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缘起及其要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主义对古典民主的改造和对公民参与的漠视使自由主义民主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严重危机。以佩特曼为代表的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民主的实质不在于选举和代议而在于公民亲自参与决定公共事务,并对自由主义民主的精英主义倾向和现代社会的官僚制提出了深刻批评,主张民主向其词源学含义的复归。  相似文献   

2.
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的共和主义"与"共和主义的自由主义"在当代政治理论争论中造成了严重的理论混乱.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主要是因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家们试图构造自由主义的公民美德,以回应共和主义的批评.传统自由主义的公民美德是私人性的,因此,能否构造出具有公共性的公民美德确实是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提出的真正挑战.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通过塑造一种特殊的慎议政治模式,体现了公共自主性的要求,同时又确保了公民的主观自由,从而在自由主义的语境中提出了公共性的公民美德,即公共理性.同时,由于以承认公民的道德能力为前提,而不是以培养公民的道德能力为目标,这种公民美德观念成功地使自己摆脱了完善论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义秩序之追寻——兼论罗尔斯的公民资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直存在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前者视个体自由为最高政治价值,后者视美德为最高公民典范.罗尔斯一方面对自由主义仅仅强调个体权利的倾向作出修正,增加了公民资格理论对实质平等的关心,用以解决社会正义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观,用以解决多元和统合的政治正义问题,从而在其正义理论的框架中彰显其独特的民主公民资格观,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进行了一种调和,目的在于:在个人自由和市场社会基础上重建公共自由和集体认同,以维持和保障正义之秩序.  相似文献   

4.
墨菲试图调和自由主义与民主,构建一种激进的多元民主政治理论。在宏观层面,这一理论体现为多元的社会共同体争夺话语霸权的过程;在微观层面,作为社会主体的多元共同体具有很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墨菲既区分了个体身份与公民身份、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又将这些分离链接起来,这一逻辑与她将自由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的逻辑相似。民主倾向于一种等值性逻辑,自由主义倾向于一种差异性逻辑,而墨菲认为,现代民主无法完全抛弃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张力恰恰构成了一种新的民主政治方式。墨菲的这一独特理论构建在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因其多元化思路的不确定性而难以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最主要的精英主义民主理论、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和参与民主理论在对古典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反思中发展出不同的对于民主的理解.从对于专制的防范的理解到对于民主参与的复兴,各民主理论对于传媒在古典自由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信息、代表和看门狗三大角色的理解和要求各异,但总体上都没有对古典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完全背离.  相似文献   

6.
墨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后期她介入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拓展了<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走向一种激进的民主政治>中关于"政治先于社会"的命题,强调冲突与对抗是现代政治的本质特征.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多元主义激进民主,既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又是超越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7.
共同体主义是补充与完善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政治哲学思潮.西方共同体主义深受古典哲学思想影响,认为政治是一种远离暴力和强制的、通过理性对话实现的、为普通公民所普遍积极参与的公共存在状态.在自由问题上,西方共同体主义坚持处境化自由观,倡导在与有意义的他者的承认关系中达成自我实现;在民主问题上,西方共同体主义提出积极培育现代公共领域以实现社会民主与政治民主的协调互补;在权利问题,西方共同体主义反对剥离善性的空洞权利观,主张呈现权利要求背后的道德根源由此维系权利共生的社会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是当代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两个学派。当代政治哲学有着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自古希腊以来,政治哲学就是西方思想理论的重镇。自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以后,当代西方形成了对于政治哲学研究的热潮。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诸多问题的争论,由于其理论视域与方法论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两大阵营。两大学派在有关自我、共同体、正当与善、正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配正义等方面的争论,可看作是当代政治哲学在其基本倾向上的全面展开,这些论题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论题域。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传入中国,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协商民主制度激发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因此,仔细梳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关于协商民主概念的论述,理清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政治过程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有基础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清教传统对美国政治思想尤其是自由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无论从逻辑还是情感,清教传统都不会自动产生自由主义精神,其内含的信仰不自由甚至还带有反自由主义倾向,但在殖民地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在英国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北美清教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后期对契约观念的认同、对民主法治的肯定、对个人主义的尊重以及对个人权利的约束等,这些变化与现代自由主义精神深度契合,为美国自由主义的形成、民主理想的确立和现代国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