帮忙》,重庆的《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山东的《拉呱》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创新是提升电视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深圳卫视创新推出的特色节目《超级发布会》,用电视艺术的手法消除传统"品牌营销发布"的痕迹,以品牌体验官对产品功能的体验为主线,辅以品牌背后的动人故事,使节目故事情节生动、妙趣横生,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获得不俗的反响。同时,《超级发布会》更是一个与互联网和商业接轨的创新模式,该节目在链接观众与消费者的基础上,创造了与企业互利共赢的盈利模式,为今后创新型电视节目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祁卫 《视听纵横》2007,(1):74-75
培育品牌节目,是当今电视打造精品节目的趋势,也是浙江广电集团今后一段时期内媒体发展战略的重点。尤其对于一些老的电视品牌栏目,如何通过节目的创新和重新定位,进一步充实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精品节目,是许多电视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十月阳光——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大型活动,为我们进行电视节目品牌创新提供了一个良机,使我们获益良多。本次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说明了节目的品牌创新不仅大有可为,也是电视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好声音》的整合营销为例,论述了节目的品牌营销必须以观众为中心,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在分析观众的心理与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节目的定位与包装,树立节目的风格与整体形象,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节目的广告营销要寻求企业与电视节目之间的品牌共赢,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节目的信息传播要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节目信息的主动传播者。电视娱乐节目还需要多种营销媒介的整合运用。电视媒体必须将网络营销、活动营销、话题营销等多种传播媒介综合运用,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合力,并注重节目的品牌延伸,实现立体式营销,从而传递一致的节目信息,打造节目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群众性,称得上是塑造媒体形象的“法宝”。从2009年开始,新泰电视台着力打造新闻评论节目《周末聚焦》。节目话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不仅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还搭建了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成功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成为当地的品牌电视节目。结合近几年在《周末聚焦》节目的探索与实践经验,笔者就地方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评论节目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从偷偷模仿到低调引进,再到轰轰烈烈购买节目模式版权,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引进,给我国电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观察和思考。一、必要性1.突破了创优瓶颈,转变了制播理念。从1998年央视《城市之间》和《幸运52》的开播,开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先河,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到近几年比较火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节目,实现了"以内容为核心"到"内容与模式融合"的转变,以及我国电视制作与传播理念的重构、主流价值与传播效果的完美结合。中国版《爸爸去哪儿》在韩国原版基础上结合中国观众的特点与习惯对节目进行调改。从2013年10月12日公布的数据来看,《爸  相似文献   

13.
真人秀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电视节目类型之一。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出现并逐渐升温,这一现象与电视节目追求创新赢得竞争优势以及社会就业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赢在中国》到天津卫视推出的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再到中国教育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职来职往》以及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在打造的《职在必得》等一系列的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这些职场真人秀节目给我们带来什么?下面笔者对职场真人秀节目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品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余 《新闻实践》2015,(2):74-75
品牌节目主持人带给电视栏目的不仅是市场份额,还有更高价值的无形资产。主持人是栏目的形象代言人,品牌栏目造就品牌节目主持人,品牌节目主持人也衬托品牌栏目,两者相辅相成。优秀主持人作为电视台的核心资产,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中国电视机构逐步意识到,加强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建设,搞好主持人的品牌管理,是电视节目内在价值进一步挖掘和升华的关键。主持人与节目风格的关系1.主持人与节目风格要统一成功打造主持人的关键在于定位。品牌节目要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谈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时候,往往是和新闻品牌节目《焦点访谈》联系在一起的,脱离《焦点访谈》来评论敬一丹,她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符号特征就会模糊;而当我们谈论中央电视台娱乐互动品牌节目《非常6+1》的时候,必定会从节目主持人李咏开始,因为他是《非常6+1》最重要的符号。是节目主持人造就了品牌节目,还是品牌节目成就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本文将用符号学方法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品牌节目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张玉蓉 《东南传播》2014,(12):64-65
电视节目作为一特殊的产品,要长久地抓住观众,也需要制定一整套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将一切与节目相关的活动一元化,包括节目的品牌打造、广告宣传、微博互动,以及品牌延伸,向观众传递一种"声音",并在建立观众心中相对稳定、统一的印象的过程。本文从媒介本身而言,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媒介产品整合营销的媒介策略,从而得出媒介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爸爸去哪儿》这一成功的节目为例,分析它与其他类型的差异,通过对比中韩不同背景下的两版节目来探究"传者-受者"关系对我国电视节目发展最有利的平衡点。从而使我们认清"受众"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即在节目制作之初,受众如何影响节目的策划和定位;节目播出之后,受众的需求如何与传播者意图进行中和调节。由此来指导我们去预测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帮忙节目以精准的节目定位、纪实的采访形式、良好的播出效果,获得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同时也成为各新闻媒体的品牌。那么,广播类帮忙节目如何能获得听众的青睐呢?在众多的节目中,帮忙节目如何脱颖而出呢?做好广播类帮忙节目,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本文总结了安徽广播电视台首档广播日播帮忙类节目——安徽生活广播《1055爱帮忙》节目的经验,并对广播帮忙类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帮忙"类电视节目大多在民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过改版创新逐渐独立成为一档大众喜闻乐见的民生节目。近年来,这类节目在省级卫视乃至地市级电视台都能找到,传播内容、传递模式形态各异,"服务"意识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革。厘清这类节目的互动性传模式,在自媒体与新媒体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宁迪?  都成 《今传媒》2011,(9):89-90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加剧,面对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群,2010年12月,中国教育频道与江苏卫视联手打造了一档全新的电视求职栏目——《职来职往》。本文将从电视节目制作方面以及传播学的角度对《职来职往》节目的创新手法进行客观的解读,分析该节目尚存的一些不足,进一步探求我国电视求职节目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