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我们班要举行古诗诵读比赛了。进入决赛的是我——人送外号"机灵鬼"、王家祥——我送外号"闷葫芦"(因为他平时不言不语,但心中有数)、王轲——全班公认的"女生大王"。对于这次比赛,我可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心想,这次的冠军应该十拿九稳了。比赛开始了,第一关要求自选五首古诗,我第一个闪亮登场。走到台上,还真有点紧张,我不由得给自己鼓劲,先稳定了一下情绪,便开始表演了。我背诵的是《小儿垂钓》、《悯农一》、《悯农二》、《山行》、《寻隐者不遇》。我背得  相似文献   

2.
古诗朗朗上口,文质兼美。小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不但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和培养审美情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规定小学生要背诵古诗80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背诵方法,积极探索背诵古诗的新方法。1.想像成画,边想边背。如背诵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图画:古代有一个好奇的孩子,他正在抬头仰望夜空。夜空中有一轮圆月,孩子叫不出月亮的名字,就叫它大玉盘。看月亮的孩子又怀疑那是仙人用的镜子,飞落在天空中。又如苏轼的《春江晓景图》,可以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古诗朗诵会     
一个美好的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精彩的古诗朗诵会。老师宣布朗诵会的规则:以座位的行为单位,哪一行的同学背得准确便可获胜。朗诵会开始了。《咏鹅》《静夜思》《回乡偶书》……一首首古诗像流水般从同学们的嘴里涌出来。一、二轮比赛胜负难分。当进行到第三轮时,第三行的哲峰同学站了起来,他背诵了《春晓》。但是,他把“眠mián”背成“民mín”,把“闻wén”读成“问wèn”。同学们被逗乐了。轮到我了,因为我刚才笑得太厉害了,顿时把诗句忘记了。“5、4、3、2……”老师在倒计时,我硬着头皮站了起来,背诵了《绝句》的前…  相似文献   

4.
我儿子从小学到现在读完初三,一直德、智、体全面发展。回顾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体会最深的是,不能忽视对孩子点滴小事的引导和教育。儿子还在牙牙学语时,我即教他背诵《悯农》这首古诗。意在让他知道,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都来之不易,都要格外珍惜。儿子吃饭时,碗里剩一粒米,我都让他吃掉;对每一张纸,我不允许写几笔即随手扔掉。有一次,我们全家在外散  相似文献   

5.
妹妹的儿子果果5岁。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他会背古诗,能讲故事,每逢节Ft,便成了幼儿园的台柱子。这天,妹妹带着果襞上我们家玩,趁着大家都在,妹妹说:果果,给姨妈他们背首诗吧!果果立刻昂首挺胸,站到了屋子中央。他声情并茂背完一首《咏鹅》,我们立刻热烈地鼓掌,果果骄傲地说:“我会背三百首古诗呢!”  相似文献   

6.
2004-11-24星期三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喜欢上古诗。可有一次我让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用汉字或拼音写古诗,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咏鹅》《静夜思》外,就很少写别的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古诗,让他们养成学古诗的习惯?来场比赛吧。今天下午,我班举办了第一次“背古诗”比赛。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背对一首得1分。为了争得比分,孩子们小脸急得通红,最后获胜的第二组只背出了10首诗。这时我说:“同学们,通过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我觉得自己会背的古诗太少了。以后一定要多读、多背。”“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  相似文献   

8.
画圈学古诗     
让孩子理解和背诵古诗需要讲究一些方法。如在复习《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时,考虑到句子中数字很多,孩子已会书写,就可用背写的方法来复习巩固,对句中不会写的汉字用画圈来代替。《一望二三里》这首古诗背写成这样:1○2 3○(一望二三里)  相似文献   

9.
儿子今年8岁了,性格活泼好动,顽皮可爱. 从他两岁左右起,我就教他背古诗,短者如《静夜思》,长者如《琵琶行》,到现在连长带短他已会背七、八十首古诗了.  相似文献   

10.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后,我开始指导他背古诗。每天晚上,我给他讲一首古诗,第二天清早让他背会、写会。晚上,辅导新诗前,再检查。辅导一段时间,考察一次。我很注意平时的训练,看见菊花,我让他背唐朝元稹的《菊花》;  相似文献   

11.
李霞 《教育文汇》2014,(24):17-17
一天上课,我点名让凡背前一天上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前一天同学们都试背过,刚才上早读课又都背诵了一遍,我想他该会的。“黑云……墨……遮山,白雨跳珠……”28个字的古诗他绐结巴巴地弄了3分钟才背对20个字。  相似文献   

12.
滨州市实验小学开展语文教改实验以来,我的孩子所在的班级有幸成为实验班。自从参与了这项实验,孩子发生了许多变化。  首先,孩子能背诵大量诗文,积累了丰厚的语言文化财富。一天,孩子让我给他检查背诵,我一看背诵内容大吃一惊,孩子背的是臧克家的《有的人》,而且背得很熟。他所背的内容出自学校自编的小册子《诗文精选》第一册。这本书选编了 40篇精美诗文,孩子每学期背一册。我从来没见过孩子在家里背诗文,一打听才知道他都是在学校早读时背熟的。没有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孩子轻轻松松背熟了大量诗文,作为家长在为孩子进步…  相似文献   

13.
一、揭题导读,渗透学法(一)轻松背诗。1.出题背诗。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许多首古诗词了。我们来个背古诗比赛,好不好?(1)出示诗题《赠汪伦》,学生背诵。(2)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干什么?2.提高难度。师:如果你能根据老师出示的画面,就能想起来这是哪首诗,那就更厉害了,现在我们就尝试一下。(1)出示《回乡偶书》《夜书所见》的插图。(2)先个别背,再集体诵读。(3)这两首古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二)寻找规律。1.教师出示每首诗的关键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2.师:透过这些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刚才听见你们琅琅背诵古诗的声音,老师非常高兴!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首唐诗。下面我们来猜古诗,好吗?(师做动作,模仿一个母亲在缝补衣裳。)生:《游子吟》,作者是孟郊。(师赞许地点头示意,并板画雨天、行人。)生:《清明》,作者是杜牧。师:一个著名的诗人在临死前把儿子叫到床前……生:《示儿》,作者是陆游。师:我们采用什么办法来理解和记忆《忆江南》?生:抓住重点词帮助理解和记忆。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记忆《长歌行》?生:唱一唱。师:对!我们在记忆这些古诗时采用了“做一做”(演示诗中的情景)、“画一画”…  相似文献   

15.
感受唐诗     
活动目的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背诵唐诗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唐诗的能力 ,感受《唐诗三百首》的魅力。活动准备 :每生一本《唐诗三百首》 ,画笔、颜料、纸和奖牌。活动过程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更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俗话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唐诗三百首》 ,不仅能开阔我们视野 ,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唐诗三百首》吧!1 背一背《唐诗三百首》。按《唐诗三百首》的编排顺序 ,五分钟看谁背得多 ,背多者获胜 ,并颁发“记忆电脑”奖牌。2 画一画《唐诗三百首》。在《唐诗三百…  相似文献   

16.
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我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和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内容为中心,初步构建了“二线四步”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索并行,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素质。一、课内背诗:情景性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诗是诗歌学习的第一步。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里快速背诵呢?理解性背诵是最佳方法。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提出学习古诗的具体目标:知道作者是谁,自己解释题目的意思,自…  相似文献   

17.
口舌大战:当古诗碰上灰色童谣 妈妈说事-- 妹妹的儿子果果5岁,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他会背古诗,能讲故事,每逢节日,便成了幼儿园的台柱子.这天,妹妹带着果果上我们家玩,趁着大家都在,妹妹说:果果,给姨妈他们背首诗吧!果果立刻昂首挺胸,站到了屋子中央.他声情并茂背完一首<咏鹅>,我们立刻热烈地鼓掌,果果骄傲地说: "我会背三百首古诗呢!"这时,站在一旁的儿子阴阳怪气地发话了: "为什么天这么黑呀,因为有牛在天上飞呀.这牛怎么上去的呀,因为有人在地上吹呀!"  相似文献   

18.
上小学前,孩子已能认300多字,并熟练地背诵100多首古诗了。我们为孩子能有这样的学习成绩而感到欣慰。可是孩子上小学后,起初确实表现得比别的孩子要聪明些,背课文又快又熟。但后来,我们感觉到孩子不爱动脑筋,从来不提问题,在学习方法上特别偏爱死记硬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科目的增多、内容的加深,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了,尤  相似文献   

19.
我相信     
6月7日 晴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讲台前,画上小组诵读比赛表格,转身对我们说:"接下来,每组请一个代表背《古诗四首》。"我们组都是胆小如鼠之辈,只有我一个人"顶着天,立着地",又是小组推荐的报告员,只好自己选自己了。各小组也都选了代表,个个自信满满。老师宣布:"快速背诵,现在开始。"第一位背诵的代表就是我,我很紧张,用生平最快的速度开始背诵。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怎样才能较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维度呢?一节语文课上的一段意外的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思考。那是一节古诗教学课,学习《静夜思》,这是许多未上学的孩子都能流利背诵的一首诗。所以当我一说今天要学这首诗时,学生就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背了起来,那得意的神色好像在告诉老师:您瞧,我们早就会背这首诗了。望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我想,固然背得跟顺口溜似的,但孩子们能正确理解诗意、体会到诗人的思乡愁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不便逐字逐句分析解释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读懂这首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