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性化教育”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小班化教育乃至一切教育的内在的、本质的、终极的追求。我校围绕“生本教育”这一主题,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设置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开发和深入实施校本课程,设置了以“中华经典文化”为核心的环境课程;以自主创编教材、拓展学科教学为目标的“天天微型课”和以彰显学校艺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周末课程超市”和“五小”特色活动课程.不断追求“小班化”的课程理想.让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教学实践.推动师生多元发展、自主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甦 《上海教育》2015,(Z1):46-47
课程因学生需求而生,评价由学生发展而定,展示为学生评价提供舞台与机会。展示即评价,已经成为学校“快乐课程”评价的新导航仪。在对国家课程、学校课程进行改进和重组的基础上,嘉定区普通小学盘点、解析学校“智慧育人”办学理念中的课程元素,开发符合儿童情趣、促进儿童生长、丰富学校内涵的“快乐课程”(FUN课程)体系,科学地架构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并在课程实践中创生“校园主题节展示课程”,突破“唯分数”的评价体系,改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作为课后服务的实施主体,承担着学生、家长、社会的多方期待。“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是新教育生态下社会对初中学段课后服务生发的新要求。我校通过课后服务课程化建设,回应家长的教育诉求、拓展学生的成长场域、整合课程的供给建设,规划实施了“课程超市2.0”课后服务课程。在课后服务“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索中,不断结合实践优化课后服务课程,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不同禀赋和潜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学生拥抱阳光灿烂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学生厌恶学校、想离开学校,这种现象源于学校知识至上、功利主义至上,校园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学校只有回归教育的本真,建设多彩的课程超市,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师生、生生间互爱互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创造性劳动的喜悦,享受生命的成长,学校才能变为学生难以离弃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3,(4):60-61
学校按照12年制教育的高标准、高水平配置中小学美术、音乐、陶艺和创新实验室。为学校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打下了基础。充满艺术和人文气息的“艺术廊”,校内走廊和校外围墙学生创意作品展示栏,以及滚动播放学生创意实践活动和艺术创意作品的电子屏幕,这是中远实验学校学生展示艺术创意和享受艺术魅力的平台。校园是所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因此也成为学生们艺术创意的大“工坊”。充满艺术创意的校园,让沉浸其中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艺术给生活带来的温馨。  相似文献   

6.
“串场河畔书声朗朗,庠序之教星熠苏中。”如东县实验中学秉承“学会超越、追求卓越”的治学精神,以让学生“享受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为理想追求。学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富有学校特色、具有多样化和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制度先行,提供课程建设保障。为了全面开发校本课程,科学有序地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制定了课程开发相关制度,不仅要求班班有校本课程,而且要求每个班在开设课程时,必须有设计规划、内容探讨、探究活动、图文记载、成果展示等等。  相似文献   

7.
尊重学生     
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很少强调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服务。今天来看,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学校不应再是“以教定学”,而应是“以教助学”、“按需助学”的个性化服务,学校应成为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新的学校应该像一个“教育超市”。“超市”是商业的一个伟大创造,在“超市”里,不仅售货员与顾客的距离拉近了,而且顾客有了更多、更直接的选择权。新的学校把学习者领进了原先是教育者独占的领地,所有教育资源“开架”展示,学习者在这里可以自由徜徉,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育产…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设置中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利用本校独有的教育资源而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因其内容丰富新颖且贴近学生生活而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我校周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驻扎的军队多便是其中之一。1992年起.我校与两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卫星测控站共同开展了“和知心姐姐手拉手”共建活动,十三年来,军校双方不断丰富共建内容。创新共建形式,逐渐明确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共建活动的主题.开辟了一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大课堂 师生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中心小学于2009年9月正式建校,自建校来一直秉承“乐学乐行、身心两健、做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在市区“引领学生走入社会大课堂”精神的指导下.学校本着充分实践、尽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原则.自建校之初就逐步规划、实施社会大课堂研究工作。这项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需求.同时也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从而最终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群体成长历程和心理特点,采用赏识教育理念,通过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创设。超市武”课堂、采用以技能展示为主的综合评价、实施“激发式”的学生管理、使用欣赏激励武方法等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提高教育技术,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钟,实现“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的一种最好形式,是学校素质教育向家长展示的一个最好“窗口”,更是学生向家长汇报的一个最好“舞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会成了学校和老师向学生家长报告“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告状会”。的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改革学生家长会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就“展示型”家长会模式进行了粗浅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能成功地召开好“展示型”家长会,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开展活动,积累素材成长在学校,成人在学校,成功在学校,成才…  相似文献   

12.
多元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在日前举行的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探索展示交流活动上,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开出的17节各类课程,给观摩者留下深刻印象。校长刘明介绍说,学校力求为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全景式课程体系,开足17门基础型课程,同时以学科拓展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拓展型课程体系,选修拓展活动突出以社团为抓  相似文献   

13.
6月16日~18日,浙江上虞市鹤琴幼儿园举办了“五指活动课程”教学艺术观摩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五指活动课程”简介、画展、文艺表演及说课活动,还展示了所有班级的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五指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围绕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根据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特点,把学校作为“超市”,教师作为“服务员”,为学生“顾客”提供课程及其它创新实践活动“商品”,构建基于“教学服务超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教学服务。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效果很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适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  相似文献   

15.
彼得斯认为,“有价值的活动”具有正当性、益于人们获得快乐和满足、能够改变人的世界观、让人们有意识地去追求四个特征,且缺一不可。学校教育中有价值的活动应当具有正当性,应当是“比较价值”较高的活动,应当有助于学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应当有助于学生完成合乎需要的“自我实现”,应当引导学生能够从事“有价值的活动”,纯理论的学习活动也属于“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彼得斯的理论给人们的启示在于:“学校教育中有价值的活动”不在于仅仅提供即刻的快乐和满足个人即刻的需要,而在于塑造全人;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和普通高中的职业课程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高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需要统筹合理安排;研读经典著作是有价值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持“教育活动论”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是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目的和意义的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专指学校教育活动,包括课内活动(主要指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活动课程论”则认为,活动也是课程,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上两种理论虽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  相似文献   

17.
沈祖芸  赵锋 《上海教育》2005,(5B):16-17
招生、咨询、展示,教育“办超市”;知情、参与、评议,治校“我发言”。去学校走走、和校长聊聊,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嘉定老百姓欢度“五一”的保留节目。用开放、沟通、服务的心态把学校展示给社会,教育的公信力就这样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春秋游社会实践活动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经历,是让学生在接触社会、走向大自然中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然而,当前的大部分春秋游只是把学生带到某个旅游景点,让学生自由“游玩”“放松”,学校和教师只注意学生的安全,而忽视了春秋游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涵的德育功能和课程资源,放弃了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的教育时机。  相似文献   

19.
社团活动是学校一扇窗户,多彩的活动能充分展示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的金童社团活动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随着师生对社团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大,我校的五大课程体系把社团活动纳入其中,丰富的社团活动走向活动课程研究势在必行。这几年,我们在研究中探索,在实践中研究,逐渐形成了我校活动课程特色。活动课程为学校的课程体系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  相似文献   

20.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的一种最好形式,是学校素质教育‘向家长展示的一个最好“窗口”,更是学生向家长汇报的一个最好“舞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会成了学校和老师向学生家长报告“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告状会”。的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改革学生家长会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就“展示型”家长会模式进行了粗浅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