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听故事学舞     
幼儿园教材中的舞蹈教学,只对步骤作了说明,按“一二”“一二”口令式进行教学,幼儿感到乏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动作编上情节,幼儿学起来就比较有兴趣也容易记住,还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如教舞蹈《小熊跳》,我边表演边说:“有只胖  相似文献   

2.
律动是学习舞蹈和音乐游戏的基础。如果幼儿对律动的基本动作掌握得好,学习舞蹈和音乐游戏就比较容易。但幼儿学习律动不可能一次完成,如果反复机械地练习,又显得枯燥乏味,这个问题在小班幼儿中尤其突出。对此教学难题,我尝试着在随机教学中解决。这天,我正带着孩子在花坛边观察花卉。一只美丽的花蝴蝶翩翩飞来,孩子们见了立刻兴奋起来。我立即说:“我们都来学花蝴蝶飞好吗?”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就“飞”了起来。但我发现大多数孩子没有把蝴蝶飞的动作与鸟飞的动作区别开来,于是我就边讲边示范:“花蝴蝶飞起来翅膀是在头顶相碰后再分开的。”  相似文献   

3.
〔提示与建议〕这首歌曲旋律、节奏、歌词都比较简单 ,适合小班幼儿演唱 ,还可以替换歌词进行歌表演。在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之后 ,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动作一 :两手叉腰 ,转一圈 ;动作二 :蹲下身体 ,两手摸摸地 ;动作三 :坐在地上向后仰 ,表现跌跟头的样子 ) ,并逐步随音乐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 ,进行歌表演。接着 ,教师鼓励幼儿探索用其他的身体动作替代“摸摸地”的动作 ,如跳一跳、扭一扭、跑一跑、踏踏脚、拍拍头、摸摸脸等 ,并替换歌词随音乐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为调节幼儿对最后“跌个跟头”动作的兴…  相似文献   

4.
营造·调控·赏识——在舞蹈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洁 《教育导刊》2006,(10):21-22
舞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它通过形象化、情趣化的人体动作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成为促进幼儿审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反思以往的舞蹈教学,教师过分重视舞蹈技能和结果,忽视引导幼儿对舞蹈、音乐的感受,造成了动作机械,死板地模仿,表演上追求整齐划一。这样就抹杀了幼儿的灵感、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所表演的舞蹈缺乏生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已具备了创造动作的潜能,这为他们进行舞蹈创作提供了可能。因此,需要教师去挖掘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去感觉美…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表演艺术.如何在舞蹈课堂中引导学生在接受动作形式的同时,也一同接受舞蹈动作形式所负载的情感内容,以达到舞、心、神、形兼备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舞蹈教学剧目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教与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演才能及舞台经验,使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把握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  相似文献   

6.
边唱边做动作,是幼儿唱歌活动中的特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常常一唱歌就自发地做起动作来,中大班的幼儿,除了结合歌词做些带舞蹈性质的动作外,由于他们小肌肉已有所发展,对利用十个手指边唱边动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下面介绍的一首手指活动的歌曲,经试教,效果很好。幼儿通过唱这样的歌不仅能提高唱歌能力、发展节奏感、促进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发展计算能力。这首歌曲除了用手指表演的方法外,还可由十个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如唱第一段歌词时,第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7.
盛春芳 《教师》2013,(11):72-72
集体舞是幼儿舞蹈教学中较难组织的一种形式,幼儿不仅要在其中感受、理解乐曲,而且还要记忆动作,掌握动作的顺序,队形的变化、同伴间的合作,这些要求对于幼儿和教师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幼儿集体舞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迎合幼儿兴趣、生活的内容,让孩子易于贴近教学内容应该是贴近幼儿兴趣、生活的。既不要过度新颖使幼儿疲劳,也不要过于陈旧使幼儿厌倦。可以根据年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上音乐活动课单纯要求幼儿模仿,有时还用口令来训练幼儿的动作,等孩子学会了再配上音乐。教唱歌也是如此,让幼儿按我的要求一句句地学唱,轻重强弱和快慢全听我的。这样教学,尽管我费了很大劲,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上。小朋友刚入园时,我就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幼儿直接感受音乐,用舞蹈动作的美来使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我常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朗诵歌词,弹奏优美的曲调,用悦耳的声音唱幼儿能理解的歌曲,跳一些舞蹈,做一些有节奏的…  相似文献   

9.
章曲平 《考试周刊》2015,(20):193-194
集体舞蹈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是由全体幼儿参与的,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完成动作和队形的变化。一个完整的集体舞蹈教学包括理解音乐、学习动作、变化队形等内容。集体舞蹈的一般特点是围绕最终能够"完整表演某一具体作品"进行,动作表演是舞蹈作品最终的呈现方式。每个集体舞蹈都有规定的动作(起码也是大多数动作是规定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集体舞蹈教学过程中,应把动作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黄丽娟 《考试周刊》2014,(92):192-192
当今幼儿舞蹈受到了更多家庭的重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幼儿舞蹈是幼儿利用肢体动作、语言表达、舞蹈表演和声乐相配合的教育方式,表达幼儿思想和童真的艺术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挖掘潜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葫芦丝在音乐教学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孩子接纳和喜欢,由于葫芦丝声音悠扬动听,操作简单方便,因此幼儿在舞蹈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葫芦丝,葫芦丝作为一种教学辅助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舞蹈教学中,这两门艺术的结合可谓天作之合。不仅提高幼儿自身艺术素质,还为幼儿舞蹈教学提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1.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首歌曲中出现的猪八戒形象,是幼儿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歌词诙谐而有情趣,旋律轻快富有变化,适合中班幼儿演唱。教学前,可根据歌词内容绘制两幅图片,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的内容。在幼儿初步学会唱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演唱歌词和听间奏时创编猪八戒的各种动作。当第一段歌词唱完,教师弹尾奏时,可增加“寻找吃饱以后睡大觉的猪八戒”的情节,使表演带有游戏性。在第二段歌词以后的尾奏处,可增加“猪八戒自己踏着西瓜皮滑倒”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和表情来综合表现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教幼儿舞蹈,不仅是教协调的舞蹈动作,还要教幼儿有感情地表演。这样才能得到艺术感染,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舞蹈教学中的感情训练,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幼儿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启发他们将动作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形象结合起来,不仅会做动作,还要  相似文献   

13.
体操表演     
玩平衡木时,我改变了以前让幼儿鱼贯走走的方法,而是要求幼儿自己设计动作,在平衡木上进行“体操表演”。幼儿对这一形式很感兴趣,他们一个个表演得挺认真。有的模仿体操运动员的舞姿,有的把老师教的舞蹈动作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相似文献   

14.
集体舞蹈是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之一,它是由全体幼儿参与,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完成动作和队形的变化。一个完整的集体舞蹈教学包括理解音乐、学习动作、变化队形等内容。集体舞蹈的一般特点是围绕"最终能够完整表演某一具体作品"进行的,动作表演是舞蹈作品最终的呈现方式。可以说,动作是整个舞蹈的"血肉",动作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动作表达词汇,而且有助于儿童提高"模仿""迁移""探索""创编"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每个集体舞蹈都有规定的动作(起码大多数动作是规定的)。因此,教师在开展集体舞蹈教学过程中,应把动作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教幼儿舞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幼儿跳舞时,教师常会因幼儿把握不准舞蹈动作而烦恼。我通过学习和实践,感到教师教幼儿舞蹈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要教好舞蹈,首先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如教幼儿跳《小木偶舞》前,我操作着术偶表演各种动作,并放起音乐,让幼儿在观看木偶表演的同时,对音乐表现的内容有初步的印象。幼儿看完表演后,我再次放音乐,鼓励幼儿学木偶表演,此时有很多幼儿伴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起  相似文献   

16.
提起音乐创作,很多人总认为是作曲家的事。其实人人都会作曲,区别就在于作品成功与否。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具有的潜能.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开掘这种能力。”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创设合适的环境和选用合适的方法.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让学生用各种声音材料去模拟和表现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及对事物的切身感受,用声音编创较为完整的带有情节的声音故事,让学生口头创编旋律或简单的旋律接龙、即兴创编节奏,根据歌曲的内容、形式和情绪边唱边表演,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新的表演形式,创编歌词或为不同情绪的歌词写简单的旋律。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按以下四方面的思路来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歌表演是把歌唱溶于舞蹈之中,让幼儿在二者的融合中感受理解音乐、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边唱边表演的形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在歌声时用动作来加以补充,下面谈几点在歌表演中提高幼儿的自主表现力的策略。一、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是提高幼儿自主表现力的动力陈鹤琴说过:"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了解了幼儿兴趣,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18.
<正> 少儿歌舞是舞蹈的一个类别。幼儿歌舞是少儿歌舞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用动作,音乐和语言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唯一教育艺术。 幼儿歌舞的突出特点是综合性。所以幼儿歌舞的名称应叫“歌舞”而不叫“舞蹈”。好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襁褓里的婴儿在哇哇啼哭时,就伴随着手动足蹬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幼儿期,孩子们更喜欢说说唱唱,蹦蹦跳跳了,歌和舞对于幼儿来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体,他们在单纯舞蹈时感到不够尽情,就自然的要唱,边唱连跳还不足以尽兴时就可以说,语言和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舞蹈动作,而且可以使幼儿的思想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和表现,得到最大的满足。所以,幼儿歌舞是一项无拘无束,不受形式的限制和约束,需要音乐、文学和美术共同合作的综合性艺术。基于这点我认为幼儿歌舞应该包括歌舞(舞蹈)和歌舞剧(舞剧)、歌表演、集体舞、即兴舞蹈、律动及体操舞蹈。  相似文献   

19.
王艳荣 《陕西教育》2009,(10):65-65
一、创编动作以丰富想象 幼儿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想善仿。他们不但能用歌声来传递感情,更喜欢用动作表现情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得到启发,同时也给幼儿做一些示范动作,教会他们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法。因此,如果歌词是很具体的,且易于用动作表现,孩子由于已有~定的生活经验,就喜欢尝试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歌表演〈让座〉中的“汽车喇叭嘟嘟”,我班几个小龄幼儿也很快地就用生活中自己见到的按喇叭的动作表示了。  相似文献   

20.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的艺术。它有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生活中舞蹈随处都在,清晨的街心公园、夜晚的舞厅、联欢会上……舞蹈可以使舞者的身心全面发展,动作协调,振奋精神,净化心灵,带给人以美的感受。舞蹈教育则是让美在人们的心里传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启迪艺术灵感。经过舞蹈教学多年,我感觉做好舞蹈教学工作不容易,应当把训练、表演、欣赏、创编乃至舞蹈评论等结合起来进行,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方面。那么在舞蹈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兼具舞蹈艺术的“情”、“意”、“境”,使他们在艺术的大舞台上能够“轻舞飞扬”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