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涛 《记者摇篮》2006,(9):21-22
从事新闻工作几年来,有两次采访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这两次采访,带给我的是一种震撼、是一种心灵的启迪,感受到记者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每次采访归来重新品读书架上不同月份的《军事记者》,顿时便忘却了奔波的疲惫,写作“灵感”随之而来。想想自己学习新闻报道的短暂经历,是《军事记者》丰富实用的新闻知识帮助我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3.
庄电一 《今传媒》2006,(4):50-51
当记者20年,我有过多次异地采访的经历。作为《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者,我珍惜每一次异地采访的机会。每次出去,我都如饥似渴地捕捉新闻。因此,几乎每次异地采访,我都有大量收获。当事后检阅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我都会高兴地在心中感叹一句:不虚此行!而采访中的艰难困苦,都  相似文献   

4.
庄电一 《今传媒》2006,(4X):50-51
当记20年,我有过多次异地采访的经历。作为《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我珍惜每一次异地采访的机会。每次出去,我都如饥似渴地捕捉新闻。因此,几乎每次异地采访,我都有大量收获。当事后检阅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我都会高兴地在心中感叹一句:不虚此行!而采访中的艰难困苦,都不值一提了。  相似文献   

5.
徐黎光 《记者摇篮》2005,(12):14-14
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余载.大大小小的采访经历过无数.唯有2003年对我市援外医疗队员的一次采访让我感动不已。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告别家乡父老,离别年幼的孩子,在异国他乡救死扶伤,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颂歌。  相似文献   

6.
一次采访,已过去快3年,心灵的震撼,却还久久没能平息,时刻在我胸中泛起波澜,让我牵挂,让我想念。一位从没见过面的报道对象,因为一次采访,因为乡亲们的叙述而成为我灵魂深处的知心朋友,这就是典型报道《万壑千山望君归》中的刘成虎,原新化县天门乡金马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7.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硝烟已散去多日,但在被报社特派前往德国采访世界杯的一个多月中那些忙碌紧张的日子仍清晰印在脑海。虽然我此前也曾现场采访过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世界大赛,但本届世界杯的采访经历尤其难忘——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世界顶级大赛.我在采访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将为我更好地采访报道北京奥运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毓敏 《记者摇篮》2005,(12):17-18
在30年的记者生涯中.我采访的单位和个人真是无计其数。有些往事在记忆中随着时间,或尘封或流逝,但八十年代初与市长的一次共同“采访”经历,却让我时常萦回脑迹,难以忘怀,感悟颇多:这个经历也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做人为文的动力,努力践行“为人民鼓与呼”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任贵州《遵义日报》驻遵义县记者站专职记者三年多来,有几次曲折的采访经历让我终身难忘;也是我从事新闻业写稿20多年来(含《遵义县报》的7年采编工作)从未有过的经历,有几次采访,对我的启发和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0.
邵茂庆 《记者摇篮》2005,(10):24-24
从事采编工作多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采访,但在去年12月份的一次采访活动,却让我许久难忘。不仅仅是因为这次采访历时88小时28分和6302公里的行程,而且经过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季节”转换.还因为这次采访活动从开始到完成。是由我们新闻单位策划并与被采访单位的互动而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契把自己每次采访都当作一场激烈的战斗。事测则立,不测则废,谁也不想打无准备之战。然而,正如部队在行军中有时难免要与敌人打遭遇战。由于新闻工作强烈的时间性,往往一个通知、一则信息就“命令”记者火速出动。有的记者能沉着应战,出奇制胜;有的则一败涂地,弄得自己和采访对象都很尴尬。笔者作为《人民日报》实习记者,在两次采访中略有体会. 一次是看起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心中无底的采访。去年十月初,领导让我去河南采访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及粮食拍卖第一天的交易。我学外语出身,  相似文献   

12.
宋澎 《新闻三昧》2006,(6):26-28
尽管已经出国采访过多次大型赛事,但是每次回来都有不同的经历、感受和心得。今年2月,我受工人日报的派遣,前往意大利采访2月10日至26日在都灵举行的第20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是第一次到欧洲采访,也是第一次采访冬奥会,所见、所感与以往颇有不同。日前,在整理我在都灵期间写的一组手记《都灵日记》时,很多采访时的景象和感受又重新浮现眼前。衣、食、住、行、通讯:并非等闲事经常有人羡慕地对我说:你们体育记者多好,出国采访不仅能看比赛,还能看风景。但是体育记者在国外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先不要说采访和写稿这些必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想得清,说得短,再动笔加强逻辑思维的锻炼,其实是要结合日常工作来讲行的。每一次深度报道的采访和写作,都是进行这种锻炼的好机会。按我自己的采访习惯,每次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都要把我对采访单位的印象和准备怎羊写的提纲同该单位的主要领导商谈一次。这次谈话主...  相似文献   

14.
雨访王老铺     
我是1980年北京日报郊区版(京郊日报的前身)创刊后不久到报社的。在1999年由新闻部主任调任总编室主任之前,我在新闻部工作了整整19年,经历了无数次的采访,写出了大量的稿件。每次采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深刻的,也可能说是留下永不磨灭印象的采访,当属雨中采访王老铺。  相似文献   

15.
我搬过许多次家。每次搬迁,都要扔一些“破烂”。但是扔来扔去,有些看似一不值的东西却怎么也舍不得扔掉,那就是我的采访笔记本。尘封已久、活页装订的采访本,忠实地记录了我24年的记生涯,融进了我太多的欢乐、愁苦、泪水和血汗,使我倍感岁月的丰厚。有一本是1979年四五月间去内蒙古采访守备一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把自己的每次采访都看作一场战斗。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如同陌生的堡垒,记者必须从各个方面探幽、挖掘。事测立。不测则废。谁也不愿打无准备之战。然而正如军队难免要打遭遇战,记者受制于新闻强烈的时间性,往往一个通知,一则信息就必须火速赶去采访。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记者能临阵不乱,攻守自如,有的则一败涂地,弄得自己和采访对象都很难堪,奥秘何在?本人作为人民日报实习生、在两次采访中略有体会。一次是貌似充分其实毫无准备的采访。去年10月初,领导让我去河南采访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暨拍卖第一天。一听题目心中害怕。我原来学外语,对经济一窍不通,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期货、拍卖交易听起来更是天书。领导又明确交  相似文献   

17.
和一个部队报道员聊天.他说有个报社记者一次到他们部队采访.一条原本只计划在其他版面刊发的消息。最终却成为头版头条。这次“意外”不仅让他惊喜.也令他总结出不少关于新闻选材和报道时机把握方面的经验。他说,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每次遇到类似的“意外”.都能从中学到东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每次报道冬奥会,有两个细节届届如此:其一,我出生于2月份,与冬奥会比赛时间“不谋而合”。从1980年首届冬奥会起,每次冬奥会期间,都要过一次生日。其二,每次采访时,我腕上的手表始终都按照“北京时间”运行,就怕超过后方编辑部的规定截稿时间。4年一届的冬奥会对选手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对观众来说,是集中目睹全球体坛明星风采的良机;对记者来说,是一场新闻大战。体育记者既为能够采访冬奥会而自豪,也必须承受难以忍受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要在类似冬奥会的大型体育赛事新闻战中有所收获,我认为细节至关重要。赛前抓细节,准确前…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15日至10月1日,我经历了记者生涯中空前严峻的一次考验——独自一人代表《解放军报》远赴澳大利亚悉尼采访第27届奥运会。  说实在的,在接受任务之后,我的心里还真有点打鼓,虽然自己从事体育新闻报道5年了,大大小小的运动会和单项大赛参与了不少,并且曾经有过独自赴瑞士和韩国采访的经历,但是要知道这回是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新闻热点,一般中央级新闻单位都是集团作战——新华社派出了40余名记者参战,《人民日报》共有7名记者飞抵悉尼,并且报道量也和我们军报一样每天一个版;可我只有一个人,要单枪匹马地和“对手”比…  相似文献   

20.
“一滴水考验一座城市”——在2005年11月下旬发生的“哈尔滨停水”事件中,很多媒体都用了这样的标题来描述突发水荒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在我看来,这滴水不仅是对老工业城市哈尔滨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国内各家媒体如何进行突发性事件报道的一次考验。“哈尔滨停水”事件发生后, 今日早报编委会在第一时间派我赶赴哈市采访,这也早报推出“第一重点”栏目以后,首次直接派记者采访国内重大突发性事件。如何在这场“媒体战”中取胜, 一时间,成了全报社齐心协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