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创新创业背景下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现状及高校技术转移效率不高问题的基础上,以陕西省7所"211"高校为代表样本,建立了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高校技术转移效率进行测算,并根据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分析结果认为人员与资金、管理机制、中介机构及利益分配是影响陕西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为保障、完善的政策法规为前提、产学研合作为途径的对策建议,以提高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42所(其中,5所高校数据缺失)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技术转移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对高校技术转移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技术转移总体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双一流"建设高校技术转移Malmquist综合指数呈正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逐步降低,且技术效率变化是造成Malmquist综合指数波动的主要原因.高校科研发展应与地方支柱产业紧密结合,优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政策支持或基金引导,鼓励中、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设立国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相似文献   

3.
范柏乃  余钧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805-1812
在采用DEA方法测度我国31个省市区2005-2011年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基础上,考察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区域差异的收敛性,采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主体因素、主体关系因素、环境因素对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总体较低,改进不显著,省际间差异较大,整体上存在收敛的趋势。高校自身的推动、企业与高校的关系、地区GDP对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地区企业的吸收能力对高校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为技术转移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首次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并对我国省市高校、企业技术转移效率的有效性和非有效单元投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整体技术转移效率低下,高校情况更不乐观;高校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企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高校和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情况。针对比较发现,因地制宜提出提高我国不同省市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SFA方法,在估计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变量的同时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发现在根据知识生产函数所选定的固定变量的情况下,全国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起到负面作用,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显然只重视了量的引入,而对贸易活动的内生技术资源利用不佳.另外,利用Malmquist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从内生和外生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从内生角度发现,我国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数量虽然在增加,但利用效率不高,从外生角度发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禀赋均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但高新技术产业由于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限制仍没对区域效率的提高产生明显的推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31个省份技术转移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份技术转移效率,并对省份高校、企业技术转移效率的有效性和非有效单元投影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整体技术转移效率低下,高校情况更不乐观,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企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高校和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情况。针对研究发现,因地制宜地提出提高我国不同省份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原长弘  孙会娟  王涛 《科学学研究》2012,30(9):1397-1404
利用随机前沿估计方法和中国2005-2009年31个省区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我们探究了转型时期政府支持对高校知识创造效率和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央与地方政府财力支持对高校知识创造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2)地方政府财力支持对高校知识创造转移有显著正向影响;(3)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对高校知识创造转移有显著负向影响。这些结果实证证实了政府与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支持是改善和提升高校知识创造与转移效率的双重二元机制。依据我们的发现,建议政府在引入政策工具推动和促进高校知识创造与知识转移时必须同时考量和平衡二元效率机制。  相似文献   

8.
应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经济技术效率水平,运用panel data模型研究了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技术效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技术效率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DEA和SFA模型对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前后的我国29省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效率受到通信设施、工资水平、科技水平、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在同质经营环境和运气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效率表现不容乐观,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有待提高;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最优,东部次之,中部最差.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适当调整各地研发投资规模、提高地区工资和科技水平、引导研发投资从东部向西部流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非参数DEA方法和参数SFA方法,对我国2001-2010年30个省级行政区信息服务业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EA和SFA方法测算技术效率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但高度相关,达到68.3%;排序方面呈现较强的一致性,达到70.6%.SFA方法则算得到的全国、东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值均呈现明显收敛趋势,DEA方法测算的技术效率值均呈现绝对β趋同.DEA和SFA技术效率值与信息服务业经济绩效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同时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可以实现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的优势互补,增强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校企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对企业的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采用SFE方法测算了我国27个省市高校从2000-2006年以来对企业的技术转移效率,并分析了非效率因素.分析发现,我国总体上校企技术转移效率比较低,各省市差异大;校企技术转移受到了诸如专利、地区人均研发投入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分别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个方面给出了提高校企技术转移效率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已有文献梳理,从技术受方和技术双方视角构建了影响跨区域技术转移效率的前因理论模型;以2013-2015年北京技术输出到国内其他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多重前因条件的内在相互作用,以及多前因组态对北京跨区域技术转移效率的系统性影响。研究发现有四种组态能驱动高转移效率:一是以强市场规模为核心;二是以远地理距离和创新环境为核心,以制度邻近和强吸收能力作为辅助条件存在;三是以弱吸收能力和制度邻近为核心、高产业集聚作为辅助条件存在;四是以低市场需求和地理邻近为核心,制度邻近作为辅助条件存在。另外有三种组态导致低转移效率:一是所有驱动力均缺失的情景;二是高产业集聚和市场规模缺失是导致低转移效率关键原因;三是远地理距离和低产业集聚是导致低转移效率的关键原因。研究为揭示北京跨区域技术转移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力量和高地,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7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与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举办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就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通过总结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提出加大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大力推进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运用SFA方法,对2006—2009年中国50家上市汽车制造企业的成本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及企业所属区域等因素对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越集中,成本效率越低;用总资产代表的企业规模与成本效率呈正相关,即企业规模越大,成本效率越高;东部地区企业的成本效率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的成本效率高于中部地区。从总体上看,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成本效率集中在(0.9,1),表明效率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省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效率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EA分析方法,对我国除西藏外30个省份高校2001-2011年每年的人文社科科研效率及其区域差异情况进行评价分析。认为,各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下降趋势;不同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效率差异巨大,无明显规律;区域对比看,每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基本都是东部大于西部和中部,具有可观察到的区域差异,而同期间的规模效率无明显区域差别。  相似文献   

16.
李媛  郭立宏  任保平 《未来与发展》2013,(11):104-110,78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陕西省32所高校的综合效率进行了评价,根据数据分析发现:陕西省高校整体综合效率不高,但省属院校的综合效率高于部属院校,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市高校的综合效率高于中心城市高校,陕西省高校资源使用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均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技术效率是经济增长源泉和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技术创新则是影响技术效率的根本因素,那么作为技术创新核心的R&D对技术效率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方法(SFA)考察了我国三大经济区域R&D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R&D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③随着时间推移,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呈继续扩大态势.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R&D时技术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区域差异的路径依赖,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油料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剥离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首次在国内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7年我国主要地区油料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许多省份油料生产效率确实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商品率、受灾率等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在同质经营环境和经营运气的条件下,各油料主产区的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成为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瓶颈,根据规模效率水平的大小,将各油料生产地区划分为高规模效率区和低规模效率区.扩大低规模效率区油料种植面积有利于提升技术效率.鉴于环境效应对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生产及加快实施优势油料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研效率问题研究为高校学科发展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中国36所“985工程”高校2008-2014年度的科研效率进行测算,比较其区域差异,进一步利用非参数方法中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高校科研效率动态演化过程。结果显示:“985工程”高校科研效率水平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从区域对比来看,中部地区的“985工程”高校科研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高;规模效率的核密度曲线分布“单峰”特征明显,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效率核密度曲线分布均呈现“双峰”状。  相似文献   

20.
为弥补现有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中将转化过程单一化以及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不足,充分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静态差异、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和创新链,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以长江经济带的2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核密度估计、托宾(Tobit)模型等方法测算其2014-2018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分阶段、分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8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主要由规模效率拉动,并呈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价值创造”阶段递减的趋势,基础研究阶段与应用研究阶段的效率值逐渐提高,但科技价值创造阶段的效率值逐渐降低;(2)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高校的效率较中上游地区高校存在更明显的两级或多级分化态势;(3)效率影响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高校科研人员素质在各阶段具有影响正向显著,产业结构在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在基础研究阶段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内高校要重视理论性研究成果向应用性成果转化、提高纯技术效率,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缩小区域内部差距,重视人力资本,并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等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