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兰 《湖南教育》2011,(7):49-49
杨昌济(1871~1920),中国近代伦理学家、教育家,出生于现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板仓屋场。1913年留学回国后,相继任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高等工业学校等,讲授伦理学和教育学。1918年秋就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1920年初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2.
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别号怀中。世居湖南长沙东乡板仓冲,故湖湘学者皆尊呼为“板仓先生”。他既是毛泽东同志的岳父,杨开慧烈士的父亲,又是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关系最亲密的师长。他自幼习读“中国先儒如孔孟周程张朱陆王及船山之学说”,“毅然有必为圣人之志”。1889年19岁时应长沙县学试,补邑庠生(秀才)。1893年22岁时参加“癸已恩科场”后,曾在乡间做过多年的塾师,一而“自课”古文英语,一面“训徒”解经读鉴,教学相长,因而获得了较为深厚的古典文化知识,积累了不少古代伦理思想方面的材料。1898年28岁时肄业于岳麓书院,积极参加变法维新运动,为湖南“南学会”会员。1903年,因感伤国事,奋发图强,思求智识于海外,遂随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到日本留学,先入宏文学院,后入东京高师和东京帝大等校,“考求日本教育各家之说,慨  相似文献   

3.
1982年3月,湖南省在修葺湖南长沙县板仓杨开慧烈士故居时,建筑工人拆除住房后墙,在砖缝里发现杨开慧烈士七件保存完整的手稿。经清理,计自传体无题散文一篇、杂文两篇、诗两首和没有发出的信两封,共2000余字。其中有一件题为《偶感》的自由体诗,是想  相似文献   

4.
回忆徐老     
2007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同志130周年诞辰。吴子桂,徐老家乡——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原五美乡)特立村人,著名钢琴调律师,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他以默默为党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实践回答了“无职无权如何当好共产党员”的时代课题,其先进事迹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众多媒体的报道。吴子桂同志曾四次亲眼见到徐老,接受徐老教诲,并深受其影响。这里,特刊发他撰写的一篇回忆徐老的短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理化》2011,(12):F0002-F0002
湖南宁乡一中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由伟大的民主战士、革命家、教育家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学”创办,并任第一任校长。初名为湖南省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41年更名为“湖南省省立第五中学”,1952年定名为“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1997年被省教育厅授牌为省重点中学,现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级中学。徐特立、李淑一、杨昌济、周世钊等教育名流先后执教于此;向警予、缪伯英、曾宪植等革命先辈相继学成于斯。  相似文献   

6.
长沙六艺天骄幼儿园,创建于1999年10月,是一所由长沙县人民政府主办、县教育局主管的大型现代化幼儿园。幼儿园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幼儿园、全国绿色学校校园环境管理项目优秀学校、全国巾帼文明岗、爱国启蒙教育全国示范性幼儿园、中国早期教育十大最佳幼儿园、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长沙市首届14家“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幼儿园”等光荣称号,是教育部“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园、全国幼儿棋文化教育实验基地、湖南省少儿国际象棋培训基地、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实习基地。幼儿园现有班级14个,入托幼儿536人,教职工126人。  相似文献   

7.
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1906年,毛泽东到离家七八里路远的井湾里私塾读书时,毛宇居在这里当塾师,给毛泽东讲授《春秋》、《春秋左氏传》等经书。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有五位者师。杨昌济先生,即杨开慧同志的父亲,是毛泽东的老师,教伦理学和哲学。后来,毛泽东在回忆一师生活时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  相似文献   

8.
马年伊始,万木逢春。2月27日,新春刚过,长沙县人民政府对教育的第一次办公会在县仪电站召开,主题是加速我县教育现代化工程。参加会议的有县委副书记徐敏芝,副县长赵伯平以及县教育局有关领导和县仪电站负责人等。会议认真讨论研究了《长沙县现代教育技术2002-2005年发展规划》、现代教育设备添置办法和奖励措施、实验员和电教员队伍的建设、提高现代教育设备使用率等问题,确立了我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了我县加速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任务。长沙县召开教育现代化工程办公会$湖南省长沙县仪电站  相似文献   

9.
李铁荪,湖南省重点中学——长沙县一中前校长兼党总支书记,语文特级教师,湖南省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奖章,第二届徐特立教育奖得主……走近李铁荪以前,案头的资料是长长的一串关于荣誉的记录,看得人眼花缭乱,心中泛起的却是一种神圣的崇拜之情。在正面对话主人公以前,记者收集了一些或是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战友”,或是在他教导下成长成才的后辈们的只字片言,它给我们勾勒出了李铁荪这位老校长的大致印象。  相似文献   

10.
杨昌济曾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为谭嗣同倡办的“南学会”会员。戊戌变法失败后,为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到日本和英国留学九年。回国后,湖南军阀谭延闿想罗致他担任省教育厅长,他不屑一顾,而以兴科学、育人才为己任,相继在湖南高等师范、第一师范和北京大学教书。他学识渊博,注重实践,改过迁善,力求进境。因而赢得了“生徒”和广大知识界的敬仰,在他周围成长了如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张昆弟、罗学瓒、陈昌、杨开慧等一批“参天大树”,实现了“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宏图大  相似文献   

11.
五课型数学导学法唐剑英(湖南省长沙县仙人市中学410132)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尝试采用“五课型数学导学法”教学.即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学习论、教学论、唯物辩证法等理论为指导,从调整课型、改革...  相似文献   

12.
李佳 《教师》2010,(5):63-64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教师工作处的具体指导下组织了“湖南省特级教师退训下乡”活动,先后送训下乡到长沙县回龙中学和攸县皇图岭中学,受训教师达6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心系家乡这片热土──记湖南省长沙县一职毕业生龙水清陈金来,陈国忠,叶振国我们熟悉地走进了长沙县春华镇新星饲料厂办公室,只见办公桌边坐着一个满脸晒得黝黑的青年,在用大哥大与人谈生意。“哟,这不是老板龙水清吗,怎么?本田125的摩托刚‘玩’了两年,现在又...  相似文献   

14.
《甘肃教育》2009,(24):F0002-F0002
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又名怀中,湖南长沙人,中国近代伦理学家、教育家。他早年就读于城南、岳麓书院,究心宋明理学。戊戌变法时.参加南学会等组织。1903年留学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后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攻读教育学。  相似文献   

15.
要闻专递     
周远清受聘省政府教育顾问本刊讯(实习生王慧记者李茂林) 7月10日,省政府在湖南宾馆举行仪式,正式聘任周远清同志为“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顾问”。副省长唐之享,省长助理许云昭,省教育厅副厅长申纪云、副主任督学杨国旗等参加了仪式。仪式由省长助理许云昭主持。周远清同志,湖南省桂东县人,原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他长期主管高等教育工作,不仅具有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而且亲自主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要点研究”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等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大型…  相似文献   

16.
三湘"首善之区"长沙县,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气质。这里,有"共和元勋"黄兴、"大学之父"张百熙、"千古骄杨"杨开慧、"栽木柱天"杨昌济、"主席之师"徐特立、"中国最强音"田汉……长沙县的教育,同样有一种包容与胸襟。这里,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外乡人"。他们带着青春笑容,怀揣教育梦想,从他乡而来,默默扎根于斯,成长于斯,灿烂于斯,成了地地道道的长沙县教育人。今天,我们欣喜于长沙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巨大成就时,值得为这群"外乡人"浓墨重彩地写上一  相似文献   

17.
杜菊辉教授     
杜菊辉,女,1963年10月出生,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史专业。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教授,法学硕士,湖南省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世界政治与经济教学研究会会员。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两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并曾担任益阳师专、株洲师专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两课”教研室主任等职,2003年被确定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杜菊辉教授对教学工作勤勤恳恳,精益求精,曾在学校教学比武、教学课件制作比赛中获奖,多次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教育论坛》2009,(9):F0004-F0004
长沙六艺天骄幼儿园,创建于1999年10月。是一所由长沙县人民政府主办、县教育局主管的大型现代化幼儿园。幼儿园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幼儿园、全国绿色学校校园环境管理项目优秀学校、全国巾帼文明岗、爱国启蒙教育全国示范性幼儿园、中国早期教育十大最佳幼儿园、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长沙市首届14家“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幼儿园”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13,(19):F0004-F0004
湖南省长沙县第二中学位于北山镇高仓村,东临白沙河、汉家山,西靠明月山,是一所既有古老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42年,当时名为"湖南省私立高仓中学",1978年改名为"湖南省长沙县第二中学"。学校环境幽雅,古井流泉,香樟滴翠,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空气清新。70余年来,学校为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影响甚广。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长沙县第九中学创建于抗战烽火中的1942年,其前身为私立达德中学和金井中学。“达德”校名源于《中庸》“知、仁、勇,天下之达德也”,1978年更名为长沙县第九中学。该校是长沙北部边陲的一所历史悠久、教学质量优秀的农村普通高级中学。上世纪80年代,高考成绩即闻名全省,曾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湖南日报》多次撰文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