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必然以中国文化为基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大国,但如何把中国打造为文化强国,其中电影市场是一个非常值得分析的领域。使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优秀电影进入国际电影市场,不仅能够赚得票房,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扬,以实现中国文化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2.
高雪 《新闻世界》2014,(8):383-384
在全球化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还肩负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使命。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文化折扣"以及国外电影的强势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并立足于国际市场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开拓一条适合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道路,不断增强中国电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包括四个向度,即中国电影在西方主要电影节上获得承认;中国电影进入西方主流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赢得西方主流观众认可;中国电影不仅在西方也在东方得到传播。这一进程是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艺术原因复杂运作的结果。其中中国电影的西方电影节之旅或多或少是东方主义的后果,下一步则要超越东方主义。走向西方市场主要是个商业行为,但不限于通过院线,还可以通过电视台和互联网来传播。走向世界归根到底是要让西方观众接受,这需要中国电影学会用当代中国故事传达普世关怀。而在西方世界之外,中国还必须重视东方世界,在东方,中国既有便利性也面临东方被文化殖民的新的困难。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更多地是在承担一份文化责任,而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开始融入外国电影并逐渐受到全球受众的关注。本文就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的应用及传播为例,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同因素的考量和受众进行分析,总结好莱坞常用的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策略与手段,以期促进中国电影市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实现中国文化符号的全球传播,塑造更为正向良好的中国形象,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5.
武侠片是华莱坞电影独具文化个性的类型。香港武侠电影传播了中华文明的侠义、仁义、正义等优秀传统和特殊的精神价值,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的成功传播为华莱坞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借鉴。作为现代武侠电影的类型,喜剧武侠电影的出现是华莱坞电影人顺应媒介的时代变化做出的理性选择,消解了全球的文化同质化,也把传统的中国功夫和现代社会法制意识结合在一起,对传统文化做出了反思。香港武侠电影建构的中国文化的想象共同体构成了文化共处的一极。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面孔、中国功夫、中国自然山水等元素频繁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掀起了中国元素热潮。入世之后,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以及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角色地位形象也开始由原来的负面配角向正面不可或缺的角色演变,这一方面是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扩张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为进入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好莱坞文化工业采取的商业策略。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解构中存在误读,因此活跃在国际影坛中的电影人应该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传播树立榜样,创作出既有中国民族精神又具有世界格调的优秀作品使中国文化得到正确、有效、正面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依然笼罩,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充满了变数,但文化产业逆势上扬。2009年世界电影蓬勃发展,美国、中国以及欧亚多个国家均突破了年度票房纪录,全球影市飘红。电影产业开始向截然不同的方向演变:一部分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开始合纵连横.垄断国际电影市场:一部分较为贫穷的国家逐渐失去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声音,沦为“电影孤岛”。我们已经进入文化资源喷涌的时代,进入了世界电影的竞争与角逐,打造中国电影强国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谢瑾 《传媒》2019,(17):59-6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国价值。电影作为一种载体,可以传播我国的民族文化,展现国家形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电影具有的虚拟化、影像化特征对受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走出去”也就成为必然,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也就承载了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长城》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电影,该片以中美合作拍摄为模式,位居“2013-2018年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影响力”排行榜首位,获得了国外受众的好感,进一步分析其成功经验可为我国电影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靖霖 《现代传播》2014,(4):161-162
长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传统的东方文化退居一隅。好莱坞足以通过对世界电影产业的控制,使当前阶段的文化劳动力皆为其所用,形成"文化的帝国主义"概念下的"文化劳动的新国际分工"(NICL,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Culture Labour)现象。①东亚电影产业中,目前发展较为引人注目的应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电影产业,如何在长期依附西方电影产业而产生的文化"后殖民"状态中,透过中日韩电影产业的合作,继承和弘扬东方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历经三十余年的市场化转型,新世纪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一种资本化、景观化、好莱坞化的大片生产模式,塑造了中国电影崛起世界的文化想象。不过,新世纪中国电影去政治化的市场化过程充满争议,商业成功与价值失落、产业转型与结构断裂、民族意识与后殖民性交又互现,导致其文化认同的危机,并引发了一系列反向的电影生产和电影批评实践。追溯中国电影的民族性、人民性和历史性,反思“唯市场论”的电影发展模式,借鉴批判现实主义的左翼电影话语,是重估新世纪中国电影的主流价值和文化主体性的崭新向度。其意识形态内涵是:在经历了激进市场化过程中的价值震荡之后,中国电影话语正在形成新的主体性叙事、结构性平衡和现代性想象。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综合国力日趋渐强,国际地位蒸蒸日上,这个巨大的市场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折扣的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法,探析好莱坞电影近年如何成功应对文化折扣,在中国市场上取得良好的票房业绩,由此可启发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怎样更好地消解文化折扣,传播中国,沟通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杜媛媛 《今传媒》2020,(2):86-87
科幻片作为电影的重要类型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科幻电影数量非常少,中国导演对科幻电影也都避之不及。好莱坞的科幻片以其发达的电影工业,强大的工业设计团队以及科幻设计技巧,一直统治着世界科幻片市场。中国作为全球票房的主要市场,应该主动涉猎科幻片,在科幻片市场上分一杯羹。在当今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策略下应该重视科幻电影的发展,使其融入中国形象和中国意识。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国科幻片现状的分析,找出中国科幻片缺位的深层原因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具有数千年传统的中国文化在其独特性、影响力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上,足以成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之外的"第三极文化".依托"第三极文化"、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电影文化,可以构成欧洲电影文化和美国电影文化之外的"第三极电影文化".提出"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旨在使中国电影真正成为"第三极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弘扬和传播"第三极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在提供休闲娱乐、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中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使代表和反映"第三极文化"的电影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观众所共享,使其与欧洲电影、美国电影及其他各国电影一起为构建和谐的世界文化、建设人类美好精神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之后,外资将准入中国音像、电影、出版市场,将带给中国文化市场更激烈的竞争。新修改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从200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们分别对我国的音像、电影、出版市场准入作  相似文献   

16.
杜江 《新闻前哨》2010,(5):92-94
进口分账电影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产品,其在中国却面临如何跨越文化壁垒、适应中国电影市场与观众的难题。类型策略作为调控差异和消费行为的美学体系中心要素,是分账电影的重要武器。本文从历史数据出发,以跨文化传播为视角,用文化协同、互补、亲近、折扣等理论,分析各典型类型的进口分账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不同境况的原因,评析其在调适过程中尝试的类型调整策略,从中寻找本土电影在国际化境遇中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影视的跨文化传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外国大片的大量涌入中国电影市场,对中国的主流文化构建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从外国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与冲突,进口大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缺失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的主流文化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电影这一大众传媒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好莱坞电影入手,运用佛洛依德的理论分析好莱坞电影文本及其营销世界的内在原因,探讨了好莱坞电影所承载的美国精神行销全球的文化殖民意图,揭示美国凭借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市场所达到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十余年来,中外合拍片已经对我国电影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票房号召力和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产生的文化传播效应也是巨大的。基于此,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中外合拍片对中国电影经济以及中国文化推广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二十年间,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经历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艺术风范、文化态度和市场探索都是中国当代电影弥足珍贵的经验。从早期形成时期的基本价值倾向来说,新生代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后第五代"电影,二是"新主流"电影。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的巨大发展,新生代电影的创作走向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一种主流化的态势,即重视主流文化的导向和市场因素的考量,向主流市场挺进,并在与市场和主流文化的协商中进行着多元化的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