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小说以十九世纪美国的淘金湖为背景,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离开人类文明世界,历经艰险磨炼而最终野性复苏,回归狼群的故事.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视角、形象塑造和叙事语言的陌生化对小说进行解读,试图揭示出这部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独到之处以及其对小说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巴克(Buck)是一条狗。本文分析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巴克的遭遇,巴克与主人的关系,通过巴克的回归自然来唤起人们的人性。  相似文献   

3.
叙事视角在小说创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陈应松的小说《太平狗》中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运用十分巧妙,在整体观照的全知视角下,独出心裁地运用了动物视角,并通过多种方式在小说中进行了视角的转换,从而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化了小说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讨论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转变过程。在他的一生中,巴克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和狗,它与人、狗之间的关系包括他自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篇文章重在分析这些不同的关系以及发生在巴克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这篇文章最终的结论是在巴克从一条文明世界的高贵的狗转变卫凶残,嗜血的怪狗中,这些人狗之间的关系和巴克自身的变化产生了很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社会回归原始荒野的故事。杰克·伦敦赋予狗以人性,通过描写狗的“人性”和“野性”,来揭露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  相似文献   

6.
赵前宁 《文教资料》2008,(28):171-174
笔者有意绕开所谓流派思潮的拘囿,无意对苏童的流派归属再做无意义的辨析,只拟从四个方面解读和阐释苏童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即苏童小说聚焦的颓靡与残酷的叙事主题,彰显的古典与唯美的叙事风格,回荡的哀婉与感伤的情绪特征,经营的倒错与精巧的叙事时间.这一切完美地统一于苏童一个人身上.可以说,凭借这四个方面的独特书写,苏童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中国文坛标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7.
重复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高考小说阅读试题中也有大量的重复性叙事文本.以美国希利斯·米勒的重复性叙事理论为依据,对近年来高考小说中出现的重复性叙事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是为达到提升学生小说阅读鉴赏能力和完善高考小说阅读备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本细读和对作者的分析,本文试图找到巴克生活中不同时期环境所起的关键作用。此外,在环境决定论的指导下,本文分析了巴克由一只文明的狗退变成了一只野狼的原因。进而得出环境决定着巴克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段继芳 《黑河学院学报》2023,(8):116-118+129
非线性叙事方法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叙事方法。冯内古特在小说《时震》中通过非线性叙事,将一段段碎片化的虚构与现实用交错式的共时与历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空逆转的小说世界。同时,作者通过侵入式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在颠覆文本的同时,映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混乱、无序、荒诞与虚无,重建了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成为文本重要的创造者与阐释者,从而实现了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重建,提升了文本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薇拉·凯瑟最后一部小说《莎菲拉和女奴》以其独特新颖的叙述艺术而独树一帜。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小说进行文本细读,认为凯瑟通过叙事视角转换、多重叙事方法、叙事空白的使用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审美观念融进小说,模糊了叙事的虚构性和现实的真实性,使作品游离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大大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内涵,反映了作者对小说形式的实验与创新,赋予了作品的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巴克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大作《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主人连续不断的在更换,从法官米勒,到狗贩子到哈尔,再到约翰·桑顿.本文主要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谁是巴克最好的主人,以帮助后来的读者更好地理解《野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声》以一只名叫"布克"的狗为叙述主体,这个叙述主体的特殊性尤其值得关注。在"布克"身上交织着三种属性,即狼性(元主体性)——狗(过渡属性)——人(精神主体性)。"布克"最后回归了原始的狼性,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在荒野上自由的奔跑,与此同时,杰克.伦敦也表达了他对阶级、自然、人性以及自由的种种特殊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盲刺客》运用独特的叙事技巧搭建起错综复杂的叙事迷宫,其中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是其完成谊叙事作品的重要手段.作者把高超叙事策略与一贯以来沿用的女性主义题材巧妙结合,揭示了加拿大现代女性的情感、地位和所处困境.本文以叙事学为论述依据,从叙事结构、视角和声音三个方面对《盲刺客》进行一一解析.  相似文献   

14.
从挖掘古代文论的叙事思想、总结经典文本的叙事理论、尝试建构中国叙事学三方面对近30年古代叙事理论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可以发现,这一研究新的生长点在于系统、全面地清理古代叙事理论资源,并与西方叙事学形成比照、对话,以实现中西叙事理论的互识、互补。  相似文献   

15.
《说岳全传》是清初的一部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这部小说在主体上继承了中国"史官"文化的传统,对历史的基本面貌进行了还原,同时又融入了文人叙事和民间叙事的特点,在"虚实"处理上恰当自然,既尊重历史而又不过分拘泥于史实,从而为大众所接受。受明代"四大奇书"的影响,小说在一些情节和人物安排上不免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影子,但在结构设置、叙事观念以及叙事视角的运用上都表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形成了鲜明的叙事风格,体现着作者对英雄传奇文体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认为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文章从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相互补充,交互作用,分析故事层与话语层的交织产生的艺术力量,叙事者的读者和作者的读者之间的无穷魅力以及戏剧性叙述结构产生的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揭示作品在叙事技巧方面的奥秘之处。  相似文献   

17.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的大师,威廉·福克纳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独具匠心的故事叙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他创造了著名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其中《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一部经典的短篇小说.从叙事声音和叙事角度的结合和转换解读福克纳这部作品中的女性诉求,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深刻用意及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8.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的独特创作方法和写作风格,这与他打破传统的全知叙事模式,采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采用别出心裁的"外视角"叙事策略,使作品蕴藏了含蓄空白却又深刻丰富的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刘姥姥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位乡村老妪。她是一个小人物,地位低微,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安排的一个独特的叙事视角。这个新的叙事视角的开拓,大大拓宽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达洛维夫人》是20世纪欧美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详尽地记叙了女主人公克拉莉莎·达洛维生活中典型的一天.从早上穿行于伦敦街道去为晚上将要举行的晚会买花开始一直到晚会接近尾声为止。在这一行程中达洛维夫人遇到了休.惠特布雷德,两人进行了交谈。这一段看似简单、随意的对话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政治权力内涵.即在一战后英国父权制社会体制下男性权威对女性的压迫及女性的反抗。对两人之间对话的文体学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文本的叙述形式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