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微"教学服务方式,归纳了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微"教学的优势,分析了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微"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素,最后提出了三点"微"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旨在促进"微"教学模式构建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媒体时代"是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介代表,以微内容的自由整合和有效聚合为传播方式,满足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实现信息服务普适性的时代。本文从微媒体出现、微内容生产、微传播涌现,到微产业萌生的时代现象入手,通过对四个传播关键词的分析释义,勾勒了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微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3.
微媒体时代,增强全民阅读微服务推广能力已经成为提升高校图书馆内涵的重要法宝。总结了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微服务推广概况,阐述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微服务推广意义,并提出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微服务推广创新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微"时代下的各种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互联网的王牌产品,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舆论格局。广播作为传统的弱势媒体,在新媒体和强势媒体的双重挑战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的涵义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探讨出一条"微"时代下的广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剖析了微媒体时代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微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阐述了微媒体时代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微服务的意义,并指出微媒体时代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微服务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6.
如今"微"时代的来临,对于未来的电视,是救赎?还是侵略呢?就目前而言,自媒体的播音主持创作特点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化,某种程度影响着自媒体独立大步前行,依旧要依赖着传统媒体的优势,因此"微"时代下自媒体面临的是机遇还是挑战,可以从自媒体播音主持的创作特点中窥见端倪。  相似文献   

7.
李桦 《出版广角》2015,(13):86-87
本文从自媒体传播的特性和普遍规则出发,以微信平台功能中的"微出版"为主要视角,梳理了高校学生微信主要功能的使用习惯特征和规律,并就此提出基于微信平台"微出版"功能和其他功能的整合应用,建构自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全新的微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原理,提出借力微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阐述微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效果,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无处不在,随着社交媒体覆盖率的增长,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当事件发生后,网民多利用社交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瞬间引爆舆论场,形成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及其相应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媒体融合趋势,催生了"微"报道。"微"报道的传播特征表现为信息共享、字数受限和受众广泛。然而受益于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手段,在一些恶性事件报道上,媒体利用微博报道的形式有失偏颇,以近来接连发生的儿童伤害事件为例,信息遗漏失序、反常性品位过度、报道倾向不明为人诟病和批判。反思新闻媒体在"微"报道上存在的伦理责任缺失问题,是新媒体时代每个媒体管理者应重视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邵林 《传媒观察》2014,(6):16-18
正技术进步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媒体和社会文化变革的伟大力量。从社会宏观层面看,基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将社会带进了"微时代":微观点、微调查、微课题,微生活、微整形、微电影,当然还有势不可挡的微信、微博……一个个姓"微"的词汇把我们带进"微时代"。微时代是什么?百度百科这样解释: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高","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更重要的是微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以往,读者只能从报纸、杂志、电视、书籍、网站等媒介获得对作者、编者的认知,如今在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上,作者、编者不再遥不可及。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经由自媒体形成了较传统媒体更为紧密、微妙的"微关系"。厘清并利用这种"微关系"进行关系营销,势必会为发展遇到"瓶颈"的图书出版业带来曙光。一、"微关系"带来的出版变革1.自媒体上"自产自销"据新浪微博2014年3月15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  相似文献   

13.
杜威 《声屏世界》2011,(9):130-131
随着秒时代、微经济的到来,微博真的火了。微博以一种"轻姿态"、"补丁型"的媒体形式,填满了现代人类微分的生活间隙。随着微博本身作为媒体的成熟,广告主纷纷试水微博营销,2011年基于微博的微营销已然成为营销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胡秋雯  王贞子 《今传媒》2014,(4):111-113
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急剧膨胀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的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并发表自己的声音。它作为一种逐渐发展成熟的媒介形式开始成为社会文化的塑造者,在舆论界对新兴媒体一片溢美之时,本文提出质疑,"微文化"正在慢慢侵蚀主流精英文化,使年轻的一代变得肤浅和茫然。  相似文献   

15.
王忆希 《东南传播》2014,(12):101-102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营造出社交化、移动化的"微传播"新形态。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介,高校传统媒体受到微媒体的冲击,亟需开拓新的新闻宣传阵地。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思路,研究微传播规律,在新媒体领域赋予高校校媒新的活力,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对微媒体时代环境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微媒体对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微媒体环境创新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路径,旨在为图书馆数字阅读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两微一端"获取信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媒介融合的浪潮席卷传统媒体行业。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需要积极学习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以便完善媒介传播方式。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从业者在融媒体时代的职业角色定位,以便媒体从业者转变工作思维。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22):46-53
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形式多样化,促成传播方式由单向向双向的转变。微博、微信作为当下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微媒体",其中官方与非官方声音争相表达,信息膨胀时代,不同类型的媒体信任度令人瞩目。本文基于此,以469名武汉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方法从人口学变量、媒体接触程度、信息源特征、受众信任状况、信息特征的角度探寻"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对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的信任度影响因素,发现媒体接触程度、信息源特征、信任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对官方微媒体与非官方微媒体的信任度主要因素,而信息特征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其信任度。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新的传播平台和手段,每天生产无数海量的"微新闻"。解析"微新闻"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信息源,全民皆记者;二是即时传播,反应快速;三是互动性更强,传播效力巨大。"微新闻"的开放式新闻理念和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转变理念,主动介入"微新闻"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必须跟上新兴媒体的步  相似文献   

20.
张静 《中国广播》2015,(2):57-59
微广播以单个作品体量为界定标准,是时长简短、要素齐全、叙事完整的广播作品。在创作微广播时,题材内容应紧扣时代节拍。广播媒体应制作好微广播精品,在充分利用原来品牌的基础上,采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打造"声音媒体"新品牌,构建广播新形象,以此提升和拓展广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