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人都有麦克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公民现场报道",这深刻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机制。2012年8月,微信刚刚推出公众平台时,部分"资深"微信用户率先获得消息,首批入驻微信公众平台。时近年底,一群体制内的、真正能发出影响力声音的媒体人陆续入驻微信公众平台。据相关未经微信官方确认的数据显示,短短半年内,微信公众号已达数百万之巨,而正是公众平台的一大助力,将微信用户群生生推向4亿大关。  相似文献   

2.
宋易康 《东南传播》2014,(3):101-104
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正式推出,这种综合了短信、博客、社交网络(微信朋友圈)、IM即时通讯特点于一身的手机应用,很快便由一个即时通讯的微信聊天工具转变成为又一个大型媒体平台。推出不到2年时间,用户使用人数便轻松突破六亿人。基于当下微博平台媒体竞争已经十分激烈而微信公众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体大环境,探讨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对媒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章中将利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传播特性,并结合营销学对该平台上媒体的营销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目前传统媒体进驻微信平台的现状和一些媒体、企业利用微信营销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为传统媒体进驻微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龚婧 《青年记者》2017,(32):92-93
在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下,种类繁多的通信设备、APP出现,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成本较低、操作便利等优势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品性、价值观念、理想人格塑造的引领性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显性或隐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高校自身的发展,而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分类有服务号、订阅号等,①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推出官方微信公众号后,全国各大高校就开始陆续推出官方微信公众号.本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及微信公众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讨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有人将2013年称作是"微信公众号元年",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了空前活跃的自媒体基地。据统计,已有上百家纸媒认证了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拓展自己的受众群体,提升影响力。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个人,也开始试水微信公众号。毋庸置疑,微信已是当下网络社交媒体中的领头羊,而微信公众平台则成为了自媒体的狂欢场。  相似文献   

5.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使用。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能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朋友圈。其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从诞生以来,微信发展速度惊人。腾讯  相似文献   

6.
微信作为新的社交媒体,目前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而作为微信推出的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8月诞生以来,其发展之迅速、火爆令人吃惊.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46.2%,预计在2017年将增长到1415万个.  相似文献   

7.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信息沟通与互动.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以来,政府机关、媒体、企业等众多机构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平台为渠道进行服务的宣传、推广.近几年,一些档案馆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作了积极的探索.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20日,全国有62个档案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提升了档案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3,(8):4-5
编者按: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免费移动应用,围绕通信这个核心功能,发展为集通信、社交、营销、媒体、工具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化产品截至2013年1月15日用户规模已突破3亿,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用户入口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推出,广受欢迎,成为企业、媒体、公共机构、明星名人、个人用户等继微博之后又一重要的运营和社交平台。其中,媒体类公众平台是当前微信公众平台中活跃度高、影响力突  相似文献   

9.
肖盼章 《出版广角》2016,(10):70-72
微信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其数以千万计的公众号形成了强大的社交网。面对新媒体的崛起,各大纸媒纷纷推出微信公众号,以增强用户黏性,传播品牌价值,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纸媒如何创建与运营微信公众号,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出版业内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微信自2012年8月诞生以来,成为继微博之后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一批新兴的自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信息并吸引大批受众,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生存带来挑战。如何在微信时代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并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是每个纸质媒体都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地区某报纸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在其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用户调查,从而了解纸质媒体类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探索未来纸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婷婷 《新闻世界》2014,(8):194-196
微信公众平台从2012年8月推出到2014年5月,用户数量已经攀升到百万级别。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者,不仅应该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内容给受众,更应该宏观地探索其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自2012年8月推出以来,微信公众账号不断涌现,目前,微信公众账号数量已达百万级别,具有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提出图书馆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新读者服务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张翠 《编辑学刊》2016,(4):47-52
自从新媒体的发展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微信应用之后,其用户数量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微信公众平台是商家开展自媒体活动,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模式的重要渠道。文章主要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的类别,分析其传播特性,梳理微信公众账号的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该自媒体形式的发展策略及后期展望。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1月21日第一个微信版本发布,截止到2013年1月15日,腾讯宣布微信的用户已突破三亿。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在微信基础上打造的一个开放式的自媒体平台,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言三个类别的内容。由于申请条件相对宽松,微信公众平台的持有者有将近200万人。根据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在《2013年微信用户行为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2.52%的用户将订阅公众账号作为使用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论摘编     
<正>报纸品牌的微信延伸方向延伸微信服务。利用多媒体素材,打造视听衍生服务,为用户精选和放送短小视频新闻。"人声阅读"也将是实现品牌增值的增长点之一。"漂流瓶模式"值得关注。"微店铺模式"推出后,少量报刊微信公众号开始涉足,但报纸微信号与微信在线支付功能相结合的电商潜力尚未完全开发。同时,微信公众平台还提供了"签到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滞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而言之,可以认为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经历、观点的载体。Web2.0时代到来之初,自媒体通过个人博客、网络社区的论坛等方式有过迅速的发展。2011年腾讯公司出品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出现,并在2012年超越微博称为新兴得互联网服务。同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平台服务,由于其可以实现群发推送、自动回复等功能,广大自媒体人将其视为极其有希望的发展载体。不可否认,微信超过3亿的客户群体对于创建和形成自媒体品牌极具影响力,但自媒体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是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有待观望。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信平台进行分析,以期得到自媒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使自媒体能够在微信平台上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倩 《青年记者》2016,(20):92-93
自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号及公众平台系统以来,传统媒体纷纷抢滩试水,使其快速成为大众新闻信息获取和分享的主要平台.①微信庞大的用户规模,为纸媒的微信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2月,腾讯宣布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正在测试,为传统纸媒的微信运用描绘出更美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3,(9):7-7
微信公众平台发展三因素赵敬、李贝在2013年第8期《新闻实践》撰文指出,目前围绕微信公众平台的各方运营主体已经初具规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升级、创新以及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将给运营带来更多可能性。公众平台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思考影响其发展的因素。1.微信公众运营平台主体。对运营主体而言,首先要解决公众平台的定位问题。如果将其定  相似文献   

19.
微信公众平台以其传播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迅速成为高校传递信息与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基于对武汉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分析,结合对其他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观察研究,认为微信公众号在校园新闻生产、传播和反馈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从"双一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海量推文数据爬取为起点,建构成一条完备的从公众平台推文数据采集、数据特征抽取、传播指标算法实现到数据分析解读的实证路线。并从公众号活跃度、公众号推文接受和认同度、公众号活跃粉丝预估、微信传播指数等几个维度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开展深入剖析,依据数据提出其运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