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辛夷坞,女,广西南宁人,2007年至今创作"暖伤青春"系列情感小说——《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其作品大多被影视公司签约改编拍摄。作为青春文学的新领军人物,辛夷坞对"青春"可谓情有独钟。有人说,青春是不知所以的凄凉与忧伤,连快乐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切的不自知,等到过了青春,才知道这等待与徘徊,不过是等待着过了青春;还有人说,青春是泪,是不断地扑向,扑向,扑向着的恋情。青春仿佛有过不完的岁月,等到过了青春,才知道只能扑向空中,只剩那一声:啊,青春!"青春是一个昂贵的梦",在这个梦中,我们会哭,会笑,会跌倒,会抑郁,会愤怒,会无  相似文献   

2.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一起谈论大学校园里的青春。从时下流行的关于青春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以“快”为特征的时代里,青春的美好似乎只在回忆中。青春易逝,人们过早地老去。这是很多人对于青春的感叹。这样的感叹与青春有关,不属于正在拥有青春的人们。就像心向未来的年轻大学生们,他们理解的青春不是年龄上的一个阶段,而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习惯。他们的青春与梦想相连,却不拘泥于传统思维中的宏大叙事——他们的梦想也许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网店,也许是拍一场娱乐大家的微电影.也许是做一次说走就走的长旅行……这样的梦想与企业家、大导演、旅行家无关,这样的青春只属于他们。他们注定是这个时代最精彩的一群,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刊开辟《校园》栏目,旨在为大学生的青春提供一个展示舞台,让我们在他们的青春和梦想里看到这个时代的活力,看到美好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如今,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迅速升温,“减负”的浪潮一日高过一日。受到如此厚待,让我有点受宠若惊,只想把心底一种沉重的思考写出来,愿与志同道合者探讨。小学生的书包轻了,还他们以烂漫的童年;初中生的书包轻了,还他们以青春的多彩;我们高中生的书包轻了,起初是欣喜的,但很快,一份欲加的沉重湮没了欣喜,压抑在心头,让心灵的负担似乎更重了。曾戏言,“早就被医生下了癌症的最后通牒,已经无药可救了。惟有快乐地接受现实才有望多活些时日。”旁人眼中,我们放学早了,我们的课本知识有所删节,我们的书包轻了,但只要高考指挥…  相似文献   

4.
走近留加学     
对于今天的很多留学生来说,留学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他们体会别离,经历考验,收获人生的苦辣酸甜。王蒙曾经在其成名作《青春万岁》里写到: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今天,在国外的学子们也正在用他们的青春、梦想、激情编织着他们的留学岁月,书写着青春的记忆,并且憧憬着收获的日子。那是他们的期待,也是我们的祝福。  相似文献   

5.
青春不老的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说起年轻时的第一次约会还会羞红了脸;她们在整理一件湖蓝色的连衣裙时,一股暖流还会流遍她们的全身。说起遥远的雪山,他们会心潮澎湃;看到怒放的春花,他们自己也笑成了一树繁花。所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狂扫五亿票房,那些看起来并不年轻的人为之哭,为之笑,是因为他们心中不灭的激情,青春之火在燃烧。  相似文献   

6.
在建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杨沫的《青春之歌》无疑算得上是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经典性”文本。从诞生之日起,到世纪末的今天它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跨越这可称得上漫长的时间隧道,我们的时代已形成了不同于建国初的适合于时代自身的文学品位与美学品格。站在20世纪的终点线上,让我们回眸凝望,从《青春之歌》独特的艺术特质出发,再对其经典地位进行一番探讨。避开闪耀其上的政治光环,就会发现《青春之歌》之所以能在当时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到如今还不乏阅读者、喜爱者和研究者,除了因为它的政治“教育意义”之外,它还具备很多的…  相似文献   

7.
《感悟青春》是人教社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欢快的青春节拍》中的第二框。这一内容有助于青少年及早消除和减少误解和困惑,进而激活其朝气蓬勃的内心积极力量。帮助他们悦纳和适应青春期。教学中杜娟老师有效设置了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感悟。这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青春状态,愉快迎接青春;提高其处理青春期各种困惑的能力;使之学会了克服青春期的烦恼的方法,进一步了解了青春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期,是人生旅程中一个美妙、奇异、灿烂的黄金时期。所以人们把最美好的祝福给予了青少年。作家说:花季与你们相随。政治家说:未来属于你们。而少男少女们从心底里呼唤着“十六岁花季”能真的变为现实。让我们都来做“护花人”,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的心理世界充满阳光与希望……——题记  相似文献   

9.
青春流影     
白驹过隙,时间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我们的指尖跳动。而记忆深处,总有一些旋律,漫入耳际,然后无法忘记;总有一些字句,吟在唇边,从此烙于心底;总有一些光影,渗入心房,泛着青春的光晕。《奋斗》、《士兵突击》……当我们再次想起这些熟悉的名字时,会发现追求梦想、永不放弃的种子已经在心间成长拔节。在这个寒风凛冽的隆冬,让我们放松心情,啜饮清茶,走进芬香馥郁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夏,有两部国产"青春派"电影赢得了黄金票房,也引发了热议。一部是《致青春》,它让"70后""80后"深深地感叹了一把;另一部则是《小时代》,从票房来看,它确实在更年轻一代的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共鸣。相比之下,观众对于《小时代》的好恶更加趋向两级化,网络上一度出现了各执一端的口水战。"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小时代》的宣传语这样写道,这句在狄更斯名言后面加条"尾巴"的"宣言",让年轻如大家的许许多多"90后"感觉亲切,并由此打心底认为《小时代》说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新潮流新时代。然而,也有质疑者在发问,这部搬出N多名牌、设置N多奢华排场、让角色追求N多富贵之梦的电影中,所反映的"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能代表"90后"等新生代中的多数吗?电影呈现的"小时代",又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相似文献   

11.
关于青春,可用来形容的词,着实不少。日本导演大岛渚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拍过一部电影,名字叫《青春残酷物语》。这个片名后来被经常引用,"残酷"也一度成了青春的代名词。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郭敬明说,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虽然有些许的忧伤,但青春的色彩也还可以是很明媚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主人公马小军浑身上下充满了野性和燃烧的激情;在《蓝色大门》里面,一个高中女生的清新淡雅,一个高中男生的开朗乐观,都散发出温馨与纯真的气息;在《十七岁的单车》里面,在《盛夏光年》里面……这些影片里的男女主人公年龄大致与我们相仿,有的和我们一样还生活在校园当中,有的却已过早地踏上了谋生之路,生活可能有所不同,青春的色彩却相差无几,就让我们在以下四部电影那流光溢彩的影像里去触摸青春吧。  相似文献   

12.
9月,对一本杂志来说,是个分水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老作者、老读者长大,离开,同时又有一批新人加入。《新作文》更像一所学校,有人毕业,有人报到。时间一路向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上成长,成长中路经这所学校,进来看看,便是缘分。这期杂志,至少有两个方面让我感到欣喜。一方面,我欣喜地看到出现了不少新人的作品,而我也相信,这些"新人",必将会通过他们源源不断的作品,通过他们与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成为我们杂志的"老人";另一方面,我也欣喜地看到,关于"青春"和"时间"的思考遍布字里行间,这样的思考无疑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的珍珠。或许,这也与《致青春》的上映有关吧。  相似文献   

13.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3,(10):50-55
新的角色,新的故事,新的突破,韩庚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林静与韩庚的重合,但又好像是两个让我们有着不同感情的个体。在Easy的独家专访中,让我们来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  相似文献   

14.
青春是人生之花。作家李準在《黄河东流去》里说:“青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它催发着青年人的躯体,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同时它也灌输着热烈的感情和坚强的理智。”对每个人而言,青春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珍惜青春,把握青春,让自己的青春年华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5.
第N次见到君君、薛之谦,感觉一如以往地青春洋溢。薛之谦距离上一次见面时,话题多了,说笑话时还常常被身旁的经纪人提醒“要保持形象”;君君本是个安静的小孩,如果没有薛之谦在场,会独自在一旁自我打量……和他们聊了一些关于情绪的词,因为他们出版的青春自传《谦君一发》,写了很多自己心情的回忆,也因为情绪让他们说出了最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16.
倾听昭君     
孟庆杰 《同学少年》2008,(11):47-47
打开收音机,一曲千回百转、让人愁肠百结的《出塞曲》像一条曲折蜿蜒的河,荡荡悠悠地流淌到我的心底。这并非热血儿女们的悲剧,当两个民族摒弃了刀枪剑戟,渴望沟通与交流,王昭君盈盈站起,于是这个赢弱的女子担负起了历史的使命。长城外的古道,谁在用琵琶弹奏一首《出塞曲》?在历史的迷雾中,这声音回响了多少年多少代?一个美丽女子的青春在迷雾中暗淡、消逝,从而两个民族得以稳定团结。  相似文献   

17.
<正>她,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许我向你看》《山月不知心底事》等多部畅销作品驰骋文坛,被誉为"暖伤青春"的代言人,有一个来自王维诗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名字——辛夷坞。辛夷坞,原名蒋春玲,她是个典型的"80后",  相似文献   

18.
曾给,他们也坐在教室里,案头摆着数不清的课本和习题,当然还有一本本《课堂内外》。几年过去了,今天的他们已经成为同龄人的榜样和青春偶像。铁打的《课堂内外》流水的读者,他们无疑已经成功了,但是他们都没有忘记曾经的岁月和《课堂内外》,于是我们的这些老读者们为还在为梦想努力的同学们写下了青春寄语,相信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你们。人,因为梦想而伟大。  相似文献   

19.
《海外英语》2008,(3):22-23
校园是青春的驿站。在这里,我们尽情挥洒着我们青春的汗水,绽放着青春的璀璨光芒。本期特向广大读者朋友推荐美国校园喜剧——《大学新生》,让我们一同感受美国校园和美国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似乎成了青春题材电影的大热年。赵薇的毕业作品《致青春》票房破七亿,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卷走了五亿票房,郭敬明的《小时代》10天轰下了四亿人民币。青春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它成了一个包装精致的诱饵,每一味调味剂都奔着你心底保留的角落而去。因为永不过时的话题性和强烈的号召力,每一部青春电影都带起了一股关于青春的回忆和关于青春的热议。郭敬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三观论:关于成功——"要成功,要白手起家,一路飞黄腾达,最后站在财富和地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