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昌起义是我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在我军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十年来,南昌起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现将其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概述。 一、关于共产国际在起义中的作用问题。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共产国际在南昌起义中的指导与援助是积极慎重的,功绩是主要的,应当持肯定态度。”理由是:1.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和“七月决定”指明了挽救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与重要途径,为南昌起义作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准备。2.共产国际及其驻华代表对南昌起义的直接指导和积极援助,是南昌起义的重要条件。3.共产国际代表积极倡导返回广东再图发展的主张,是南昌起义军采取南下广  相似文献   

2.
金一南 《老年教育》2006,(10):11-12
倡导南昌起义的关键人物 提及南昌起义,周恩来、叶挺、贺龙和朱德最易被人念起。但要说最早提出南昌起义的人,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关键的历史人物——李立三。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将陈独秀停职,指定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和周恩来5人组成中央常委,代行政治局职权。临时中央的主要工作是部署党组织转入地下和中央机关从九江撤退到上海,同时考察打回广东以图再举的可能性。其中根本没有南昌起义计划。  相似文献   

3.
南昌起义与共产国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 2 0年代至 40年代初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192 7年南昌起义开始了我党独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历程 ,但就起义本身而言 ,在要不要建立和发展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以谁的名义举行起义以及起义后进军路线等问题上 ,都受到了来自共产国际指示的影响和限制。共产国际对起义指导上的失误 ,是造成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具有深远意义的南昌起义至今已有五十七个年头了。但是,对于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历史地位的估价,党史界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南昌起义‘向国民党打响了第一枪’,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南昌起义在土  相似文献   

5.
对南昌起义的评价问题,由于周恩来长期坚持低调,在党史宣传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也未超出“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定论。似乎在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关头,南昌起义只有象征性意义,与秋收起义相比是等而下之。其实从历史自身的逻辑性来衡量,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要远高于此。因为南昌起义立起了一杆旗帜,树起了一个榜样,统一了全党的思想,鼓舞了全党的斗志,去进行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促进了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大转折的“八·七”会议的召开,从而使秋收起义成为可能。可以说,没有南昌起义就不会有秋收起义。同样重要的是,由于南昌起义军的余部在朱德领导下的加盟,革命根据地才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可能;而南昌起义荟萃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形成了中国革命军队的高层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处罚了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全体委员,但唯有谭平山受罚最重,被开除党籍。究其原因,这与谭平山在大革命后期执行陈独秀的某些错误决策,表现出革命意志薄弱,在南昌起义中与当时党内强调的暴力革命政策相左有关。谭平山对中国当时现状没有形成成熟的认识,以后甚至倒退到了小资产阶级阵营。在左倾盲动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环境中,他的行为难免受到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责,同时共产国际为开脱自己指导中国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开除其党籍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7.
刘波 《老年教育》2009,(8):10-11
共产国际总顾问参加起义策划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成立了由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组成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不再参加中央领导工作。两天后,共产国际又传达了新的指示,提出中共“要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七年七月中旬,我党一些负责同志曾在庐山举行秘密会议。这是关于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它处于起义的发动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昌起义史上,它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南昌起义的研究几乎都未提及这次“庐山会议”。本文试根据笔者现能见到的历史资料,对这次会议作些探讨,并与论及这次会议的张侠同志(见《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2期《关于南昌起义决定问题的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商榷。本文错误之处,望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由于共产国际“五月指示”泄密事件,罗易一直被认为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者之一,其实不然。作为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只不过是忠实地执行了共产国际的统一战线,“五月指示”泄密事件是当时共产国际右倾指导思想的必然产物。在革命危急关头,罗易冒险将指示内容告诉汪精卫,冀以争取汪精卫,亦是万般无奈之选择,但此时的汪精卫却正在同国民党右翼握手言和,欲以共产党人的鲜血作为对蒋介石的晋见礼,便抓住这个电报成了他反共的理由。共产国际“五月指示”泄密事件的发生有其背景:一、“五月指示”是共产国际应罗易之请求而作出的给汪精卫以全力支持的“保证”;二、罗易之所以泄密是执行共产国际右倾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三、汪精卫反共乃历史必然,罗易泄密只不过成为了汪氏推卸责任、委过于人的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10.
1928年初,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起义部队,与中共湘南地方党组织共同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这次暴动历时三个多月,参加人数达100万以上,是我党自“八七”会议以来,组织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武装暴动,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革命史上又一重大历史事件。湘南暴动,不仅保存和进一步武装了南昌起义的部分武装力量,坚持了武装斗争这面光辉旗帜,而且先后在宜章、郴县、耒阳、永兴、资兴、安仁、桂  相似文献   

11.
1927年广州起义在中共党史与中国革命史上有一定影响。起义失败后,有许多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对起义经验教训的研讨(争论)的过程及其意义,但极少涉及延安整风期间对1927广州起义等历史问题所进行的深入研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共产党人反复探讨1927年广州起叉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斯大林矛盾根源于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责任,由谁承担问题。斯大林认为,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政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唯一正确的政策”,大革命失败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陈独秀则认为,无论自己还是共产国际,都不应该推卸对大革命失败应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南昌起义中的谭平山——兼谈南昌起义中的若干史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平山是南昌起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参加了三次九江会议,积极为南昌起义作准备,是南昌起义的发动者之一;他反对张国焘的阻挠,坚持武装起义方针,是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在南下途中,他对革命前途推动信心,思想右倾,在工作上犯有严重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昌起义失败的进程。他的功大于过,在南昌起义的历史上应有基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从军事力量的组成、共产国际的影响、起义的旗帜和土地政策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以便于人们理解二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党独立领导创建的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前身。中国究竟何时始有“工农红军”的正式称号?我们通过对资料的综合考查,认为“工农红军”称号的确立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1927年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相衔接,是我们党创建红军的伟大开端。但是,三大起义时我党领导的军队  相似文献   

16.
1927年5月,共产国际先后对中国共产党发出两个紧急指示,通称《五月指示》。国际代表罗易将它送给汪精卫看。中国史学界对《五月指示》和罗易泄密一事认识不一。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就教于史学界。 正值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政变前后的革命紧要关头,罗易率共产国际代表团来华。罗易一到武汉即与鲍罗廷发生了“政见冲突”。鲍罗廷主张推迟土地革命,罗易则要深入两湖的土地革命。他们两人的争论影响到中共五大决议案无法实行。罗易只好把这个争论不决的问题反映到莫斯科,等待共产国际的裁决。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是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和共产国际结有不解之缘。研究共产国际,不可不研究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共产国际的战略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样,研究中国革命,也离不开研究共产国际。离开了对共产国际的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就讲不清楚。长期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这个课题,成为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人为地变成“禁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者解放思想,开始在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辛勤耕耘。随着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这门课程在  相似文献   

18.
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和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中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作为起义的重要领导者,朱德以其非凡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胆略,认真吸取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在危机时期,继续高举我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进行艰难的探索,把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对起义的成功举行和失败后排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干扰,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二七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它标志着我党独立地领导土地革命和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使我党“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毫无疑问,它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南昌起义的有关问题已做了大量论述和有益探讨,但对南昌起义胜利后为什么仍然举着国民党旗帜和  相似文献   

20.
南昌起义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历史上一次有重大影响的伟大壮举.70多年前的八月一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和贺、叶、朱、刘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的开始.文章分别从敌我力量对比、革命斗争的形势和南昌独特的地理位置等角度对“八一”起义在南昌举行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