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安徽省博物馆胡欣民馆长宣布:“我馆所藏561幅潘玉良油画中的108幅毁损油画,经以台湾油画修复师李福长为首的两岸专家7个月的工作,在合肥修复成功。我们将从修复成功的油画及少数其他油画和中国水墨画中,挑选百幅左右的潘玉良作品,明年赴台北、高雄、台中三市展览,为海峡两岸人民化交流搭建桥梁。”一时间,潘玉良的名字及其画作再次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2.
酒事趣谈     
古来人们爱酒,对酒的美称很多,而且还有谑称和代名词。《诗经》上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春酒”就是指冬天酿造的酒,春天时饮用,后来人们把“春酒”作为新年酒的代名词,《诗经》中还有“清酒百壶”的句子,“清酒”是指质地澄清的好酒,还有指美酒为“旨酒”的。酒中有“家酿”一词,是指自己家里酿造的酒,白居易有诗“更待菊黄...  相似文献   

3.
秦王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帝宝座,接着就是辉煌的“贞观之治”,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圣主。“一俊遮百丑”,于是李世民发动这次政变是“被迫的”、“自卫的”、“正义的”看法就将人们困扰了千余年。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全日本水墨画家联盟联合举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承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友好水墨画作品交流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这一旨在增进中日两国艺术家之间友好交流的展览,充分展现了当代水墨画艺术的新风貌、新水平。该画展中展出的中日两国艺术家共200多幅水墨画作品,是众多作品中的精选之作,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均显示出画家的深厚功力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这次展览规模宏大、佳作荟萃,较全面地反映了中日两国当代水墨画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国…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中国有百越,百越按汉语为很多种越人之意。《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言:“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后汉服虔注《汉书》为“非一种,若今言百蛮也”。据此,即由浙江到越南沿海地区都是汉人称为“百越”之地。但是从古越语来看,越人称“百越”则又不同。古越语“百”与“卜”、“濮”、“白”同音,意即“人”,即“百越”在越语解为“人越”,越语用倒装,译为汉语为“越人”之意。这种“越人”分布是在楚国南方即五岭山地前后。《吕氏春秋·恃君览》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  相似文献   

6.
画入东瀛     
暮春时节,中国绘画大师傅抱石的女儿、著名旅日画家傅益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她去国25年的首次画展。傅益瑶,1947年生于南京。此次画展向观众展示了她的150幅水墨画作品,其尺幅之大、题材之广、构思之宏伟、布局之巧妙、笔墨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中国水墨画自12、13世纪传入日本后,经15世纪雪舟等杨的大力提倡,曾一度风行;近代,水墨画在日本的影响却日渐式微。傅益瑶以弘扬水墨画为己任,承继并实践其父当年的努力,以创作水墨画为终生使命。在她的系列佛教艺术绘画中,长卷《佛教东渐图》、25幅的《圆仁入唐求法巡礼图》、36幅的《祖道传东》…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7-97
以“粉墨登场”为题的中国戏剧水墨画名家名作展荟萃南北,其首展选择上海,是对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中国戏画”开山者关良先生的最好纪念,也将引起人们对中国水墨戏画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神奇秀丽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有一位以独特的方式描绘表现张家界山水风光的土家族画家,他就是砂石画的创始人李军声。所谓砂石画,即利用各种彩石、枯老树皮、叶壳、根枝等不褪色的天然材料,经过铺洒、剪截、粘贴等手法,使其既有中国水墨画之神韵,又有西方油画之意境,同时还表现出版画、  相似文献   

9.
邢晋 《世界文化》2011,(3):55-57
印象派作为19世纪萌生的西方美术流派,与中国的水墨画本来扯不上关系。不过北宋的大书法家、画家米芾(1051—1107年),他的画就确实有一些“印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念楼的竹额     
钟叔河 《寻根》2001,(5):78-79
“念楼”一字为知堂老人一九六六年所书,刻竹容园叶瑜荪也。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竹子。少时寄居山村,住北屋中,丈外便是后山的竹林。从窗户中望去,虽不见全景,但几枝数竿,无论在什么光线下,都要比画图中的好看得多。湘北皋、季严寒“雪落竹子驼”.枝梢上的  相似文献   

11.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巴山蜀水一改千年容颜,数百古老小镇淹没于浩淼江波……中国政府对于因修筑三峡工程所涉及众多的物古迹,采取了调查、发掘、加固、搬迁等强有力措施,其时间之紧迫,工程之浩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历史、保护祖国化遗产的胆识与气魄。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1990年统计,壮族在全国共有15489000多人,居住在广西境内的就有1400多万,其余散居于云南、广东、湖南、贵州等省。壮族及其先民是岭南广西地区最早的和人数最多的居民,秦、汉统一岭南后,他们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早的成员之一,一直是开拓和建设南疆的一支主要力量。壮族的称谓,有多次演变。壮族先民于先秦时期,称西巨、骆越;汉唐时又称作乌济、俚、僚;春秋战国时有所谓“蛮夷”、“百粤”之称。现在的称谓原作“撞”,此一说法,在南宋人范成大(桂海真衡志浦据可查“庆…  相似文献   

13.
探微百褶裙     
沈岩 《寻根》2013,(2):46-49
百褶裙,又称百折裙、百裥裙或百叠干褶裙,这里的“百褶”是一个泛数,概指褶皱之多,不一定非以百数计。现代的百褶裙通常指裙身由许多细密、垂直的皱褶构成的裙式。在中国古代,巳出现和现代百褶裙相类似的裙式,也有式样、工艺、做工等比现代更为精致的百褶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百褶裙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马世之 《寻根》2003,(1):24-29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是渔猎、畜牧时代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罟而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女娲是伏羲族中另一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她是远古时代“三皇”之一,与伏羲同时,二者为兄妹或夫妇关系,可能代表同一部落联盟中两个具有通婚关系的氏族部落。相传女娲曾抟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发明笙簧等乐器,为女媒而设置婚姻。伏羲与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和“夏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藏书之风很盛 ,藏书 ,需要有专门的藏书建筑 ,《史记》说 :“老子者 ,……周守藏室之史也。”即是说老子是周代藏书室之史 ,可见那时已经有了专门的藏书建筑了。藏书的数量上也经过了一个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战国时 ,“惠子多方 ,其书五车。”但那时主要是竹简 ,五车书的份量也不会太多。三国时王修藏书较为有名 ,《三国志·魏志·王修传》 :“修家不满十斛 ,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 :‘士不妄有名。’”可见那时有书数百卷即算名士。晋代以后 ,纸作为文献载体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 ,故私家藏书数量日多 ,张华“尝徙居 ,载书三十乘 ,”…  相似文献   

16.
京华初秋时节,作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之一,由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奥组委共同主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承办的《来自迦太基的问候·突尼斯造型艺术展》在皇城根遗址公园之畔的中外博艺画廊开幕,展出突尼斯著名艺术家阿尔·帕克利的百余幅精选绘画。  相似文献   

17.
闽粤赣边客家人聚居地,有崇山峻岭、千岩万壑。如赣南,南横五岭,东靠武夷,西倚罗霄;如闽西,有武夷、玳瑁、彩眉、博平岭山脉以及诸多南岭余脉;如粤东,有项山、阴那、凤凰、释迦诸山脉。闽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赣南是“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道亭。”山间多路,但“对山喊得应、走路是半天”。峰回路转处,又有“百肩坡”、“千肩坡”、“千蹬石”、“万蹬石”等关山重重阻隔,  相似文献   

18.
“上级的地址、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地址、姓名我也知道,但这是我们共产党的秘密,决不能告诉你们”;“假如我有百次、千次甚至万次生命,我也要毫不保留地献给我们伟大的党……”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全日本水墨画家联盟联合举办、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承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日友好水墨画作品交流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这一旨在增进中日两国艺术家之间友好交流的展览,充分展现了当代水墨画艺术的新风貌、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冯保善 《寻根》2005,(4):84-94
“山人”一词,见之于文献记载,当以《左传》为最早。“昭公四年”有载:“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人藏之。”这里的“山人”,又称虞、山虞、司木,是一种职官名,掌管山地政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