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叶芳 《东南传播》2015,(2):102-104
本文以"老人摔倒"新闻为例,对媒体在该类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媒体审判、沉默螺旋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媒体应不断提高专业水准和职业修养,主动承担媒体责任,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自媒体发展开始,新闻自由即是新闻活动的表现形式与空间,而媒体责任是新闻自由的新闻媒体赋予新闻自由的一种义务,因此,媒体责任与新闻自由不仅是新闻媒体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他们之间终究有什么关联呢?笔者针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情况,窥探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以此抛砖引玉,能够得到对新闻自由背后的媒体责任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使新闻媒介的媒体自由与媒体责任得到更好的衔接,推动媒体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姚博 《中国记者》2012,(1):78-79
媒体在报道这类案件时到底做错了什么?在最后把人们的情绪推向高峰的"小悦悦事件"中,应该检讨和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媒体在报道这些案件的过程中是如何影响到社会风气的?  相似文献   

4.
综观调查报道类新闻,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不过,由于揭露性报道的急剧增多,媒体出现了揭露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的新闻题材。本文暂且不论及媒体负责与新闻人责任的话题,而是从经营媒体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进而阐述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以及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朱凤玖 《声屏世界》2014,(10):59-61
<正>当前,娱乐话题和娱乐新闻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媒体和受众最为热衷和关心的主题之一,媒体之间也因此展开了惨烈的"眼球"争夺战。各类报纸的娱乐新闻版,各家广播、电视的娱乐栏目充斥着各类选秀、暴力和绯闻,花样翻新,沸沸扬扬。一些人也普遍抱有娱乐化的心态,导致很多事件"被娱乐化"。对于媒体的泛娱乐化现象,我们不禁深思对于娱乐话题和娱乐新闻,媒体是否值得"追踪"和"深挖"?媒体应该秉持怎样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应该如何重塑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艾勃 《中国广播》2013,(8):38-40
媒体对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享有新闻监督的权利,同时又负有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责任,媒体如何既满足公众对司法审判的知情权又正确履行好对司法公正、廉洁的监督责任,是目前媒体和司法机关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媒体在监督司法过程中要找到媒体监督与司法工作的平衡点,体现在曝光司法活动、报道诉讼活动、报道庭外情况、播报庭审情况、发表司法评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微信、微视频、自媒体等新媒体,对党报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融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生动活泼的海量内容等优势,党报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加强策划、挖掘优势、打磨精品。本文主要以获得黑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的系列报道"龙江科技企业孵化器巡礼"为例,探讨在融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应该坚守什么?转变什么?从而在报道出彩的同时,增强党报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国近代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社会责任注入灵魂,"负责任"不仅成为媒体的外在标榜,也是媒体人内在追求的目标. 在转型期的中国,中国媒体也进入了阵痛期.一方面,由于中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性质,决定了对党和人民负责,对读者负责,是其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媒体如何在责任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也成为一个难题.虽然,当下的中国媒体发展迅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媒体的报道缺乏善意,耸人听闻、名不副实的新闻时有所见,经不起推敲的虚假新闻,缺乏善意的倾向性报道,在屡屡引起公众哗然之后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从事新闻工作30年,突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惑:按照最古老、最传统的解释,报社、电台、电视台都属于新闻单位或称之为新闻机构,而如今,自从引进了media(媒介)这个英文单词,竟然对自己的工作性质、媒体定位心生疑惑了。恰巧,同我一样有疑惑的还另有其人。一位署名"荣松"的同行几年前就发出感慨:"做了十多年的新华社记者、编辑,还曾被聘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但这一年来,我脑中不断涌现这个问题:什么是媒体?什么是传媒?我们的理解是不是偏么?"  相似文献   

11.
媒体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辨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媒体诞生那天起 ,虚假新闻就是引起媒体信任危机的罪魁祸首。今年发生在美国和英国权威媒体《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身上的事件使人们对媒体信任危机有了更多的思考。当媒体的职业准则与社会责任、法律规定与公众利益、报道立场与媒体市场遭遇矛盾的时候 ,媒体该如何处理 ?这里笔者带给大家一些辨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的媒体是国家资源,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联结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媒体的功能是传播而不是"审判"。然而,随着传媒竞争愈演愈烈,不少媒体为了收视率,日渐忽视对新闻事实的追求,"媒体审判"现象应运而生。什么是媒体审判"媒介审判"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笔者认为,通俗意义上的"媒体审判"是指:媒体凭借自身强大的传  相似文献   

13.
姜雷 《新闻世界》2014,(2):40-41
公共卫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媒体有责任报道这些和人民生命安全最相关的新闻,但在实践层面上,由于传煤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欠缺,造成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炒作现象,既给自身抹了黑,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融媒体背景下,福州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急速提升,成为福州宣传工作的核心力量。通过对"00后"高职大学生进行一定范围的问卷调查,侧面了解了"00后"高职大学生对福州市主流媒体的关注和评价情况,从而了解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守正创新后的实效性,尤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福州主流媒体融合"抗疫",着力提高新闻舆论"四力"。以福州广播电视台、福州日报社为例,适应互联网语境变化,巧用流量,全媒报道,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以温情汇聚强大能量,突出主题,加强策划,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力;展现一线责任与担当,挖掘典型,正面报道,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坚持新闻真实性价值,聚焦热点,及时回应,夯实新闻舆论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于建红 《新闻世界》2013,(1):154-155
履行社会责任是媒体的立身之本。然而,近几年一些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以“烟台毒苹果”事件为例,探讨我国媒体存在的新闻价值取向错位、违背新闻规律、舆论引导失职、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提出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正确引导舆论、注重人文关怀、健全法律机制,加强新闻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巴中市广播电视台《巴中新闻》栏目作为全市电视内外宣主阵地主纽带,如何在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贡献媒体力量?本文从"贯彻总书记讲话脱贫攻坚有方向""走进小康说变化老区振兴有力量""打造好拳头产品外宣竞争有担当"三个方面,以生动报道实例和策划案例,形象阐述了媒体要成为脱贫攻坚的传播者、组织者、行动者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是地方媒体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本文以凤阳"6·21"爆炸事件为例,就地方媒体如何及时、全面报道突发事件及如何开展媒体协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刊登了唐远清<从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的报道看媒体的转载核实责任>一文,提出转载媒体要承担与首发媒体同样的核实责任,如果转载了虚假新闻应当承担与原发媒体同样的责任.之后,该作者在<新闻记者>2009年第2期发表的<对新闻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与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唐文")中,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并将自己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归结到一点":媒体的天职就是"报道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消费时代,名人的婚恋新闻备受普通民众关注,王石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作为名人,均在婚恋关系中出轨,中西媒体在报道这类娱乐新闻时的区别是如何体现的,其道德取向又有什么差异?本篇论文着眼于比较中西媒体在报道这两则娱乐新闻时的不同,尤其在道德取向方面,尝试着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媒体在进行娱乐新闻报道时应当坚守的准则与规范。  相似文献   

20.
庚子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行业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反观地市主流媒体,又何尝不是一次很大的"震动"呢?疫情面前,地市党报加班加点发新闻,出报纸,但报纸送不出去,到不了读者手上;记者深入一线采访,但报道手段单一,无法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抢不到新闻"落点",新闻成了"旧闻"。实践表明,地市主流媒体"堵点"突出、网上传播力弱,是当前地市主流媒体必须寻求破解之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