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安然 《红蜻蜓》2023,(35):40-41
<正>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打开它,我就被小男孩鲍雷伊的故事深深吸引了。鲍雷伊上小学二年级时读了《狗儿快乐秘诀》这本书,他很喜欢这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于是写信和他联系。鲍雷伊向汉修先生倾诉自己的各种感受,  相似文献   

2.
任文与我认识和来往,算来已有11年了。在洛南教师进修学校,我教《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他是我的学生;来信或见面常谈到他对我发表的著述、文章的看法,他是我热心的读者;1995年,他在商洛师专进修中文大专学历并在我主编的《商洛师专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他是我的作者;1997年冬,他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小学作文技法指津》,嘱我写序,我成了他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读了全书纲目和大部分小样,在惊喜之后,便不揣浅陋来为这本书写序。  相似文献   

3.
换书     
<正>读三年级时的一个星期三,我们班的黄非带来了一本书,名叫《小学生之友》。因为这本书我没有看过,所以我决定一下课就去问他借。  相似文献   

4.
川妈 《幼儿教育》2008,(1):15-15
<正>儿子是从1岁半开始喜欢读书的。那时,我总是拿同一本书不厌其烦地变着花样给他讲里面的内容。虽然如此,儿子依然热情不减,对这本书很痴迷。如今,他已经能将书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复述给我听。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学生尼森正在图书馆里埋头攻读一本名叫《生物变种遗传基因研究》的书,这本书虽然他已读过好多遍,但仍然爱不释手。奇怪的是,当他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这本书总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他仔细注意书中的每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一早,车队的朋友给我转来一个电话,说有人找我,电话里也是一个破釜沉舟的高三辍学生,他说他一定要见到我,因为他处境很艰难。他想做一名车手,想跟着我学赛车。八九天前,有人问我,《光荣日2》还写不写啊。说实话,我都忘记这本书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7.
小熊巴巴布最爱看图画书。在他的蓝色书架上,放着许多本漂亮的图画书,每一本他都看过许多遍。有一天,巴巴布忽然发现,在他的书架里,有一本他从来没见过的图画书。这本书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它放在了我书架上的?巴巴布觉得很奇怪。更奇怪的是,这本书没有书名。一本书没有书名,还算是一本书吗?不过这本书倒是有个漂亮的封面,封面上画着一个可爱的、蓝眼睛的小姑娘。巴巴布好奇地翻开第一页。第一页画的是:蓝眼睛小姑娘坐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正在往远处望着,她的样子就像是在等什么人。画的下面印着一行字:这个小姑娘叫琳(lín)达。她正在等…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的 László Hársing 教授是位造诣极深的学者,他在非经典符号逻辑及其在科学哲学的应用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1981年他用匈牙利文发表了《科学论证的逻辑》,次年又出了这本书的英文缩写本《科学推理和认识状态》。在这本书中他试图以逻辑和数学为工具重建合理的科学推理结构,这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颇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据《钱江晚报》消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在一次给学生所做的文学讲座中,建议广大的学生:“要凭兴趣读书,不能完全凭功利去读书。”格非在讲座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的读书心得,他说他读每一本书,都会做读书笔记。“尽管多年之后这本书的内容我忘掉了,但只用十几分钟看看读书笔记,我就会明白这本书说的是什么,因为笔记记的是最重要的内容,看看读书笔记就等于把这本书重新翻了一遍。”他说他一直在用这种方法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10.
黑点     
他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但家境十分贫寒。近日,他要完成一篇论文。为此,他查阅了不少资料。这天晚上,他照例在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中徜徉。突然,他发现自己查阅的这本书的页码下时不时有一个黑点。起初他还不太在意,但随着黑点越来越多,他越发觉得奇怪。这本书  相似文献   

11.
一、导入 师:【出示插图】同学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小王子。【板书:小王子】谁来读读这本书的作者?一起读:圣·埃克苏佩里。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他写的《小王子》这本书很多人都喜欢读。  相似文献   

12.
一天,淘淘得到了一本盼望已久的科普读物。他原计划用24天的时间把它看完,而实际只用15天就看完了这本书。因为他太喜欢这本书了,所以实际平均每天比计划多看了10  相似文献   

13.
师:前段时间我们读了《小尼古拉的烦恼》。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了一些什么了解?(出示书的封面)。 生: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让——雅克·桑贝小时候非常调皮,他当过兵,卖过葡萄酒。后来他发现自己画画很好,画画的时候遇到了勒内·戈西尼,他们两个就一起创作了《小尼古拉的烦恼》。  相似文献   

14.
<正>17岁时,买了一本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置于枕边,怀着对作者无比崇拜之情,细细阅读,但读不太懂。于是,这本书便被我放于书架上,就此闲置。27岁时,重读这本书。受人生阅历所限,依然觉得它离我非常遥远,是我无法进入的世界。37岁时,三读这本书,此许品出了一些味道。帕斯卡尔在这本书里说:"人是怎么样的虚幻啊!是怎么样的奇特、怎么样的怪异、怎么样的混乱、怎么样的一个矛盾主体、怎样的奇观啊。既是一切事物的审判官,又是地上的蠢才;既是真理的储藏所,又是不确定与错误的渊薮,是宇宙的光荣而兼垃圾。他要求伟大,而又看到自己渺小;他要求幸福,而又看到自己可悲;他要求完美,而又看到自己充满着缺陷;他要求能成为别人爱慕与尊崇的对象,而又看到自己的缺点只配别人的憎恶与鄙视。"是  相似文献   

15.
王冠 《小学生》2008,(11):40-41
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为得到一本书,他费尽心思;为偷偷读书,他顾不得挨打受冻。这篇短文对我们这些有优越学习条件的孩子来说,一定会有所启发的。  相似文献   

16.
一、所用句型问题 1.表示“已经”,通常用于肯定句,不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此时要用yet)。如: He has already read the book.他已经读过这本书。 Has he read the book yet?他已经读过这本书吗? He hasn’t yet read the book。/He hasn’t read the book yet.他还没有读这本书。 2.有时也用于疑问句,但往往含有问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秘诀     
英国47岁男子伍道尔,他在超市当经理,十一年前他利用工作闲暇写童话故事,傍晚回家念给孩子听,哄他们入睡。孩子越听越着迷,要求他继续写,于是他把这些故事写成一本书,叫《快乐跟悲伤》,讲的是动物世界奇奇怪怪的事。过去十一年,伍道尔连续把书稿寄给三十家出版社,被退稿三十次,第三十一次终于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帮他出版,完成了他出版这本书的愿望。这本书还被美国迪斯尼公司看中,准备拍成电影,他获得一百万美元电影版权费,而且这本书大受好评,还登上英国畅销书籍排行榜,成为畅销书作家。大富豪洛克菲勒,完全靠自己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建立起庞…  相似文献   

18.
这本书选辑了列宁所作关于教育或谈到教育的文章30余篇,按写作或发表的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十月革命以前,列宁跟沙皇政府在教育方面所作的斗争,也和他在其他方面所作的斗争一样,是非常激烈的。从他开始革命活动的时候起,他就揭穿了沙皇政府的反动教育政策。本书第一篇是列宁在1895年发表的“我们的部长们究竟想些什么?”;在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鲁迅赠书     
贫穷的电车售票员阿累为了躲雨,走进了内山书店。阿累在书架前翻看图书,翻到一本《毁灭》。他早就听说这是本苏联文学名著,是鲁迅翻译的。他很想买这本书,可是这本书的定价是一元四角。阿累身上总共只有一块多钱,是他和另一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城小学五(1)班的丁奇最喜欢看童话故事了。这天,他又来到学校图书馆借书。"老师,我能借这本书吗?"丁奇拿着一本布满灰尘的硬皮书问道。这是他在书架最里面的角落找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