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5,(3):92-100
2011年10月"限娱令"、2013年10月"加强版限娱令"、2014年4月"一剧两星",以上的限令集中矛盾终于在2015年"全面爆发",各大电视媒体除了打心里深深的无奈之外,又开始上演了新一轮的"政策与对策",推出了不同的编排模式。"一剧两星"之后,大剧、热剧似乎受到了更多卫视的青睐,而同时季播综艺栏目的数量和2014年相比也是有增无减。各大卫视"火拼"蓄势待发,2015年一大波新节目重磅来袭!(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下旬,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坊间称之为"限娱令"。《意见》除提出全国各地方卫视频道在黄金时间段每周娱乐节目不能超过两档外,还规定各台必须设立一档道德建设类节目。在"限娱令"背景下,全国各大卫视兴办了  相似文献   

3.
马皓 《今传媒》2013,(2):88-90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发,再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热议。娱乐节目的宗旨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如今的娱乐节目越来越走向低俗化的全民娱乐进程,众多上星卫视策划了各种具有轰动效应的相亲交友节目,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炒作甚至以冲击道德底线来博取收视率,使得节目导向游移,造成全民娱乐化的影响。"限娱令"的出台,正是对这种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悬崖勒马,不仅对电视相亲节目在道德价值上起到约束作用,更是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伦理失范现象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对全国34个上星卫视在播出时间、节目长短等方面进行调控。各大上星卫视娱乐节目相应做出调整和修改,但与此同时,湖南卫视《变形计》却于2012年元月强势回归,备受受众青睐,一曲"限娱令"下的媒介变中求存之道之歌呈现在了受众面前。  相似文献   

5.
王万尧 《东南传播》2012,(9):188-190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生效,不少老牌娱乐节目纷纷做出调整。本文以山东卫视的《闯关》为代表,分析其在“限娱令”背景下,对节目的播出时间、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3,(4):45
2013年中国各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随着"限娱令"、"限广令"的出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播出,同时观众品味的提高和收视习惯的碎片化现象也不容忽视,这无疑是对电视媒体的全新挑战。就东方卫视而言,内容资源成为节目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东方卫视推出的《妈妈咪呀》、《舞林争霸》、《中国梦之声》三档节目展现了超强人气。  相似文献   

7.
董莉  杨成 《新闻知识》2012,(5):75-76
"限娱令"是广电总局为管理上星频道的节目而出台的一项政策。"限娱令"的颁布,对于上星卫视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以综艺娱乐节目为主的卫视台。因此本文试图从对"限娱令"内容解读入手,剖析湖南、浙江、江苏和深圳四个卫视台,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周虹余 《新闻世界》2014,(10):65-66
针对电视荧屏上娱乐节目的低俗化与同质化等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对各卫视台从2012年起在娱乐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和数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针对"限娱令"的颁布,不少电视台纷纷做出调整。本文对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联系"限娱令"的颁布,提出其对娱乐节目的影响意义,研究娱乐节目在"限娱令"背景下如何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邓瑜 《中国记者》2012,(1):46-48
政策推动卫视定位调整201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几度下文规范中国电视业界的诸多方面,其内容概括如下:电视剧中间不得插播广告、省级卫视削减娱乐节目、电视剧片头片尾禁止用贴片广告、时政新闻节目禁用企业冠名、四大名著翻拍被叫停、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被严控.这六条"禁令"涉及中国电视内容制作、经营的诸多方面,具体而微.其中,所谓"限娱令"最受关注.严格地说,"限娱令"的说法并不准确,其全称实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于2011年10月25日出台,对我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未来数年的节目运营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张轶琳 《声屏世界》2012,(10):141-142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达,要求增办道德栏目、减少娱乐节目、增播新闻节目,各大卫视掀起了新一轮的节目大洗牌。真正为观众服务的节目破茧而出,情感调解类节目自然而然搬上荧屏舞台。看准当前社会时机,众多电视台把目光投向了电视调解节目,《金牌调解》率先全国应用而生,成为了电视荧屏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限娱令",使得卫视娱乐节目成为稀缺资源。为了充分挖掘现有娱乐资源的价值,各地卫视纷纷引进国外版权,通过集约化经营方式提高娱乐节目的产出。本文认为,"限娱令"只是娱乐节目转型的导火线,推动娱乐节目集约化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四种力量的复合,即观众、市场、媒体和政府。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娱乐节目,通过提高制作成本,配置先进设备,开发明星资源等手段,走出了"大投入、大产出"的"大片化"发展思路。全国卫视娱乐节目的大片化,必将带动中国电视行业的整体进步,并在协商的基础上推动电视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柳溪 《今传媒》2012,(7):81-82,89
2012年是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限娱令"实施的第一年,各大卫视纷纷选择发展民生类新闻节目,并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做了全面的升级。本文以湖南卫视2012年推出的《平民英雄》为例,从传播平台、节目形式和舆论导向三方面深入分析了"限娱令"背景下各大卫视对电视新闻栏目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3.
邢雪 《新闻窗》2012,(5):33-34
2011年10月底,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下发到各卫视,2012年1月1日起,限娱令正式生效。限娱令的出台迫使娱乐成风的荧屏回归电视的本源,促使各卫视寻找新的出路。各省级卫视有着相同的生存困境,综合实力与央视相比,难以望其项背;同在央视的强势覆盖之下同时,卫视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4.
李雪 《今传媒》2014,(8):114-115
我国广电局新颁布的"限娱令"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来说是一次严重打击,而湖南卫视的明星模仿秀节目《百变大咖秀》却在这种背景下获得累累硕果,与其节目创新关系紧密。文章着力从节目受众、形式、内容等方面对《百变大咖秀》节目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出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启发,以期为同类节目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对上星频道引进国外版权模式节目、歌唱类节目、晚会等类节目的总量及播出时段做了更严的规定,被称之为“加强版限娱令”。此令既出不亚于一次地震,虽然震中区在上星频道节目,整个电视内容产业也震感强烈。一方面,因这次调控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堪称“史上最严”,直接触动了星际“全国性电视市场”的利益格局,各大卫视首当其冲,故难免一片哗然;另一方面,因这些年来电视业内各种限令频出,原本属于临时管制措施的限令已渐常态化,就前几轮调控效果而言,似乎总是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按下葫芦起来瓢”,引人对新一轮“史上最严”调控的效果产生各种猜想。因此,非常有必要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对此番“加强版限娱令”特点、成因及近期与远期效应进行深度探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限娱令的逐步开展,各大卫视节目调整幅度极大.经过了一年的调整,各大卫视的节目纷纷大洗牌,其地位也不断在变化.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卫视的特色、限娱令的影响、地位变化等进行分析与比较,找到在限娱令下电视电台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所有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尤其是近年来各卫视看中了娱乐节目低投入、高收视的特点,一哄而上发展娱乐节目,以至于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甚至出现低俗化倾向。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大众俗称为"限娱令"。该意见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由此看出国家对卫星综合频道节目的管理和整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限娱令""限广令"以及"加强版限娱令"等广电新政的出台,电视娱乐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固守"一亩三分地"的城市电视台娱乐节目更是举步维艰。201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以下简称"明珠频道")迎来20岁生日,曾经杭城电视娱乐圈的"一哥"在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等问题的困扰下,不得不把生存问题摆上桌面,这其中,遭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其所属的文艺团队。当然明珠频道文艺节目所遭遇的困境绝非个案,大多数市级台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限娱令"颁布实施一年来,对我国电视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国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整了节目配置,提升了节目的格调,改版后的晚间电视节目形态结构更丰富合理,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本文以湖南卫视为个案,对"限娱令"以后湖南卫视的节目调整与发展策略加以解读,从而对"限娱令"带给各省级卫视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在肯定"限娱令"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程敏 《声屏世界》2014,(12):57-57
<正>从各大电视台的来年规划及招商信息看,在"限娱令"下,明年电视荧屏拟播综艺节目仍然红火。2014年娱乐节目现状分析:一、扎堆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今年荧屏浮躁热闹,户外真人秀扎堆,观众"眼花缭乱"。雷同跟风与撞车直接蔓延到2015年,几乎每家卫视都拟推出体验式真人秀节目。还有一些节目只是换了包装形式,今年是女明星下嫁到农村,明年便有明星"女婿"的体验真人秀。二、审美疲劳已现端倪。尽管湖南卫视《一年级》和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等都制作精良,但经过《爸爸去哪儿2》和第三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