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3个月试运行,台州日报考核办法于今年初开始正式运转,它标志着台州日报以人事制度改革、考核制度改革、版面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改革迈出了成功一步。这一改革激发了全报社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使台州日报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报纸版面结构得到优化,报纸质量明显提高。台州日报内部改革实践及其成效,不但得到了广大读者、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还在浙江省内外新闻界,特别是地市党报同仁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不少地市党报来人、来电取经。台州日报的实践,充分说明了地市党报深化内部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说起台州日报,人们自然就想到了他们的小言论,就像谈起杭州,必然要提西湖一样。 在新闻界和读者心目中,小言论是台州日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台州日报的拳头产品。该报刊登的小言论,无论是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大报转载的数量,还是在全国和省内各类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篇数。都令同行刮目。 小言论,当之无愧地成了台州日报的“名牌”,这名牌,究竟是怎样打响的呢?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第六届新闻研究工作年会,于2000年10月16日至17日在台州召开。浙江日报副总编傅上伦到会并讲话。来自全省11个地市党报分管业务的领导及新闻研究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萧山日报等部分县(市)报总编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东道主台州日报总编辑林晓鸣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台州日报  相似文献   

4.
大灾就是一场大考,考验媒体的应急能力和竞争实力。台州日报作为一家与震区远隔数千里的地方党报,如何报道好这次汶川大地震呢?在及时刊登新华社重要稿件的同时,台州日报以报道"四种人群"为切入点,挖掘"台州元素",强化本地特色,着力突出"台州新闻"。"充分激励"当地台州人,凝聚各界支援灾区的大爱大灾彰显大爱。献爱心是灾难性报道的重头戏。5·12大地震后,台州日报立即兵分多路,分赴台州  相似文献   

5.
日前,《台州日报》开设的“改革开放30年,风云激荡台州湾”系列报道得到省委宣传部审读组的高度肯定,这是《台州日报》开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的一个系列策划,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人民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报纸     
《新闻实践》2005,(8):58-59
杭州日报创刊50周年活动拟定;台州日报推出“高温访民情”专栏;余姚日报做好战“高温”文章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报业市扬化、产业化、集团化的迅猛发展,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不足的新矛盾显得十分突出。面对报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地市报人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更有效地培养自己所需的紧缺人才,已成为报业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3月25日的新兴地市报传媒集团,现拥有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和中国台州网等主流媒体。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了浙江临海市(隶属于台州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报道播发后,<人民日报>和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予以刊登.然而,与临海百姓大声叫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让临海不好的影响扩大;并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台州日报>刊登的是新华社记者的报道,而不是自己记者采写的报道.但即便如此,<台州日报>还是大受指责了.  相似文献   

9.
为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报业集团企业化管理模式,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两年来,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先后修订出台了《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员工年度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通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综合评价员工表现的途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以年度考核为杠杆,奖勤罚懒,激发活力,凝聚人心,初步形成了让优秀人才留得住,使考核排名靠后员工奋力追的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供了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一份党报,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读者相信你们的报纸,才会喜欢你们的报纸""作为主流媒体,台州日报要发出主流声音"……10月23日上午,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行政楼5楼会议室,一次别开生面的各方意见倾听会正在举行。这是台报"我们的责任"大讨论活动内容之一。10月底开始,台州广电总台播出了带着"泥土味儿"的系列新闻,记者深入一线走农家、进社区,走访创业者,倾听"新台州人"的心声,节目深受市民欢迎。为期一个月的全市新闻战线"我们的责任"大讨论活动在10月中旬拉开帷幕。这是台州新闻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台州日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日以四个版推出《奥运特刊》(共8版),在及时刊登新华社体育专稿的同时,《台州日报》派出两名编外记者赴京采访,转战赛场内外,每日以一个版的篇幅,刊发记者在北京发回的现场报道与图片,以记者特有的视野,挖掘“台州元素”,做足“台州人”的文章,由于“地方元素”抓住新闻的地域贴近性,密切关注本地与奥运会的联系,强化原创报道,乡土味浓,使报道更具可读性,因而受到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地市党报在特定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影响力.如何选准写好先进人物,让该立的人立起来,并成为人人学习的榜样,是地市党报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台州日报》认真研究时势,紧密联系台州实际,相继推出了不少立得住的典型.紧紧依靠群众选择先进典型《台州日报》在决定报道某个先进人物前,不仅会详细了解其个人业绩、经历,家庭成员,工作单位同事,还会了解其上级领导下属员工,明访暗访结合.总之,始终依靠群众,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选出最优秀典型.  相似文献   

13.
刘星 《新闻实践》2004,(9):20-21
今年以来,本刊相继刊发了衢州日报、金华日报采编人员谈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的体会文章,起到了引起关注、引发思考、引为借鉴的作用。本期我们再刊发台州日报社同仁的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播发《浙江临海:政府图政绩学校比气派》一稿,报道浙江临海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浙江省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刊登了报道。然而,临海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在一次干部会议上.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5.
“领军人物访谈”专栏本站的目的地是中国黄金海岸线上一个新兴的滨海城市——浙江台州。在这个涌动着生机活力的城市,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于2011年3月成立,形成“三报一网”多媒体联动、“五大子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格局。同一年,为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媒体竞争力,台州晚报和台州商报组建“都市报系”。  相似文献   

16.
一等奖:着眼大局深化主题台州日报林晓鸣党报集团化集约化初探嘉兴日报吴蓦网络时代的版面快速反映机制 金华日报陈东杨子平三等奖:二等奖:加人WTO地市报面临的生存压力和发展空间 绍兴日报杨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办报思想杭州日报徐建忠新闻“悬念”挖掘的一次成功尝试 丽水日报陈  相似文献   

17.
报纸     
《新闻实践》2005,(2):61-62
全省市级党报总编辑年会举行;宁波日报“解难创优”报道受表扬;台州日报精心策划春节报道;杭报集团投巨资引进印务新设备;舟山日报社大胆为记者“减负”;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台州日报社在借鉴兄弟党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党报热线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采编队伍,着眼民生新闻,以百姓生活中的突发事、新鲜事、烦恼事、有趣事为报道内容。经过3年多的实践,《台州日报》热线不仅成为群众联系党报记者的热线,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省好新闻奖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小言论可谓寥若晨星。然而,《台州日报》第一版《群言堂》专栏从1987年以来,就有12篇小言论作品获奖。该专栏约有半数小言论被省级以上报刊所选用,《新闻出版报》曾称赞该专栏的小言论“做出了大文章”。 综观《台州日报》的《群言堂》专栏的小言论,不难发现以下鲜明的特色。 问题提得新。小言论对于发挥新闻舆论  相似文献   

20.
党报要提升舆论引导力,关键在于增强可读性.作为一家地级市党委机关报,<台州日报>把办一张读者可读、易读、悦读的地方党报作为目标.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台州日报>适时开辟了热线新闻版面,明确版面定位,借鉴吸收都市类报纸的优秀元素,创新运作机制,提升采编效能,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使这个版面形成一定风格,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眼球,成为增强党报可读性、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块"试验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