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5分钟的奇效     
五年级四班有男生29人,女生21人。男多女少的班级本来就难管理,加上班里又有几个出名的调皮男生,这班里的纪律就可想而知了。已经有好几位科任老师告状了,怎么办呢? 这节数学课,上了25分钟后,我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用5分钟的时问来讨论一个问题好吗?” 同学们都诧异地望着我,那眼神似乎在问:干吗呢?老师该不会又训我们吧? 我笑容可掬地说:“我们相处也将近一年了,咱们师生之间能不能相互指一指优点和缺点?” 同学们一听;马上活跃起来了,教室里响起了“行!”“好的!” 的应答声。 我接着说“咱们定一个规则 :我…  相似文献   

2.
【观察哨所】“六一”节快到了,怎么过一个真正的儿童节呢?不久前,欢欢和乐乐在学校门口相遇,谈起“六一”节怎么过时,欢欢苦笑一下,说:“肯定要搞个大活动,请领导讲话,表彰先进呗!”乐乐说:“这样过儿童节,你喜欢吗?”欢欢无奈地说:“年年如此,形成惯例了,有什么意思呀?还不如不过呢!”“六一”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怎样过得更愉快、更有意义呢?让我们就这个问题随欢欢、乐乐一同去他们的学校,听听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吧!【七嘴八舌】欢欢和乐乐来到了班里,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全班同学听,大家都很感兴趣,中队长魏钰成决定召开一个“临时…  相似文献   

3.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所以老师经常让我给大家介绍学习经验和方法。可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经验可谈。于是很多同学都觉得我是在刻意隐瞒,说我小气。为此,我很苦恼,我真的没有想隐瞒什么啊!”这是本刊2007年第1期中刊登的小李同学的求助信。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纷纷来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一起看看吧!  相似文献   

4.
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微笑中有几分忧虑:“马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不用说请教,我们一起来讨论。说说看,老师能为你做些什么?”我说。“您说,怎样让同学们都喜欢我?”我笑了:“你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具体一点吗?比如,你碰到了什么具体的难题,有什么具体的故事。”“是这样,我是个挺在乎同学关系的人,我也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是,我感到同学们并不是都很喜欢我。可是,我们班上的另一个女孩却非常有人缘,她不当班干部的时候同学们喜欢她,她当班干部的时候同学们也喜欢她。您说,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先不去管那些大道理是怎么讲的。你能…  相似文献   

5.
更高的要求我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一直是班里的前十名,但很少能进前三名。我不仅是班长,还是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我对班里和学校的各项活动都非常积极,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得也还算不错,因此,同学们和大部分老师都很喜欢我。但是,有些老师不喜欢我,他们认为我的学习成绩不是足够好,希望我少参加一些活动。这让我很困惑,难道全面发展不好吗?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我呢?木子不仅仅是“同学们和大部分老师”喜欢你隋欣姐姐也很喜欢你。全面发展当然好,因为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些老师也许不是不喜欢你,而是对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讨厌的绰号     
你好!我是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名叫田冰,性格十分活泼开朗,跟同学们相处得不错。不知什么时候起,班里有个调皮的男生喊我“冰棍”,我很不喜欢这个绰号,但也没和他当面发火。没想到,绰号风波愈演愈烈,有的同学还叫我“冰淇淋”“冰条儿”。为此我懊恼极了,真想跟同学们理论一番,可又怕伤了和气。唉!到底该怎tl,办呢?  相似文献   

7.
斯敏 《班主任》2013,(3):51-52
在我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前任班主任说:“班里有个叫吴娟的学生,不好管理,你得留点儿心。”有了这句话,我当然得“留点儿心”了。很快,我了解到,吴娟是个十分有个性的学生,她学习成绩好,平时爱干净,但性格很特别,比较挑剔,一张嘴“辣”得很,同学们都“敬”她三分,说她不好相处,刻意和她保持距离。  相似文献   

8.
针对班里有同学乱扔废纸屑的现象.我带领同学们在班里开展“弯弯腰”活动.号召他们能够“弯下腰”捡拾地上的废纸屑.让教室里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9.
6斤有多重     
6斤有多重“娃娃家”中,“妈妈”快乐地抱起自己的“宝宝”要送她上幼儿园,可“宝宝”太重了,“妈妈”怎么也抱不起来。“妈妈”一边笑着,一边大叫:“你真重,像只小猪……”“宝宝”任凭“妈妈”摆布,同样快乐地回答:“当然喽,今年暑假我长胖了6斤。”“6斤是什么呀?”“娃娃家”的几个孩子相互询问起来,可谁也说不清楚。交流的时候,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孩子的关注。教师同样感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于是也问:“6斤是什么呢?”“6斤是重量!”班里有许多孩子赞同这个说法,甚至还有幼儿补充:“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时是6斤。”这样的解释让所有孩…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上作文课时,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纸箱。大家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那个箱子。有的同学忍不住问老师箱子里是什么东西。是动物,是图书,还是别的什么?大家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今天老师到底要干什么,是要我们做游戏?…大家请安静”。老师喊道:“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活动,我这个箱子里装着未来名人的照片,这个活动的规则是……”这时底下同学们又兴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我在班里很有威信,就像一个“女皇”一样,倍受老师的宠爱和同学们众星捧月般的追随,我很庆幸.大家都很配合我这个“女皇”。  相似文献   

12.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有什么梦想?”那时我们都是10岁左右的农村孩子,对“梦想”这个词还很陌生。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什么是梦想。老师又补充了一句:“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这回大家踊跃起来,有的说想做警察,有的说想做科学家,有的说想做老师。轮到班里一个叫周强的同学,他说:“我想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农民。”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止住大家的笑声.问他:“你为什么想做一个农民?”周强说:“我看爸爸种地太累了,所以想长大后帮他,让他清闲一些。”老师点点头,  相似文献   

13.
在班里,可以不谦虚地说,我算得上是名好学生,无论是哪个老师,只要搞活动,都喜欢让我参加。但我常去的是美术班,因为我喜欢画画,当然其他特长班的老师要我出个什么作品,我也保证能交出让老师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周四下午 ,第二节是语文课 ,第三节是活动课。第二节上课铃响了 ,我笑眯眯地走进教室〕一、启发谈话 ,提供素材师 :同学们 ,今天的班队活动课搞什么好?这节课大家来讨论 ,再由组长汇报。(分组讨论)组长汇报 :第一组建议搞智力竞赛 ;第二组建议举行“学英雄演讲会” ;第三组建议搞抢答比赛 ;第四组建议去车站做好事。师 :班队活动到底搞什么 ,暂时不作决定。我现在要求大家把刚才同学们是怎样讨论的 ,建议又是怎样取得统一的 ,用对话的形式写下来告诉老师。二、指导写作 ,及时评述师 :(出示小黑板)下午第三节班队活动课到底搞什么好 ,…  相似文献   

15.
明明说事我是班里的中队长,同学们也比较信任我。有一次同学们来叫我,说我们班里的两个同学吵架吵得可凶了,让我快去看看。我来到教室一看,是学习委员和一个学习不好的同学在吵架,我想,肯定是因为这个同学没按时完成作业,她已经有很多次这样的情况了,就生气地说:"是不是又没有完成作  相似文献   

16.
期中考试后,按照年级的要求,把班里学生以成绩高低排列顺序。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是喜形于色,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垂头丧气。作为班主任,我不愿看到学生四分数的高低,而被人为地划分为三六九等,更不愿看到困等级的差别,而使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辗转反侧,苦思冥想,终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决定在班里开展一项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的有益活动,即“评选全班之最”。经过深入调查和咨询,我预感到这项活动搞起来会很有意义,也颇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其实,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能力,一旦将其挖掘出来,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础教育》2005,(5):24-24
教育事例:班里有个叫米盈余的学生,这个小姑娘腼腆、胆小。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一次开家长会,同学们要演出,霍老师有意锻炼这个小姑娘的意志,于是就提议让米盈余担任一个角色,演“小白兔”,米盈余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试试吧,老师相信你准行,”霍老师抚摸着小米的肩膀亲切地鼓励她,“大家帮助你多排练几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从此,米盈余变得大胆、开朗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班里,可以不谦虚地说,我算得上是名好学生,无论是哪个老师,只要搞活动,都喜欢让我参加。但我常去的是美术班,因为我喜欢画画,当然其他特长班的老师要我出个什么作品,我也保证能交出让老师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李玲属于羞赧文静的女孩子,平时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很少跟同学讨论课堂问题,但我常常看见她对着黑板露出纯真的微笑。如果不是太胆小了,她会赢得所有老师的喜欢,我想。有一段时间,她的片断日记里,记的都是她对《红楼梦》不同人物角色的褒贬分析,《红楼梦》里的内容她信手拈来,很是熟悉,或三言两语,或一大段,文笔老辣,眼光独特。我很喜欢有思想的文字,我每次都是饶有兴致地“听”完她的“红楼人物论”。在日记本里,你很难想像,课堂上她竟是这样一个不轻易启齿的女孩。我决定试着让她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今天,是《宝玉挨打》的第二课时。我突然想起,让李玲讲讲,说不定比我讲得还好。半节课过后,我问同学们有没有谁能说说《红楼梦》。同学们左右观望,没人敢站起来说。于是我说:“我知道我们班有一个人对《红家,同学们,愿不愿意听她说说《红楼梦》呀?”同学们起初不太相信,但很快就表示愿意。当我说出“李玲”的名字时,同学们都诧异了。他们一定很难想像,一个平时没有什么声息的人,居然很熟悉《红楼梦》。但他们还是鼓起了掌。李玲表现出不想站起来说的神色,于是同学们的掌声更热烈了。李玲这才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我鼓励李玲谈谈对宝玉的看法,并告诉她“随...  相似文献   

20.
教学《分苹果》,我通过“猜一猜”导入:小熊的果园经过精心管理,获得了大丰收。今天,他准备了12个苹果,想请好朋友4只小兔子来家做客。请你们用圆片代替苹果,帮小熊分一分好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每只小兔子平均分到3个苹果。”“对,每只3个,很公平。”同学们纷纷点头称是。正当我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时,有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如果小兔子吃不完3个苹果怎么办?扔了,不是太可惜了吗?”我一愣,这个问题完全在我的预料之外,似乎这也不是数学课该讨论的问题?我想置之不理,或者转移话题,但直觉告诉我还是先将这个问题踢还给学生,让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