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朋玉莲  陈夫 《大观周刊》2011,(18):107-108
从物权视角下看我们国矿产能源制度,我国尚未建立有总体性、结构性的矿产能源制度。目前,我国物权法上已经将探矿权、采矿权(合称矿业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这一原则性、衔接性规定,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产能源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从能源概念入手,从矿业权分析物权法上的用益物权以及矿产能源在物权中所的地位,物权法规定矿产权属于用益物权的依据,从而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有建立完善矿产能源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国有档案用益物权是在解决国有档案的国家“所有”和公众“利用”的矛盾中产生 ,它与国有档案所有权共组成了国有档案的物权。国有档案用益物权制度的建立对社会公众利用国有档案提供了十分有力的保障。文章还从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方面发析了国有档案用益物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周其仁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9月出版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的文集,其中除了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之外,其余论文全部是基于中国改革的实际经验,研究中央计划经济制度——公有制产权结构——的改革与变迁。主要论文有:“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产权改革与新商业组织——中国与俄罗斯农业改革的一个比较”;“‘控制权回报’与‘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公有制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  相似文献   

4.
刘军  张涛  权俭 《今传媒》2011,19(2):37-40
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增加土地效益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流转是农地用益物权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农民权利,实现财产增收。重庆市于200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地票"制度,成立了地票交易所,将土地置换市场化,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地票"制度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重庆"地票"制度的涵义、实施步骤、效果与意义,着重分析了"地票"制度对完善我国农地整理和农地流转制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1.11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问题,存在着债权说和物权说之争。有些学者认为承包经营权是基于合同构建的,是承包合同的债权体现,是一种债权。笔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式一种物权,而且是用益物权。对其性质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的角度进行认识。  相似文献   

6.
陈锡文认为,农村土地是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的用益物权,就是农民的财产。但这种财产可以规定用途,入市的方向,也不应该成为建设用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本届政府将在最后一年任期内出台《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两个月前为《求是》杂志的撰文之中,温家宝也强调,要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他写道,近年来城镇粗放扩张,"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保护不够,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目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存在立法缺陷。而改变其现状必须从使用权的设立、变更等方面着手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同时合理界定流转收益的范围,以公平和效率为分配的原则,明确集体组织、集体成员和政府间的收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8.
品牌创造与栏目化操作的基本元素和规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丹 《声屏世界》2002,(2):15-17
中国电视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走过了三个阶段,即节目化阶段、栏目化阶段、频道化阶段。电视的栏目化操作是时下一个大的趋势,而栏目化操作其实只是一个中期阶段。大家都在做栏目,可是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突破它?有关栏目操作的规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电视运作形态基本上是节目化阶段,还不存在栏目操作的概念,如《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都是节目,不是栏目。节目化操作时期,是以制作人为核心的时期,适合中国电视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节目化阶段逐渐进入到整齐划一,有固定时长播出的栏…  相似文献   

9.
中国期刊文化的历史进程与世纪同步而不同时。从1815年第一本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刊到五四运动前夕是第一世纪。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两个增长阶段。以《新青年》和《科学》的创刊为标志,1915年是两个世纪的分界线。20世纪五四时期、30年代和新时期是第二世纪期刊发展和初步繁荣的三个阶段。今后5-10年正是中国期刊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王英伟在《北京档案》2007年第6期撰文回顾我国的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实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之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编制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部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业活动中所形成的标准文件材料保管期限简短一览表(草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益智类节目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以《"六一"有奖知识竞赛》等节目为代表的单一化时期和千禧年左右的以《开心辞典》和《幸运52》等为代表的多元化时期。多元化时期按时间顺序和节目特征又可分三个方面展开,即对考题的突破、对考生的突破和对考官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视野     
《视听界》1999,(5)
十年来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描述1999年第4期《中国电视》刊登胡智锋文,描述了10年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他认为十年来中国电视本体建设有五个标志性阶段: 一、电视纪实。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在90年代初推出,标志了中国电视“纪实”的开始。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出现,使电视“纪实”达到了它的高潮。电视的“纪实”一时间成为电视业内外竞相标榜、推祟的时尚,甚  相似文献   

13.
电视的纪实不能是自然主义潘伟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创始人、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说过一句话:“你拍摄了生活的真实面貌,而由于你把它的细节作了编排,你又解释了生活。”新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80年代初形成的《祖国各地》流派,到《丝绸之...  相似文献   

14.
鱼鳞图,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名字,它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史上的伟大发明创造。在信息化的今天,这一差点被遗忘的概念,却因成都产权改革而焕发出  相似文献   

15.
吴玉兰 《新闻传播》2005,(8):7-8,10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视新闻的出现到文革结束,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是把新华社、报刊的评论搞,以口播形式播出,只是文字评论稿件的口播形态,主要强调“听”的功能,毫无电视传播特色。第二阶段,以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电视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开始到90年代初,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开始进入“自己走路”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业异军突起的一支生力军,从它步入成长阶段开始,就面临着中国出版改革起步阶段种种不公平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带来的挤轧,在困境中艰难而又倔强地前行。从20世纪90年代的各省发行集团的组建导致贸易壁垒的形成,到21世纪初各省出版集团的成立而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垄断,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17.
《非诚勿扰》的热播,引发了近期电视相亲节目的一次热潮。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电视红娘》、90年代初的《今晚我们相识》,到1998年的《玫瑰之约》,再到今天的《非诚勿扰》,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自身创造,还是模仿者,节目的形式、诉求、反响都有着显著变化。本文试图把每个阶段的代表性节目作对比、梳理,分析电视相亲节目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围新一代的代表。并且创造了一个从中文借来的英文词“qinglei”来形容他们的崛起。这里的“另类”一词其实是一个英文词“alternative”的意译。今天《时代》周刊又把这个词从中文音译回去,也是给了21世纪初的中国的变化一个有趣的注脚,这一报道其实显示了近年出现在中国的“新少年写作”崛起产生的文化意义已经浮上了台面。中国少年的文化经验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全球化的一个形象。  相似文献   

19.
段一 《新闻知识》2007,(4):74-76
一、电视纪录片的生存现状1.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电视纪录片即通过电视媒介播放的纪录片,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以宣传为主导的时期,其从理念、选材、主题等各方面都突出纪录片的宣教功能,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要求,如1958年10月1日,第一部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以及1965年的《收租院》等。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以纪实主义为主的纪录片黄金阶段。虽  相似文献   

20.
陈翔 《传媒观察》2003,(12):34-36
建国以来,中国(本文专指大陆地区)报纸发行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建国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邮发合一”大一统;第二个阶段的开端以1985年《洛阳日报》自办发行为标志,“自办发行”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模式,“邮发”的垄断地位开始衰落;第三个阶段起兴于90年代中期以来,市场报崛起,自办发行成为报纸发行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