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新闻采访是最能体现新闻记者功力的一项工作。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石,没有成功的采访,也就很难完成合格的新闻报道。要提高采访成功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中处理好采访中几个方面的关系,对记者来说更为重要,更为实用。主动与被动的把握新闻采访,常常是直观地表现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对话,更确切地说是围绕新闻主题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不应该是不变的"平等对话",而应该把握  相似文献   

2.
获悉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却被采访对象以种种借口婉拒或干脆谢绝采访,这是新闻记者经常碰到的一桩头疼事。记者遇到采访被婉拒时,应采取何种办法?笔者认为,既然是决定要做的事情,就应设法攻“心”来突破采访工作上的困难,以取得采访的成功。当然,不仅要自我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我国的新闻报道也正呈现出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何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同时,充分拓展自己个性化表现,这不仅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新闻记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个性化表现是一个记者成熟的标志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记者很勤奋,也很高产,但却很少能写出有影响有个性的新闻作品来。你把他的文章放到一大堆其他人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就很难分辨出你我他来。而有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张越 《新闻出版交流》2000,(4):29-29,37
新闻采访 ,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访问和调查 ,迅速采集新闻的职业性活动。它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素材、新闻资料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方法 ,是记者最基本、最经常的业务活动之一 ,被新闻界认为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采访是一门学问 ,一门艺术。但是 ,我们也不能否认 ,一次采访活动的成功 ,并不完全取决于采访者使用的具体技巧和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采访者个人素质以及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以往 ,每当一次采访活动不太成功的时候 ,我们多会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否不够充分、提问时的语气是否不够贴切等方面去寻找原因 ,而往往忽视了自己对…  相似文献   

5.
当记者的,大多都遭遇过"拒绝采访"、"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有的记者只好无可奈何;有的记者就软磨硬泡;有的记者就采用偷拍偷录的手段;还有的记者就强行采访,有时惹急了被采访对象,还会遭遇暴力威胁……。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问题,作为新闻记者应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小张: 我知道你从小就喜欢读文学作品,常常读到半夜还不睡,幻想长大了当个作家。现在你做了新闻记者,听说你怕耽误新闻采访与写作,干脆连一本文艺作品也不看了。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很不赞成。你怎么能把记者工作和阅读文学作品对立起来呢? 新闻和文学固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前者是新闻工作者经过对客观事物的采访调查,将事实直接写成的新闻报道:后者是文学工作者经过对社  相似文献   

7.
孙静  郑大勇 《记者摇篮》2014,(10):17-18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积累总结新闻专题采访是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在采访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要掌握采访对象的特征,这是一般新闻采访中对记者的普遍要求。采访是新闻记者最基础的活动,是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运用一定的采访艺术,尤其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提问能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引用到新闻工作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前系主任恽逸群也说过:“没有采访工作就没有新闻.”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著名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不善于进行采访是决当不好记者的.”可见,新闻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对于每一个从事新闻行业的记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成为一名成熟的新闻记者,要具备熟练、精湛的采访能力,有助于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第一手的新闻事实资料、掌握新闻真相,为人民群众报道相关的新闻消息。良好的提问艺术是新闻记者在开始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熟练的提问技巧、懂得察言观色、不冷场,并且善于透过新闻表面看到新闻事实的基本素质。因此,本文就来对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的话充分表明了采访对于新闻记者的重要性。新闻采访中,采访对象是整个采访过程中最关键的角色。成功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全面互动的过程。而心理因素往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采访中的角色互动也是一个心理互动的过程。只有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才能采写出精彩的富有感染力的好新闻。因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现和捕捉好新闻,是记者的功力。它需要记者有一双沙里淘金的"慧眼"。好新闻是新闻记者所共同追求的,但是否能发现并制作出"好新闻"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一双沙里淘金的慧眼是一名优秀记者需要必备的。要想"炼"成好新闻,不但要靠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强烈的工作热情,而且要有超前的策划、扎实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微观因素对受访者进行有效访问的采访艺术.本文借助记者采访的一般技巧重点分析了新闻记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有效采访技巧,通过对采访前、采访中及采访后的分析,提出了新闻记者"问"、"听"、"做"的三步采访法.同时,新闻记者也需要在掌握多种采访技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13.
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握采访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新闻采访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是一场比拼智力的"战斗",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由于采访对象的不配合、采访环境的限制以及新闻记者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等,往往很难帮助新闻记者获得全面的新闻信息。作为新闻记者业务能力的基本内容,采访技巧的运用尤为关键。在新闻采访环节中,新闻记者可以借助于完善系统的采访技巧,引导采访对象按照新闻记者的思路来回答问题,进而帮助记者获得全面的新闻信息,同时还能够缩短采访时间,提升采访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新闻媒介中,有线电视新闻的记者队伍尤为年轻。就采访的基本功而言,各种传媒的记者,有人认为电视记者最不注重采访。当然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是就我们所了解的电视新闻记者现状来看,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科技产品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新闻非常重要的渠道,随着人们对新闻需求的逐渐增多,人们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工作质量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采访是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要想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就要进行采访,进行采访也能够增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但是由于不同的采访者之间存在差异,另外,采访的环境以及采访的条件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就在考验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当中的应变能力,只有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够保障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够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篇文章就针对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应变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新闻工作离不开采访。而采访又通常离不开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谈话,谈话往往以“问”字当先。记者欲获准确、真实的新闻素材和事实,使采访得以成功,首先自己必须是高明的提问者。老记者海棱说过:“善于提问题、发问,这是新闻记者的一种采访艺术”。下面仅从问句的类型、提问的准则和提问的技能与方法三个方面,谈点肤浅意见。问句类型记者首先必须充当问者。因为问先于记。那么,采访时提问使用的问句类型大致有哪些?问句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就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而言,可分为直接采访和间接采访。直接采访是记者深入现场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采访.间接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某种手段所进行的采访。像电话采访、书面采访、电子邮件采访等等。其中电话采访是间接采访最常用的一种。在这里,笔者对电话采访的利弊得失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记者素质,贵而不玄 新闻记者,是一个奇特的行业。其工作特点之一就是经常单兵作战,因而,其个人素质的适应性,往往给工作成败带来影响。 采访同一新闻人物,有的记者虽然礼数周全,得到的却是敷衍,甚至被利用;有的记者松弛自如,却让对方视为知己,得其肺腑之言。采访同一事件,有的记者只能就事论事,在提问时冷场,在现成的新闻上勾勾划划;有的记者却能穷追  相似文献   

20.
因为中国多年来还一直没有颁布《新闻法》,所以,也就不知道新闻记者到底有多大的采访权限。而对采访对象来说,他的权限却大得要命。他要想将你拒之门外,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 在通常情况下,其正当拒绝记者采访的理由莫过于以下几点: 1、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2、涉及对他人的评论会带来不良反映和陷入诉讼。 3、违背采访对象的意愿。 4、不知情。 此外,采访对象还可以找出许多正当的或不正当的理由,来拒绝记者的采访,比如时机不成熟、有负面影响、会给工作造成被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完成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