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忠东 《垂钓》2004,(6):67-67
在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中,荷兰人是最喜欢垂钓的。全国1400万人口,有700万人有过垂钓的经历,400万人是钓鱼协会的会员,其中成年男子占了九成,说荷兰人“十男九钓”,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在本地钓友中搞了次“民意调查”,题目是“你最喜欢阅读《中国钓鱼》哪些栏目的文章?”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追忆篇、游记、初学乍练,这些栏目编发的大都是垂钓纪实类文章。钓友们之所以青睐此类文章,其因有三: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上喜欢垂钓民族的排行榜中.荷兰人可以排在第一。全国的1400万人口里,700万人有过垂钓的经历.400万人是钓鱼协会的会员,在成年男子中占了九成。说荷兰人“十男九钓”.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体育经历在发达国家   从社会就业角度看,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一个人的体育经历。特别是在美国,许多成名的大企业家均或多或少有体育经历,即在学生时代当过运动员或是体育爱好者。美国公司招聘人才时,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具有体育经历者。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成功的秘密是善于用人。他把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文人型,善于思考;二是敢打敢冲,有开拓能力;三是运动员型,有竞争精神。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三者具备,但如果把这三种人结合在一起,将形成一股很强的竞争力量。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学生中品学兼优…  相似文献   

5.
哲罗鱼属于鲑形目,鲑亚目、鲑科,哲罗鱼属,共有5种。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和我国等诸水域,以原苏联和我国的数量为多。一些国家和民族对哲罗鱼很神秘,喀纳斯有红鱼的传说,在日本也流传哲罗鱼的神话。日本人对哲罗鱼就像中国人心目中对麒麟一样,有一种神秘感和吉祥感。据说日本的北海道有远东哲罗鱼人河产卵的种群,数量极少。钓鱼爱好者不惜重金前往垂钓,结果往往败兴而归,故称之为“幻觉鱼”。  相似文献   

6.
龙文 《垂钓》2001,(8):30-30
在荷兰,有“十男九钓”之说,每逢双休或节假日,荷兰男人便带上钓鱼用品,怀揣垂钓执照,开着私家小轿车直奔池塘或湖边,尽情地享受垂钓的乐趣。在这个仅有1400万人口的王国里,有垂钓经历者占总人数的一半,其中加入垂钓协会的有480万之众,这一数字几乎是成年男子人数的90%。  相似文献   

7.
柳明 《钓鱼》2004,(24):38-38
香鱼,英文为AYU,属于鲑形目的香鱼科,全世界只有一属一种。因为寿命只有一年,所以又被称为年鱼。其生长速度快,种群产量高,肉味清香而刺少,生鱼即可食用,是一种名贵的鱼产品,其市场价格与具有软黄金之称的鳗鱼不相上下。主要生长于亚洲的日本、中国、韩国等东亚温带的河川、湖泊中。日本岛的居民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垂钓香鱼,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垂钓技术——香鱼垂钓法。如果你到日本旅游,就能有机会看到精彩的垂钓香鱼表演,例如高知县的四万十川就以香鱼渔业而闻名。而我国的福建、河南等省市的部分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养殖。  相似文献   

8.
夏钓拉萨河     
对内地大多数人来说,古城拉萨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对在这里享受垂钓之乐,更是知之甚少。近年来,来藏旅游、经商、打工的人逐年增多,其中不乏垂钓爱好者,来高原古城做一回逍遥的钓翁,对众多的钓迷来说,将会是一次不寻常的经历。如今的拉萨可供垂钓的地方很多,有论斤钓的,也有论人论竿钓的,但这些地方钓的大多是些内地鱼种。而拉萨河及它的一些支流,则是一个免费的大钓场,河边的垂钓环境宽阔,令人心旷神怡;河中众多的水族,更令钓者流连忘返。本人在这里垂钓了十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天写出来供有兴趣的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雁传书     
《垂钓》2001,(10):4-4
湖南万国耀钓友:我是《垂钓》的新朋友。可是一翻开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笑钓江湖”、“另类接触”和“钓鱼人笔记”令我眼界大开;“独家策划”、“钓艺选修课”使我增长了垂钓知识。而第四期的《细说钓鲤》更让我惊喜:在最近的一次垂钓中。我利用文章中的知识。钓上了五条鲤鱼。大的有2.7千克。小的也有1千克。此外,  相似文献   

10.
范宁 《钓鱼》2007,(11S):6-7
2007年10月20日~21日,首届“亚洲垂钓交流大会”在中国深圳市坂田集团俱乐部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垂钓代表队参与了此次活动。这是目前为止亚洲淡水竞技垂钓强国及地区间的第一次全面的正式交流,它标志着亚洲地区淡水竞技垂钓活动正朝着一个更加健康、宽广的目标前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朱伟 《中国钓鱼》2001,(2):16-17
我习惯用七星漂垂钓,并摹仿钓线有“水线”和“风线”之分,把七星漂也分为两种:入水的浮漂称作“水漂”.漂浮在水面的浮漂称作“风漂”。平常人们垂钓都是通过观察“风漂”的变化来掌握提竿时机,在这里我介绍一种观察“水漂”而得知鱼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昊千 《垂钓》2007,7(12):11-11
2007年10月20~21日,首届“亚洲垂钓交流大会”在中国深圳市坂田集团俱乐部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的代表队参加了这次盛会。这是迄今为止亚洲淡水竞技垂钓强国及地区间的第一次全面、正式的交流,它标志着亚洲地区淡水竞技垂钓活动正朝着一个更加健康、广阔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3.
刘博 《垂钓》2006,6(11):8-11
有些时候也真是同情《垂钓》的读者。 中国会有多少个钓鱼人?钓鱼人中又有多少会阅读钓鱼杂志?阅读钓鱼杂志的又有多少会读到《垂钓》?您看到我们,我们被您看到,不能不说是缘分。而我们又习惯于把一些晦涩难懂的钓技类文章推荐给您,致使相当一部分读者反映,几乎每一本《垂钓》杂志都无法完全读懂。  相似文献   

14.
自《中国钓鱼》创刊起,作为多年热衷于垂钓自然水域的笔者每期都珍藏,每逢年底精装成册,几乎所有的义章都细细品味,收益甚人。她不仅使垂钓这项高雅的户外运动更加增色,而且在钓友之间连接了友谊的纽带。1990年第3期刊登的《马蹄泡子钓鲫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神秘的自然环境,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和丰收的经历真使人向往。在又一次阅读该文章时,从字里行间含蓄的地理环境推测,该文作者可能在我参加设计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工作。这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有近万名建设者,自工程正式动工之日起,我每年都有机会深入现场几次。199…  相似文献   

15.
我退休就迷上了钓鱼,通过以钓会友,结识了一些离退休公职人员,他们虽然年逾古稀,但仍执著地把垂钓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终年活跃在水库或鱼塘边,追寻着人生的乐趣:为什么他们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垂钓呢?我从他们身上发现了3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他们都来自旧社会,始终把自己的一切与“共和国”的命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范宁 《钓鱼》2006,(11):8-9
五月的南昌气候温和,优质的鱼水资源为开展垂钓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外部环境。5月17-20日,由南昌市人民政府、南昌市体育局、南昌市园林局以及南昌市钓鱼协会共同策划并主办的“江西南昌首届国际钓鱼大赛”.在美丽的象湖风景区“国际垂钓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151支代表队近600名垂钓高手,参加了这次垂钓盛会。  相似文献   

17.
张孚 《垂钓》2007,7(2):70-70
有一种海鱼很爱生气,只要被人钓上岸,它的肚子就气成了球状。因此,有些人习惯称这种鱼为“气鼓鱼”。有一次,钓友老三和夫人在海边垂钓,夫人钓到了一条气鼓鱼,惊讶地问:“瞧,它的肚子怎么这样大呀?”老三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哈奇怪的,它怀的是龙凤胎。”  相似文献   

18.
范宁 《钓鱼》2007,(11S):10-11
2007年10月20日~21日,首届“亚洲垂钓交流大会”在深圳市坂田集团俱乐部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22名垂钓名人。代表各个国家和地区(淡水)池塘竞技钓的最高水平,在为期两天的竞技垂钓和座谈交流活动中,相互切磋了钓技,交流了垂钓信息,为亚洲的垂钓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杨天举 《钓鱼》2007,(5S):64-64
据《中国商报》载:美国订立的“钓鱼法规”,在许多州已详细到“繁琐”的程度。以马里兰州的“钓鱼法”为例,总共就有50多条款,其中包括须持“垂钓执照照”才能在野外垂钓.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毛钩钓手》杂志,有一个有趣的专栏。每期都会查二名匿名的钓手被指认为“X特工”,去进行一次垂钓活动并报道他的垂钓经历,介绍那个钓场。本文中的“特工X”去了一趟英国米德兰一带的传统垂钓水域——皮茨福特水穷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