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辽阳行省的治所虽曾几次变迁,但其最初设置和统治时间比较长的地点还是今辽阳市,其它地点都是暂性的.辽阳行省从未设治于今辽阳市的新说不可信,"辽阳"或实指今辽阳市,或泛指辽东,但东京、北京两词却有严格界定,不能理解为区域名称.  相似文献   

2.
瓜州塔考辨     
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大塔,学界认定为西夏之物,并推定其前身为中华十九座舍利塔之一的瓜州塔。据载,瓜州塔建立于北周时期,但那时的瓜州其实是敦煌,治所在沙州古城,与今天的瓜州同名而异地。"瓜州塔"建于崇教寺,即今莫高窟,与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大塔无干;榆林窟第15、16窟所见阿育王寺,应为山丹或武威的阿育王寺,绝非锁阳城塔尔寺;瓜州锁阳城现存大塔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特征,但没有证据可将之断代于西夏,相反,塔尔寺遗址发现的西夏文六字真言残片恰巧可以证明该寺为元代之遗存,因为六字真言独立作为藏传佛教供奉对象,并逐步流行全国,是从元代开始的。根据各种迹象,可以把今天所见藏传佛教风格塔尔寺塔的修建时代,推定在1276年或1289年之后不久。  相似文献   

3.
元代首创以行省为单位的乡试,其录取的士人被称为乡贡.元代江浙行省人文荟萃,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这些江浙士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关于元代的进士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而对乡贡的研究涉及较少.本论文就立足于元代乡贡这个群体,以期探讨其在江浙行省从事的文化活动,有哪些成果以及他们对教育有哪些贡献.  相似文献   

4.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甘肃陇南是氐族中的重要一支——白马氐的摇篮,在西汉武帝开西南之前为白马氐国的政治中心。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居住在甘肃文县及邻近的四川平武山区的氐族后裔(今称白马藏族)至今完整地保存着氐族文化习俗。尤其是文县白马人傩祭舞蹈三目神面具,则是研究古代氐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对探寻白马氐族的族源、地望及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甘肃陇南是氐族中的重要一支——白马氐的摇篮,在西汉武帝开西南之前为白马氐国的政治中心。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居住在甘肃文县及邻近的四川平武山区的氐族后裔(今称白马藏族)至今完整地保存着氐族文化习俗。尤其是文县白马人傩祭舞蹈三目神面具,则是研究古代氐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对探寻白马氐族的族源、地望及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元代云南行省设置较早,又率先实施半固定化.其机构组织与官吏任用,也有一定的特色.在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结合,长贰官地位突出,左右司、宣使、都镇抚司等属官重要,蒙、汉二元色彩交融等方面,云南行省与其他九行省基本相同.但蒙古、色目官员占大多数,后期梁王和段氏对行省官员及权力构成影响渐重等,又是云南行省比较特殊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哈剌灰人是明代中后期生活于西域哈密地区及苦峪(今甘肃西安县境内)的一支重要的部族集团,曾被列为哈密三大部落之一。事实上,它最初系统蒙古鞑靼部的一支,迁居于此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部族集团,号曰“哈剌灰”,后来又吸收了众多瓦拉部落,逐发展壮大,活跃于哈密地区,明末清初渐融入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8.
丁水华 《历史学习》2004,(10):23-23
某地高三调研试卷有一道选择题:元朝时设置的澎湖巡检司,隶属于当时的A.台湾行省B.江浙行省C.福建行省D.广东行省答案是B,江浙行省。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认为此题及答案欠妥。人教社2003年6月版《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112页小字中说:“元世祖时首次在澎湖岛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元代称台湾为“留求”或“琉球”,澎湖巡检司级别不高,属九品,“职巡逻,专捕获”,兼管办理盐税。元朝政府每年在澎湖征收的盐税也少得可怜,只有11锭多,但说明中国政府已经在澎湖地区正式设置行政管理机构,行使管辖权。元代澎湖巡检司究竟设置于何…  相似文献   

9.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散曲作家,早年热衷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年。后曾作过江浙行省务官。因厌倦官场,晚年隐居。他的杂剧代表作是《汉宫秋》。他的散曲被推崇为元代第一大家,有“曲状元”之称。其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其曲曰:  相似文献   

10.
皇甫谧是魏晋间的医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史书已载其生平,称其为安定朝那人。①但安定朝那当今何处,尚存异议。有称“今甘肃灵台人”的;②有称“今甘肃平凉西郊人”的;③也有称“今甘肃平凉西北人”的;④也有认为是“今宁夏固原东南人”的。⑤古代安定朝那实指安定郡朝那县。“朝那”一词用作地名,在我们这个区域并不少见。如在今华亭、泾源之交有“朝那湫”;泾川城郊有“朝那沟”;镇原县境有“朝那”城;灵台县今也有  相似文献   

11.
西周晚期,有一小封国名番。其约于春秋晚期沦为楚之附庸。番国的地望,旧说皆以为在鄱阳(今江西波阳)。近年来,随着考古材料的日趋丰富,又有不少同志提出番国地望在今河南固始之观点。笔者认为,番国地望鄱阳说实误,而固始说亦不确。番国的地望当在今安微临泉附近。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一般以为伊吾县始置于西晋,地望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之北境。如《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伊吾县,晋置,后魏废,故冶所在今安西县北。”《辞海》(1979年版)说“伊吾县,晋置,冶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北。”而《中国历史图集》则绘晋伊吾县冶于今兰新铁路柳园车站附近(即安西西北)。诸书虽然均以伊吾县始设于西晋,大致地望在今安西县北境,但对伊吾县冶具体地理位置却各有不同的解释,并且,不能指陈出可以令人信服的证  相似文献   

13.
范红军先生<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见<历史教学>2010年7月上半月刊)一文中认为,元代行省区划遵循犬牙交错的原则,是元代及以后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地方割据不再出现的根本之策.笔者持不同意见,在此提出拙见,求教于方家,并与范红军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4.
元代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首创。元代行省地广权重,存在分裂割据之隐忧,那又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呢?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用“权力控制说”解释,即中央权力控制地方权力。这是历代通行的做法,也是认识问题的一个角度,但不是元代的特征。行省划界的“犬牙交错”原则才是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元代政区建置的另一项建树,是创立了行省制。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前后,相继设立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河南、辽阳、岭北十行省。具体情况如下:陕西行省,治于奉元路(京兆路),所辖奉元等四路、五府、二十七州。大约包含原北宋的永兴、讃三  相似文献   

16.
辽阳行省的建立与调整既是蒙元朝廷对地方统治模式不断探索的结果,又与东北政局的变动密切相关。由于东北地区的特殊地位,才使得辽阳行省在政区建置、基本职能、主要官员的身份地位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控制、安抚、利用东北诸王始终是元代东北统治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 杰出的维吾尔族文学家贯云石是元代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学家中的一员。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卒于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享年仅三十九岁。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故以“贯”为姓氏,称贯云石。自号酸斋,晚年又号芦花道人。 贯云石祖籍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他的祖父阿里海涯是平宋的功臣,元朝湖广一带的封疆大吏,很得元朝皇帝的宠信。官至湖广行省左丞相,加光禄大夫。死后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封楚国公(为元代十勋阶之最高勋阶)。在惠宗至正八年(1348)时进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2010年7月上半月刊登载了笔者的《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一文(以下简称范文)。文章基于历史教科书权力控制说的单一性思维,借鉴政治历史地理学的共识性成果,提出犬牙交错是元代行省加强中央集权的独特之处。对此,赵旭国持不同看法,在《历史教学》2011年4月上半月刊发表《也  相似文献   

19.
商代[己其]国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己其]国是商代重要的诸侯国,是从亚疑族逐渐分化衍生出来的,它的地望不应在北京琉璃河一带,应该仍在商王畿范围之内,今河南安阳一带。  相似文献   

20.
历来有关元代书院刻书研究,皆对杭州西湖书院刻书予以较高评价。本文重梳文献,考辨史实,细究西湖书院刻书详情,认为元代书院刻书是官刻书籍的补充,西湖书院刻书系江浙行省刻书的组成部分,该书院实际承担刊刻的书籍数量并不多,今存世者仅元人苏天爵所编《国朝文类》一种,其余以往认为系西湖书院所刻者,多为江浙行省及下辖诸路儒学所刻,仅置版于书院而已。西湖书院在中国书籍发展史上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继承了南宋太学书版,元亡后这批书版又为明国子监所承继,使得宋代高度发达的版刻成就有了更多的直接传承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