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人数.司法审判一直是网络舆论焦点之一.然而,网络舆论对于司法审判,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对司法审判的有效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司法审判公正、公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不明真相网民偏激情绪,干扰司法审判,造成"多数人的暴力".本文基于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的关系,探讨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研究当前司法审判机关如何在网络舆论场背景下,保证司法审判独立性,做到审判结果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23)
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激化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致使外在于司法的"审判阵地",逐渐从"媒介审判"转移至"网络舆论审判"。频繁发生的网络舆论审判事件虽然常常因非理性因子的存在而招致许多质疑与争议,但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这样一种特殊语境下考量,会发现这类网络舆论审判现象如果在一定规范的引导下进行,会在推动司法审判信息公开、透明,倒逼"媒介审判",牵制权力干预等方面保障司法审判的独立性。我们不能将妨碍司法独立的因素简单归结于网络舆论审判现象,司法独立性、公信力的真正来源,在于信服于公众的客观、理性、全面、透明的审判立场。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微信、微博、QQ等各种网络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舆论的影响愈加突出,起到了社会监督的作用.但是,“舆论审判”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甚至左右了司法审判,舆论不能替代法律,如何引导、用好舆论,值得媒体人深思. 良好的舆论氛围助力司法审判 在前不久的于欢“辱母杀人案”中,舆论监督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确保了司法审判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4.
孔洪刚 《新闻界》2012,(9):47-51
媒体舆论介入司法审判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不会构成媒介审判。在当前时代条件下,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的介入不仅促进了立法建设、执法建设,还在若干层面推进了司法建设。随着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和社会条件的趋于成熟,媒体舆论介入司法审判推动法治进程的效能将会减弱,司法审判的自主性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5.
袁娜 《新闻爱好者》2011,(13):72-73
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对司法部门公开、公正地判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舆论与司法互动通常是首先由网络及时曝光案件概况,网民鉴定还原事实真相,形成网络舆论,再由网络舆论界定案件性质,对案件实行"干预",最后网络舆论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案件审判进入公开、公正的阶段。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够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包晨璐 《新闻世界》2014,(1):147-148
网络时代中,许多司法事件、社会事件都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中演变为全民关注的事件。媒介审判在网络时代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希望网络舆论可以激浊扬清,避免媒介审判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潘蕃 《新闻世界》2012,(11):140-141
近年来,很多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受到了以微博舆论为代表的网络民间舆论的影响,使独立、理性、公正的司法审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试从网络媒介及网络社会角度探寻“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以及规避方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泽 《新闻记者》2004,(9):6-10
关心新闻法制的人都会注意到,“媒体审判”或“舆论审判”已成为近些年来国内研究新闻传播与司法关系的学者经常提及的概念。特别是“张金柱案”、“夹江打假案”。之后,很多这者都对媒体报道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表示忧虑,对“媒体审判”、“舆论审判”  相似文献   

9.
庞海峡 《新闻知识》2012,(10):99-100
面对"媒体审判",司法应有更多反思。单方指责媒体对"媒体审判"的责任,或过分夸大媒体对司法的影响力,并试图通过控制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的方式去解决"媒体审判"问题,无异于头痛医脚,隔靴搔痒。司法把"更高的法官素质、更多的司法公开、更强的判决理由、更好的沟通互动"作为努力的方向与应对的突破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网络让每个人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网络成为舆论的一种新的载体。许多司法案件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下,迅速演变为轰动全国的热点问题,媒介审判也在网络时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网民、新媒体、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分析了"媒介审判"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近年来引起网络舆论关注的三个个案,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认为网络舆论在监督司法时,存在用观点说话、讨论专业化和舆论的群体极化等特点。个案研究显示网络舆论影响了案件的发展。网络舆论过度介入司法可能妨碍独立审判,应该从司法本身的建设、形象的提升和提高公民法律素养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构建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2.
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存在积极及消极影响,应该通过司法公开及树立司法权威来制约舆论审判的消极影响。同时强化自媒体平台建设,拓宽司法公开渠道,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审视实现司法正义过程的正当法律程序,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刘艳美 《新闻世界》2009,(9):128-130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民对涉及司法审判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公权力行使和公职人员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并且正在逐步影响当下我国的司法活动。舆论监督作为公众实现知情权和言论自由的主要渠道,对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艺 《东南传播》2012,(7):45-47
公众舆论对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其责任要求其实施对司法审判的监督。媒介作为舆论与司法的桥梁,很容易引导舆论,进而影响司法独立。"舆论审判"对司法独立有很大危害,它源于舆论与司法之间的相互矛盾,最大的冲突表现为情超越法。实际上,二者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存在根本矛盾。笔者相信从法律制定、司法审判、媒介自律三方面入手有望解决"舆论审判"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加强司法开放,通过媒介加强法律对民意的逆向引导;以法承情,制定出完善的体现民意的《新闻法》;加强媒介自律,提升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5.
欧阳晖 《大观周刊》2012,(32):23-23
近年来,随着人们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来传播和放大自己的声音,寄希望通过网络舆论来维护其权利或实现其目的,形成网络舆情。在这些网络舆情中,有关司法工作、司法审判的占了很大的比例,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通过网络对司法实务活动进行评判。笔者认为,网络舆论能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但网络舆论也因具有盲目性,片面性,重视道德层面而忽视实证和法律逻辑的特征而易左右司法,影响司法公正。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成为司法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7日,药家鑫在西安被执行死刑,至此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尘埃落定。本文以药家鑫案为例,探讨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以及如何积极利用舆论影响推动法治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媒介审判"现象成为新闻界热点话题之一,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的迅猛,严重影响着司法案件的审理。本文认为媒介审判是媒体社会责任的异化,并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原因,指出不论政府、媒介还是受众都应正确认识媒体的社会责任,防止责任异化。  相似文献   

18.
曹薇  呼芳 《声屏世界》2012,(9):27-28
当前,我国媒体与司法自身的发育都远未成熟,都处于探索与改革之中,媒体监督与司法出现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媒体报道越位,放大了"无冕之王"作用,监督范围无限制,进行道德审判,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司法公正,损坏了司法形象。二是少数媒体失位,舆论报道存在片面性,甚至失真失实,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偏听偏信,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司法审判。三是司法部门思想错位,存在抵触心理,没有正确面对媒体监督,影响了舆论监督的客观性;四是司法公开缺位,甚至视媒体如敌人,采取"躲、  相似文献   

19.
李琰 《今传媒》2012,(8):32-3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司法案件在网络舆论的强烈关注下,迅速演变成轰动全国的热点问题。媒介审判也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新的发展和变异。本文主要探究了网络时代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并从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介自律,以及促进网络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防止网络"媒介审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药家鑫案件由于微博直播庭审的介入,网络成为舆论的主战场.传统媒体的导向性舆论削弱了网络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湮灭了网络情绪化舆论的火药味,舆论分化的态势为司法一定程度上超脱于舆论压力创造了空间.加之公众中有一批比较理性的意见领袖的引领,各种舆论的最终指向又都是相信司法的公正判决,因而舆论没有绑架司法,未能形成媒介审判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